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持续部署(Continously Deployment)在项目中的使用,之前定期或者固定时间的发布节奏变为了随时高频率的发布。这就要求每次发布都应该是零停机部署(Zero Downtime Deployment),否则将会引入bug。k8s中有一套完整的机制保证我们的应用能够实现零停机部署,本文将重点分析其中的优雅退出部分。本文需要对k8s的架构和核心组件的职责有一定的了解,如不了解可参考 K
一、Ubuntu命令Ctrl”+“Alt”+“t” 进入 Ubuntu 图形界面“Ctrl”+“d”, 退出 Ubuntu 命令行终端Ctrl”+“Alt”+“F1 图形界面系统终端Ctrl”+“Alt”+“F7 返回 Ubuntu 的图形界面su root 启用 root 账号Ctrl”+“d”, 退出 root 用户,进入 admin 用户语法:ls [选项] [路径] 功能:显示指定工作目录
查看你所有的python安装路径~$ whereis python python2切换到python3:echo alias python=python3 >> ~/.bashrc source ~/.bashrc python3切换到python2:gedit ~/.bashrc # alias python=python3 source ~/.bashrc查看
转载 2023-11-21 23:05:01
119阅读
Kubernetes(K8s)是一种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开源平台。在Kubernetes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k8s edit"命令来编辑已经创建的资源对象,比如Pod、Deployment等。然而,编辑完成后如何退出编辑模式可能会让一些新手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介绍"k8s edit"命令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退出编辑模式。 **步骤概览** 下面是使用"k8s edit"编辑
原创 2024-04-15 17:09:05
252阅读
ubuntu12.04终端全屏 (2012-06-08 19:49:04) 转载▼ 进入终端全屏: ctrl+alt+f1 ctrl+alt+f2 ctrl+alt+f3 ctrl+alt+f4 ctrl+alt+f5 ctrl+alt+f6 ----------------------- 退出终端全屏: ctrl+alt+f7 ---------------------- 进
转载 2023-07-04 14:49:38
327阅读
如何在Ubuntu上使用Python退出?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打开终端] B --> C[输入命令 python] C --> D[使用Ctrl+D] D --> E[退出Python] E --> F[关闭终端] F --> G[结束] ``` ## 步骤 下面是在Ubun
原创 2023-12-28 08:30:00
107阅读
在使用 Ubuntu 时,如果遇到“退出 Docker”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工作流,特别是在开发和测试环境中。接下来,我将详细记录解决该问题的过程,包括背景、抓包方法、交互过程等。 ### 协议背景 Docker 是一种开放源代码的应用程序容器引擎,可以轻松打包、分发和管理以容器化形式运行的应用程序。近年来,由于其高效的资源利用率和良好的隔离性,Docker 在微服务架构和 DevOps 流程
原创 5月前
6阅读
# 如何在Ubuntu退出MongoDB MongoDB是一种流行的文档数据库,广泛用于现代应用程序的开发。虽然MongoDB在后台默默运行,但有时我们需要手动退出或停止它。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Ubuntu系统上安全退出MongoDB,包括使用命令行以及可视化工具,流程图和旅行图也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 1. 认识MongoDB MongoDB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其数据以文档
原创 2024-09-05 04:56:42
48阅读
在使用Ubuntu时,如果Hive突然退出,这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工作中断。了解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于任何数据工程师或开发人员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帮助大家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深入探讨解决“Ubuntu退出Hive”问题的整个过程,涵盖协议背景、抓包方法、报文结构、交互过程、工具链集成与逆向案例。 ### 协议背景 在Ubuntu环境下,Hive作为大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通
原创 5月前
