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ython exe程序1 from tkinter import * 2 import time 3 import urllib.request 4 import http.cookiejar 5 import urllib.error 6 import urllib.parse 7 import re 8 import socket 9 import os
转载 9月前
59阅读
AES是一种对称加密算法(RSA、DSA、3DES), 信息的接收双方都需要事先知道秘钥和加密算法并且其密钥匙相同的,之后便是对数据进行加密。非对称算法(RSA、DSA、ECC)是与之不同,发送双方A、B事先均声称一堆秘钥,然后A将自己的共有秘钥发给B,B将自己的共有秘钥发给A,如果A要给B发送消息,则先需要用B的公有秘钥进行加密,然后发送给B,此时B端再用自己的私有秘钥进行信息解密,B给A同样。
# Python AES模块解密TS文件的实现方法 ## 1. 介绍 在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PythonAES模块解密TS文件。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一种流行的对称加密算法,通常用于保护数据的机密性。TS(Transport Stream)文件是一种常见的多媒体容器格式,用于存储音频和视频数据。 我们假设你已经具备一定的Python
原创 2023-10-24 05:25:29
857阅读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就在上个月,小编的朋友,一位银行高管不慎点开了一封邮件的附件,真真切切的遭遇了原本以为只有在FreeBuf上看到的“新鲜玩意”——勒索软件。如同本文的主角TeslaCrypt一样,他的电脑被彻底加密,只有依照软件提示交付赎金才能恢复,这让我的朋友欲哭无泪……Cisco(思科)公司在对勒索软件TeslaCrypt经过长期的分析后,近日发布了一款解密工具,这款工具能够解密被Tesl
一分钟了解react以前我们没有jquery的时候,我们⼤概的流程是从后端通过ajax获取到数据然后使⽤jquery ⽣成dom结果然后更新到⻚⾯当中,但是随着业务发展,我们的项⽬可能会越来越复杂, 我们每次请求到数据,或则数据有更改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组装⼀次dom结构,然后 更新⻚⾯,这样我们⼿动同步dom和数据的成本就越来越⾼,⽽且频繁的操作dom,也使 我我们⻚⾯的性能慢慢的降低。这个时
AES解密 密钥是AES算法实现加密和解密的根本。对称加密算法之所以对称,是因为这类算法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需要使用同一个密钥。 AES支持三种长度的密钥: 128位,192位,256位 平时大家所说的AES128,AES192,AES256,实际上就是指AES算法对不同长度密钥的使用。 三种密钥的
原创 2023-04-17 09:58:29
1030阅读
AES加密解密原理AESFPGA AES加密AES是一个对称密码,它的存在是为了取代被证明不安全的DES算法。 一、AES加密过程上图为128位的加密过程,如果长度为192位,则要经过12轮加密运算,同理,256位的需要经过14轮加密。以128位为例,其中9轮为循环运算,最后一轮只有步骤1,2,4,没有列混合。明文长度固定为128位(16字节) 密钥长度可以是128、192、256位 二、初始变换
废话不说直接上正文:开始知道AES加密会有一个长度的限制报错:java.security.InvalidKeyException: Illegal key size,从网上下载对应jdk版本的local_policy.jar和US_export_policy.jar替换Java\jre6\lib\security目录下的两个jar包应该就会消失。确实在本地运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覆盖了服务器上的ja
目录 对称加密AES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RSA加密算法 为了保证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涉及敏感数据的传输,最好对数据预先加密,然后再在网络上进行传输,同时,还要保证数据在另一端是可解密的,并且还必须要通过钥匙(公钥或私钥)才能解密,没有钥匙(公钥或私钥)的人即使是拿到了加密过的数据也无法解密。对称加密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这种加密方法称为对称加密,
转载 2023-12-06 23:19:02
158阅读
1点赞
实现功能:从网站上爬取采用m3u8分段方式的视频文件,对加密的 "ts"文件解密,实现两种方式合并"ts"文件,为防止IP被封,使用代理,最后删除临时文件。 环境 &依赖Win10 64bitIDE:PycharmPython 3.8Python-site-package:requests + BeautifulSoup + lxml + m3u8 + AES
