首先介绍一下SSH链接和HTTPS链接SSH链接 从客户端来看,SSH提供两种级别的安全验证。 第一种级别(基于口令的安全验证) 只要你知道自己帐号和口令,就可以登录到远程主机。所有传输的数据都会被加密,但是不能保证你正在连接的服务器就是你想连接的服务器。可能会有别的服务器在冒充真正的服务器,也就是受到“中间人”这种方式的攻击。 第二种级别(基于密匙的安全验证) 需要依靠密匙,也就是
配置Visual Studio Code的SciLab开发环境引言整体思路插件安装设置环境变量设置setting.json 引言由于美国将一批中国高校列入了实体清单制裁,近日Mathworks禁用的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的MATLAB授权。虽然绝大部分高校并未受此影响,但也给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敲响了一个警钟,也有必要尝试将自己的工作转移到一些国产软件或开源软件中。提到MATLAB的开源替代品,很多人
基本上使用在一个目录下clone项目;git clone XXXXXX.git1 使用VScode 打开项目右击通过Code打开。 使用vscode提交代码打开下面视图,添加一行文字## 测试提交点击 + ;相当于git add .点击对号;等于git commit -m "备注信息";右边的箭头输入需要备注的信息。然后按 Enter 确定。 回车之后,然后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修改的文件
一、git1.1 git安装在官网下载Git (git-scm.com),安装时在下图这步如图中这样选择,其余步骤默认就好。注意:要记得自己安装的路径安装完成后,在桌面上点击右键,出现下图所示的图标,则表示安装成功:1.2 git配置打开cmd,输入如下命令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y
目录关于git和vscode和gitee一、安装1、安装git2、安装vscode3、注册gitee二、配置1、配置git2、配置vscode2、在本地修改代码 关于git和vscode和gitee配置:win10系统一、安装1、安装git在git的官方网站https://git-scm.com/直接下载即可 一路默认安装 ps:若是需要修改路径,则要注意命名不要有中文2、安装vscode在vs
文章目录Github连接配置在Visual Studio Code中使用Git 前言:由于个人电脑重装系统,需要重新配置环境,为了方便以后可能的环境配置,特此记录。前提:Visual Studio Code已经安装,官网下载地址 Git已经安装:淘宝git资源下载 已有github账号Github连接配置访问Github,并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创建一个代码仓库 (repository):单击
转载 2024-09-29 12:10:03
70阅读
git版本管理软件版本管理系统版本管理系统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应运而生的版本管理,是一种记录一个或若干文件内容变化,以便将来查阅特定版本修改情况的系统。作用记录每次代码的变更,以便将来查阅特定版本的修改情况完成多人协作(必须配合远程仓库)版本管理软件的分类集中式(SVN、CVS、……)分布式(Git、HG、bazaar、……)安装Git及必要配置获取Git安装Git一直下一步安装即可。如果你不
VSCode本身就是一个文本编辑器,非常轻量级,搭配各种插件的话,就可以重现Visual Studio的强大功能。一、VSCode使用Git进行版本控制参考小编另外一篇博客进行git基本配置1、关联vscode和git打开vs_code,然后文件 > 首选项 > 设置,然后添加"git.path"键,值为Git目录下的cmd下的git.exe文件。 如: "git.path":"D:/
转载 9月前
2876阅读
如何vscode中使用GitLab我同广大码友们一样,好不容易赶上了个节假日,回到家一顿安排,可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线上紧急BUG需要修复,木办法,拉项目导分支又是一顿排查,最后git stash,git add,git commit到 git push最后gerge 打包发布。。。下面用vscode说一下如何进行这一系列操作由于本地Git仓库和GitLab仓库之间的传输是通过SSH加密的,所以必
文章目录1、原理2、正式安装3、配置vscode4、正式测试 前几天有高中同学问我matlab的问题,从上完课之后就好久没摸过了,弄了好久才给他讲清楚,老尴尬了,正好又看到安富莱硬汉哥发了这个matlab和vscode联调的视频,觉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整合了vscode和matlab的优点,写代码变得更方便了!这里声明:本人仅仅是记录下使用过程,本文用到的方法都源于安富莱硬汉哥1、原理这个其实是m