16阅读
# 在Ubuntu退出Hadoop的操作指南 Hadoop作为一个分布式计算框架,广泛应用于大数据处理领域。在Ubuntu系统中,有时我们需要停止或退出Hadoop服务以进行维护或其他操作。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在Ubuntu退出Hadoop,并用代码示例来加以说明。 ## 1. Hadoop服务概述 Hadoop主要由两个核心组件组成: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和MapRe
原创 8月前
26阅读
------------恢复内容开始------------3.Linux命令行基础操作通过上面的安装操作,我们现在就可以在虚拟机上体验ubuntu系统的奥妙了,按下虚拟机中的“电源”按钮便可以给ubuntu系统开机了,赶紧去试试吧。3.1.打开终端命令行虽然也能像windows系统中用图形交互的方式使用ubuntu系统,但是终端命令行的交互方式在ubuntu系统中使用的更广泛。所以我们得知道如何
一。安装的时候,让你输入代替root用户的名称与密码使用sudo root切换root的时候会要求你输入密码,这时候你输入什么都不对的要想使用的哈,需要给root设置密码,命令如下:sudo passwd root然后输入两次密码然后注销,使用其他用户登陆。  ctrl+art+t进入命令 二。编辑文件:1.进入文件目录下,打vi gitlab.yml ,如果编辑错了
转载 2023-07-31 18:33:21
315阅读
vi是Unix世界里极为普遍的全萤幕文书编辑器,几乎可以说任何一台Unix机器都会提供这套软体就像windows的记事本一样。键入 vi /etc/hosts 进入vi界面,把光标移动到文件未尾。按ESC键进行命令模式(不放心可以多按几下),然后输入A,新起一行 输入你要配置的host ,如: 192.168.0.192 photo.dxxf.net 。完成后 按ESC键进行命令模式,输入 :wq
转载 2024-08-21 13:30:50
82阅读
普通的进入tty1:想完全退出TTY1终端会话,可以按下键盘上的以下组合键: Ctrl + Alt + Delete这将触发系统重新启动,从而完全退出TTY1终端并返回到登录屏幕。请注意,这将关闭所有当前运行的进程和任务,并可能导致任何未保存的更改丢失。因此,请确保在进行此操作之前先保存所有工作。如果您只是想退出TTY1终端并返回到登录屏幕,而不是完全退出,请按下以下组合键: Ctrl + d
目录一、目的1、知道了ubuntu的系统安装、虚拟机安装,现在想知道:Ubuntu的基本操作二、参考1、Ubuntu的基本操作三、操作:参考:Ubuntu的基本操作1、打开终端,同时按住按键“Ctrl”+“Alt”+“t”   1、退出终端,按住按键“Ctrl”+“d”,就可以退出Ubuntu命令行终端。1、Ubuntu 命令行终端是属于Ubuntu 图形界面系统的终
  常用:不要用ctrl+alt+F1,因为是root帐号,有可能更改系统。       用ctrl+alt+F2,F2~F6都可以。 ctrl+alt+F7回到图形界面。Ctrl + Alt + T:打开终端Ctrl + Shift + T:在同一个窗口新建终端标签页Ctrl + Shift + W:关闭标
转载 2024-01-30 08:27:13
113阅读
/etc/default/saned/etc/default/speech-dispatcher改 no 为 yes
原创 2023-10-10 16:46:08
136阅读
# 优雅退出Python编译:Ubuntu下的方法 在使用Python进行编程时,有时候我们需要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退出Python编译器。在Ubuntu系统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实现优雅地退出Python编译器。 ## 使用exit()函数退出Python编译器 Python提供了一个内置函数`exit()`,可以用来退出Python编译器。当我们在Python交互界面中输入`exi
原创 2024-06-09 03:21:29
83阅读
在使用 Ubuntu 系统时,可能会遇到一个常见问题,即无法正常退出 MySQL 登录。本文将详细记录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步骤与示例进行展示,让大家可以轻松应对这一问题。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所使用的环境兼容性。以下是安装 MySQL 所需的环境及版本兼容性矩阵。 ```bash # 对于 Ubuntu 20.04 和 22.04 的 MySQL 安装命令
原创 6月前
26阅读
# 如何在 Ubuntu 中优雅地退出 Python 程序 在 Ubuntu 系统下,当我们使用 Python 编写脚本或在交互模式中实验时,随时可能需要退出程序。不论是因为程序执行完成、遇到错误,还是单纯希望中止当前的操作,掌握正确的退出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讨论如何在 Ubuntu 中优雅地退出 Python 程序,并提供一些示例来帮助读者理解。 ## 1. Python 的退出方法
原创 2024-08-07 11:56:16
10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