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学习需要,常在ubuntu下存储了一些文件或者安装了比较多的应用程序导致导致磁盘空间不足,当磁盘空间较满时可能会导致系统崩溃而无法登入账户,本人也经历过这些,特此书写了一下这篇ubuntu磁盘空间扩容的教程,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朋友,文章转载自:。VMware 硬盘扩容的方法, 总结如下: 1、挂载点必须是一个目录;2、一个分区挂载在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这个目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目录下以
系统环境:Win7 64位 + VMWare7.1虚拟机系统:Ubuntu 10.04 1. 先在VMWare下,给Ubuntu添加新的硬盘。图中新加了30G的硬盘。 2. 进入虚拟机系统,登录Ubuntu 10.04. 打开命令行,使用命令lshw看一下硬盘情况,结果如图:如图我们看到,当前系统有2个硬盘,disk0, disk1。disk1就是我们后加的硬盘,设备名为/de
# 如何在虚拟Ubuntu中进入BIOS引导界面 在虚拟机环境中,有时我们需要进入BIOS引导界面来修改设置、安装新操作系统,或者进行其他配置。本文将详细指导你如何在虚拟机中(以Ubuntu为例)进入BIOS引导界面。 ## 整体流程 以下表格展示了进入BIOS引导界面的完整流程: | 步骤 | 操作 | 说明
原创 8月前
555阅读
总体思路:对新增硬盘进行分区(新硬盘可以直接增加逻辑分区挂载目录,老硬盘先删除逻辑分区重新分区再挂载目录),对逻辑分区再进行目录挂载。虚拟机中ubuntu系统扩展磁盘有两种方式:一、添加一块新硬盘,对新硬盘进行分区并挂载硬盘。二、编辑虚拟机,增加磁盘容量,对原有磁盘扩容后再分区、再挂载。 方式一:挂载好新硬盘后输入fdisk -l命令看当前磁盘信息 可以看到除了当前的第一块硬盘
机所有的硬件的POST,看它是否包含了一张格式化的软盘。如果确实有一张软盘插在驱动器里,引导程序就在软盘的特定位置查找构成操作系统前两部分的文件。如果软盘驱动器没有软盘,此时,引导程序就在主硬盘驱动器,通常是驱动器C。SYS。如果软盘驱动器未被占用,引导程序就在硬盘驱动器C上特定的存储单元中。这个信息构成了引导记录。同样,我们可以在每张已格式化的磁盘上的相同位置找到引导程序。引导程序约占512进制
原创 2007-09-15 15:39:55
1230阅读
2评论
点开始,在搜索中输入cmd,在搜到的cmd上右键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在打开的cmd中输入命令:bcdedit在命令结果中找到类似如下的版块:实模式启动扇区---------------------标识符 {19e2f276-d364-11de-99f7-98e3da0...
原创 2021-07-28 16:41:24
830阅读
我建议兄弟们不要急着做,看完我写的内容之后再动手。我之前呢,是在电脑上安装了双系统(win10 + ubuntu),因为磁盘不够所以随机自动划分区域给安在c盘了,不过实际安装的时候,感觉还是安在其他盘比较好,相关教程也不少。我是因为学科原因所以放在ubuntu系统的内容也不多,就安了半个学期。卸载的时候看的教程找不到了,不过没关系,我又找了个,你们可以看看这个。https://zhuanlan.z
在本博文中,我将详细讲解如何**解决“BIOS引导Ubuntu”**的问题。这个过程包括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排错指南,以及性能优化。下面是完整的解决方案。 ### 环境准备 为了顺利安装和引导Ubuntu,一个兼容的硬件环境是必要的。我的技术栈包括以下内容: - **操作系统**: Windows 或 Linux - **BIOS/UEFI版本**: 需支持USB引导和U
原创 6月前
35阅读
一、确定ubuntu磁盘分区右键计算机 >> 管理 >> 磁盘管理,打开磁盘管理器后可以看到磁盘分区,确定要删除Ubuntu系统所在的分区。Win10和Ubuntu都安装磁盘0下,前三个分区为win10分区,其中黄色方框内的分区是win10 EFI启动引导分区。后四个分区是ubuntu分区,分别对应swap分区、/boot分区、/分区和/home分区。这里我们仅删除Ubu
#!尊重原作者,再此声明此内容属于网络转载,只是为了能保留下来方便日后查阅!!!win10误删引导文件,0xc0000098的解决方案,bcd引导文件受损情况分析一、※相对简单的解决方法,对应的情况应该相对较轻1. win10官网https://www.microsoft.com/zh-cn/software-download/windows10?OCID=WIP_r_Win10_Body_Add
转载 2023-07-15 22:59:21
419阅读
ubuntu 硬盘操作参考 第一部分 查看硬盘上的状态硬盘上有些什么、文件们都有多大,在有些时候我们是需要关心的,所以这里简单介绍两个命令:df、du。df:df用来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df的参数有:代码:-a 显示所有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包括0块(bloc