git关联Github仓库和Vscode教程:    因为最近实验室做小作业的需要,以及平常一些代码文件想要找一个地方存储,所以我将目标转向了github仓库上。    首先,既然是讲Git关联Github仓库和Vscode了,那我们肯定要先安装好git和Vscode了。   git下载网站:Git - Downloading Package (git-scm.com)   Vscode的下载网站
最新防雷检测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河南万佳防雷检测验收一、仅对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移动通信基站防雷装置进行专项防雷技术评价的,按防雷装置投资总额1%收费。二、二、雷击风险评估由业主委托,评估范围限于一、二类防雷新建建(构)筑物。三、竣工验收检测包含防雷隐蔽工程分段跟踪检测。四、新建建(构)筑物≥15层的,超高部分另加收取高层建筑物防侧击雷装置竣工验收检测费0.15元/平方米。五、不能按面积计收费用的新建
1、先在GitHub上注册一个账号,然后按图中所示,建立一个仓库。 2、按照提示填写相关内容,由于我们已经建立过仓库,所以提示有重名,新建立的用户不会有这个提示。 3、进入仓库之后上面会有一行菜单栏,选择Setting(设置)选项 4、下拉到GitHub Pages项中,这里有两个地方需要设置,一个是Source里面的选项,实际上就是一个选择分支的设置,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下拉栏是灰色的,无法选择
vscode中使用GitHub1. 安装git:2. 添加GitHub用户名和邮箱:3. 制作密钥:4. 添加ssh密钥到GitHub中:5. vscode中使用git VS Code基础入门使用可查看: VS Code 基础入门使用(配置)教程 其他Vs Code 配置可1. 安装git:vscode使用GitHub需要先安装git。 到 https://git-scm.com/ 下载安装gi
转载 2024-06-06 11:06:54
347阅读
目录一、VScode 连接WSL21.1、开启WSL2 支持1.2、安装Linux1.3、切换WSL21.4、连接VSCode二、VScode 连接VMware2.1、开启VMware中系统的SSH2.2、配置VScode三、WSL2安装Edge3.1、打开wsl3.2、安装Edge四、参考文章 一、VScode 连接WSL21.1、开启WSL2 支持使用管理员权限的 Shell 才能安装 WSL
背景好久之前下载了Git,但一直没怎么用过。不久前用上了VS Code,Sidebar上面就有一个Source Control, 刚好提醒我该熟悉一下Git。于是我就开始通过Git来连接一下我的Github,刚好也让Github的commit方便一些。教程推荐下面展示几个我看过的教程,关联度高的放上面:https连接github仓库、ssh免密连接github仓库  [1]其中,http
转载 2024-09-29 12:09:51
456阅读
导航配置Git下载并安装Git查看安装状态配置Git路径配置git用户名和邮箱配置SSH生成SSH在github中配置SSH验证SSH本地创建远程仓库申请token创建远程仓库命令行方式创建初始化关联远程仓库推送查看bash函数方式git配置token简版健壮版验证遇到的问题VSCode中管理仓库参考文档 配置Git下载并安装GitGit下载地址我这里之前安装过,可能不一样,如果没什么特殊要求,
转载 7月前
796阅读
2、创建成功,如下所示3、在本地磁盘找到要推送代码的位置4、使用vscode打开该文件夹5、咋终端中输入命令git init 初始化git仓库6、打开gitee找到新建的仓库中下面的命令,在vsode中输入7、打开gitee按照下面的命令在vscode中输入以下一行命令8、在vscode中暂存所有更改9、依次输入以下命令9.1、git add .9.1、git commit -m ‘对于提交的代码
转载 8月前
1180阅读
----本篇只涉及有关创建自定义启动映像部分     通常用AIK 内的winpe 或Vista 中boot.wim 文件,而前者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捕获Windows 映像,当然也可以使用boot.wim 在WDS 中创建捕获映像,而boot.wim 则比较重要,因为在使用WDS 启动客户端安装的时候必须依赖它发现安装映像。 注意:不一定要vista 中的Bo
对于程序员和极客来说,像SVN、Git这样的源代码版本控制系统肯定并不陌生。如今,微软收购了github,很多人都有所担心代码安全性,所以迁移到了私有代码库,放弃了公共的代码托管平台。GitLab是比较知名的开源方案,几乎可以实现GitHub的全部功能。GitLab支持Ubuntu、Debian、CentOS这些常见Linux发行版,官网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教程。以Ubuntu 18.04 LTS系统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