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编辑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统下标准的编辑器,介绍一下它的用法和一小部分指令。由于对Unix及Linux系统的任何版本,vi编辑器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您可以在其他任何介绍vi的地方进一步了解它。Vi也是Linux中最基本的文本编辑器,学会它后,您将在Linux的世界里畅行无阻。 在所有命令执行前,先按ESC 1 vi的基本概念    基本上vi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分别是命令模式(
转载 2023-12-10 12:04:25
147阅读
一、linux下vi编辑只读文档无法保存的解决方法使用普通用户编辑nginx.conf 等配置文件保存的时 候会提示:没有Root Permission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保存时加上::w !sudo tee %用sudo时提示"xxx is not in the sudoers file. This incident will be reported.其中XXX是你的用户名,也就是你的用户名没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不过有用户遇到linux下vi编辑只读文档无法保存问题,怎么回事呢?下面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linux下vi编辑只读文档无法保存的解决方法,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方法步骤使用普通用户编辑nginx.conf 等配置文件保存的时 候会提示:没有Root Permission可以用如下方法解决:保存时加上::w !su
# Android 修改文件只读的教程 在Android开发,处理文件权限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许多应用程序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将文件设置为只读,以避免意外修改。本文将指导您如何在Android实现文件只读的设置,包括流程步骤、代码示例和相关说明。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修改文件只读”的步骤流程表: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9月前
202阅读
Linux系统,有时候我们需要修改只读文件的内容,但是由于文件权限的限制,我们无法直接进行修改。那么,应该如何在Linux操作系统修改只读文件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Linux系统中文件权限是如何工作的。在Linux,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权限设置,分为读(r)、写(w)和执行(x)权限,分别针对文件所有者、所属群组和其他用户。只读文件通常指只有读权限,不具备写权
原创 2024-03-13 12:07:53
1336阅读
# Hadoop修改只读文件的实现方法 ## 1. 概述 在Hadoop,如果需要修改只读文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本文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2. 流程图 下面是修改只读文件的流程图: ```mermaid sequenceDiagram participant Developer participant Hadoop Develop
原创 2023-08-24 14:47:42
684阅读
Linux系统的每个文件都有访问许可权限,文件的访问权限分为只读,只写和可执行三种。只读权限表示只允许读其内容,而禁止对其做任何的更改操作。只写权限表示允许修改文件的内容。可执行权限表示允许将该文件作为一个程序执行。每一文件的访问权限都有三组,每组用三位表示,分别为文件所属主的读、写和执行权限;与属主同组的用户的读、写和执行权限;系统其他用户的读、写和执行权限。当用ls -l或ll命令显示文件
Linux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作为Linux的一个发行版,红帽(Red Hat)在企业级应用享有很高的声誉。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其成为许多企业首选的操作系统。在Linux环境下,有时我们可能需要修改只读文件。本文将探讨如何在Linux修改只读文件的方法。 在Linux文件的访问权限对于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默认情况下,只读文件是无法被修改的,这是为了避免文件被误操作
原创 2024-02-05 12:42:28
707阅读
Linux系统的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访问许可权限,用它来确定谁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对文件和目录进行访问和操作。  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分为只读,只写和可执行三种。以文件为例,只读权限表示只允许读其内容,而禁止对其做任何的更改操作。可执行权限表示允许将该文件作为一个程序执行。文件被创建时,文件所有者自动拥有对该文件的读、写和可执行权限,以便于对文件的阅读和修改。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把访问权限设置为需要的任何