转载 2023-09-06 17:17:37
239阅读
前言安装系统是计算机专业的日经操作,然而就算你是身经百战,也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对系统的启动流程也是似懂非懂(俺也一样),每次碰到问题都会花去大量的时间去查询解决方案,最后很多时候都免不了进PE,清硬盘,再重装。也没有看到一个系统、全面讲解这方面知识的博客或者书籍,从网上各个地方搜集的资料都太零散,不成系统,因此这里开一篇博文记录和分析平时系统安装的心得经验和里面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保存
转载 2023-11-14 23:29:40
297阅读
奶牛用的第一个ubuntu版本是9.04,那时候启动配置文件还是menu.lst,到了ubuntu9.10的时候就更名为grub.cfg 了,ubuntu 10.04依旧沿用的是grub.cfg,但是这个文件的内容变更并不是那么大。在ubuntu中,grub.cfg(menu.lst)就相当于 windows系统下的boot.inf文件,记录着一些启动配置信息,在这里奶牛为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设置规
转载 2023-08-01 12:37:34
1107阅读
由于经常需要直接在主机通过IP连接到虚拟机,所以上网搜了一些Ubuntu设置固定IP上网的方法,其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参考了大神的博客内容,之后会列出原文链接,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联系删除,谢谢.设置固定IP的方法很多,大家都知道虚拟机上网有三种模式:bridged、host-only和NAT, 其中NAT模式对应VMnet8虚拟网络,host-only模式对应VMnet1虚拟网络,bridg
## Python修改磁盘引导扇区 ### 简介 磁盘引导扇区是计算机启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引导程序(bootloader),用于加载操作系统。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修改磁盘引导扇区,例如修复引导问题或者添加自定义引导选项。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修改磁盘引导扇区,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 ### 磁盘引导扇区结构 磁盘引导扇区是磁盘的第一个扇区,通常位于磁盘的最外圈。
原创 2023-08-29 03:20:27
484阅读
vmware EXSi 虚拟化组的兄弟在对一台虚拟机主新增了N块磁盘后,重启后发现主机引导后分区的顺序发生了变化,导致各个挂载点下挂载的文件和之前不一致了。当时给出的解决方法是在/etc/fstab文件中使用uuid,因为UUID不会变化。一、uuid 与挂载点1、使用blkid命令获取UUID[root@361way ~]# blkid/dev/sda1: SEC_
转载 精选 2016-01-14 17:50:08
2216阅读
1.   GRUB引导故障.删除grub.cfg使引导故障进入急救模式重新安装grub引导程序输入reboot重启2.   修复文件系统添加一块20g硬盘并分区格式化破坏硬盘进行修复3.   模拟i结点耗尽故障.添加一块20g的硬盘创建23mb的逻辑分区将分区格式化xfs文件系统编写程序占用i结点4.检查磁盘
原创 2022-04-15 17:50:51
812阅读
1点赞
  MBR(Master Boot Record),中文意为主引导记录。电脑开机后,主板自检完成后,被第一个读取到的磁盘位置。硬盘的0磁道的第一个扇区称为MBR,它的大小是512字节,它是不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也不能用操作系统提供的磁盘操作命令来读取。DOS时代泛滥成灾的引导区病毒多寄生于此。   电脑系统开机过程介绍:   开启电源开机自检-->主板BIOS根据用户指定的启动顺序从软盘
原创 2023-05-09 11:36:28
131阅读
 IBM X System ServerGuide 8.41支持操作系统:32位: Microsoft Windows 2003/2003 R2 (Enterprise, Standard, Web and DataCenter UV) Microsoft Small Business Server 2003/2003 R2 (Standard/Premium Edition) Micr
什么是MBR     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该记录占用512个字节,它用于硬盘启动时将系统控制权交给用户指定的,并在分区表中登记了的某个操作系统区。的第一个扇区主要记录了两个重要的信息,分别是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可以安装开机管理程序(系统引导程序,BootLoader)的地方,有446个字节。.分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