转载 2024-08-06 19:17:09
1654阅读
linux2.4之前的内核有进程最大数的限制,受限制的原因是,每一个进程都有自已的TSS和LDT,而TSS(任务描述符)和LDT(私有描述符)必须放在GDT,GDT最大只能存放8192个描述符,除掉系统用掉的12描述符之外,最大进程数=(8192-12)/2, 总共4090个进程。从Linux2.4以后,全部进程使用同一个TSS,准确的说是,每个CPU一个TSS,在同一个CPU上的进程使用同一个
转载 7月前
22阅读
C: Recv() --> EncryptedSeed --> RSA_private_decrypt(RSAKey, EncryptedSeed) --> Seed— 到此, Client和Server已经完成完成传输Seed的处理— 后面的流程是它们怎样使用这个Seed来进行业务数据的安全传输C: AES_set_encrypt_key(Seed) --> AESEnc
public class AESUtils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initVector = "57635e22b48356ad"; /** * 解密 * * @param key * @param encrypted * @return */ public st
ci
5e
原创 2023-02-05 02:08:11
153阅读
TS 流解码过程: 1. 获取TS的PAT 2. 获取TS的PMT 3. 根据PMT可以知道当前网络传输的视频(音频)类型(H264),相应的PID,PCR的PID等信息。 4. 设置demux 模块的视频Filter 为相应视频的PID和stream type等。 5. 从视频Demux Filter 后得到的TS数据包的payload 数据就是 one piece of PES,
import base64from Crypto.Cipher import AESfrom Crypto.Util.Padding import padiv = "8973a947d47e2df8"key = "8973a947d47e2df8"data = str(input())mode = AES.MODE_CBCcryptos = AES.new(key.encode('utf-8'),
ci
2d
原创 2024-01-19 09:34:31
148阅读
最近在使用AES方式进行加密,本来经测试已经没有问题,但是在更新了密钥key之后,就出现了下列报错。控制台报错如下:网上搜索发现,由于key的变更(由原来的128位变更为256位),导致加密/解密的失败。原来的密钥:lNQqkL1BfSwt2MKw新的密钥: P_e-BhqDPP0yeMe8Ma43ZhhL6fqevuR8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就要了解一个新的东西——JCE。在Jav
转载 2024-05-23 16:58:06
336阅读
 一、所谓AES加密:    二、中间怎么变换的呢?128位加密为例:AES算法,基本变换包括SubBytes(字节替代)、ShiftRows(行移位)、MixColumns(列混淆)、AddRoundKey(轮密钥加)。加密过程可参见:http://coolshell.cn/wp-content/uploads/2010/10/rijndael_ingles2004
转载 2023-07-13 21:53:56
170阅读
AES块加密与解密解密目标在CBC和CTR两种模式下分别给出十篇加密的样例密文,求解密一篇特定的密文解密前提全部密文及其加密使用的key都已给出加密的方法遵循AES的标准解密过程分析实验给出了密文及其对应Key。CBC模式观察下图:这幅图就是CBC解密的整个流程图,注意到Key指的是已经给出了的Key的Expansion形式,也就是经过了扩展成44个Byte的Key,给出的Key是4个Byte的
转载 2023-08-18 20:30:25
10阅读
数据加密在解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能有的公司在加密的时候有自己公司内部一套设计的算法,而在这方面不想浪费太大精力就可以去考虑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加密算法,如AES加密算法,本篇内容介绍开源中国iOS客户端使用ASE算法加密密码; AES   GitHub 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Gurpartap/AESCrypt-ObjC对一个比较大的工
在web应用,有时候会需要将前后端交互的数据进行加密。我最近在做一个项目中,就想把后端的文件流加密后传给前端,但不知道为什么前端总是无法正常解密。PS:我采用的加密算法是AES。在摸索的过程,由于看了Base64相关的东西,我关注到了字符的编码问题。为了排查问题,我在本地进行测试。 先将明文加密后输出到控制台: 然后复制控制台的密文,进行解码,发现报错: 不应该啊
转载 2023-06-25 23:15:01
139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