Windows系统可以在重装时只格式化C盘,从而保留其他分区的数据。 Ubuntu系统也可以,只要在安装系统时分出一个/home分区。你可以把Ubuntu的“/”分区看为Windows的C盘,重装Ubuntu时只格式化“/”分区,不格式化“/home”,这样就可以保留“/home”的数据了。一、备份数据。虽然虽然这样重装理论上不会破坏你的文件,但有时候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误操作或系统有
Ubuntu环境变量配置文件系统级别:/etc/environment:系统范围内的环境变量配置文件,适用于所有用户和进程,在这个文件设置的环境变量会被所有用户和进程共享。由于该文件是系统范围的,所以需要管理员权限才能修改修改完这个文件后,需要重新登录才能使设置的环境变量生效。/etc/profile:系统范围内的 shell 配置文件,它在登录时被读取,并在登录 shell 启动时执行。在这
转载 2023-12-14 13:35:33
265阅读
Windows系统可以在重装时只格式化C盘,从而保留其他分区的数据。 Ubuntu系统也可以,只要在安装系统时分出一个/home分区。你可以把Ubuntu的“/”分区看为Windows的C盘,重装Ubuntu时只格式化“/”分区,不格式化“/home”,这样就可以保留“/home”的数据了。 一、备份数据。虽然虽然这样重装理论上不会破坏你的文件,但有时候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误操作或系统有bu
转载 2023-12-06 12:35:29
171阅读
用 vim 打开没有写权限的文件而忘记用 sudo 时,文件变成 read-only这时候用 :w!, SHIFT+ZZ,或者 qw! 都无法保存 :w : Write a file.可以将文件写入,文件仍然是只读模式,通过 :q! 退出 !sudo : Call shell sudo comman
转载 2016-11-02 19:53:00
2801阅读
2评论
目录问题现象:问题分析:解决方法:问题现象:        今天在linux系统上安装了jdk并打算配置环境变量,但在修改 /etc/profile文件的时候,却无法保存了,出现了警告:        E45:已设定选项 'readonly' (请加 ! 强制
想要将word文件从编辑模式变为只读模式方式有很多,一起来看一下如何将word文件设置成只读模式。方式一第一种只读模式的设置很简单,不需要设置密码,点击工具栏的【文件】-【信息】-【保护文档】-【始终以只读方式打开】就可以了。想要编辑word文件,只要在打开word文件的时候否认进入只读模式就可以了。 方式二第二种方式需要设置密码,点击工具栏的【审阅】-【限制编辑】,我们可以看
如何保护PPT只能打开看,不能随意编辑?只要把PPT设置成“只读模式”就好了。下面来说说这种模式如何设置和如何取消。设置“只读模式”:打开PPT后,点击上方工具栏的【文件】,在新的页面里,点击【另存为】,然后在右侧选择另存后的保存路径。弹出新的页面后,点击下方【工具】下列表的【常规选项】。 再次弹出新页面后,在【修改权限密码】一栏输入想要设置的密码,点击【确定】后会要求再输入一次。随
因在开发编译时是找不到命令,原因是将路径添加到环境变量,如何设置环境变量,搜索一下,找到以下关于环境变量设置的几个文件及何时执行。首先要认识几个和环境变量有关的文件:/etc/profile —— 此文件为系统的每个用户设置环境信息,当用户第一次登录时,该文件被执行.并从/etc/profile.d目录的配置文件搜集shell的设置;/etc/environment —— 在登录时操作系统使用的
# 项目方案:Android系统修改只读目录文件 ## 1. 引言 在Android系统,有些系统目录和文件只读的,不能直接修改。但有时候我们需要修改这些只读目录文件来实现某些功能或自定义系统。本项目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来修改Android系统只读目录文件。 ## 2. 问题分析 Android系统只读目录文件通常拥有系统级别的访问权限,普通应用程序无法直接修改。因此,我们
原创 2024-01-24 09:25:27
850阅读
  在Linux操作系统,每个文件都有自己的权限,包括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只读权限是指用户只能查看文件内容而不能修改或删除文件的权限,那么Linux只读文件如何修改?以下是具体方法。  在Linux系统,默认情况下某些文件和目录是只读的,这意味着您无法直接更改它们的内容。然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修改只读文件或将其内容保存到新文件:  1、获得root权限:  为了修改只读文件,您需要具有roo
原创 2024-09-04 11:25:03
249阅读
注:文末包含该文章涉及的所有安装包的网盘链接零、换源(也可以先不换,后面觉得下载慢再换也行)1、备份原来的源sudo cp /etc/apt/sources.list /etc/apt/sources.list.bak2、打开源保存文件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可将gedit更换为自己熟悉的编辑器 - vim)3、换源(换其中一个就行,也可以去
转载 2024-01-09 17:36:50
32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