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数Verilog 中使用系统任务 $random(seed) 产生随机数,seed 为随机数种子。seed 值不同,产生的随机数也不同。如果 seed 相同,产生的随机数也是一样的。可以为 seed 赋初值,也可以忽略 seed 选项,seed 默认初始值为 0。不使用 seed 选项和指定 seed 并对其修改来调用 $random 的代码如下所示:实例//seed var
inte
PN序列(Pseudo-noise Sequence)又称之为“伪噪声序列”
这类序列具有类似随机噪声的一些统计特性,但和真正的随机信号不同,它可以重复产生和处理,故称作伪随机噪声序列。PN序列有多种,其中最基本常用的一种是最长线形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也称作m序列,通常由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 PN序列一般用于扩展信号频谱。下面就用verilog代码实现PN序列:mo
Verilog/System Verilog 硬件设计语法说明SV通常语法说明声明相关语法包文本值和数据类型枚举数据类型用户自定义类型结构体联合体数组SV过程块改进的case语句改进的if...else判断语句SV状态机模型特殊语法说明 SV通常语法说明声明相关语法`include `include指令用于在代码行中包含任何其他文件的内容,被包含的文件即可以使用相对路径定义,也可以使用绝对路径定
转载
2024-07-25 09:36:04
690阅读
system verilog for verification:类中的方法默认使用自动存储;程序中的任务的局部变量会使用共享的静态存储区,若在程序的多个地方调用同一任务,不同线程之间会窜用这些局部变量;全局变量($root)-程序变量-类变量-方法变量;类应当在program或者module外的定义;模块和程序块中的子程序缺省情况下仍然使用静态存储;局部变量在仿真开始前就被赋了初值,当试图在声明中
转载
2024-02-22 13:22:56
126阅读
1. 类的继承1.1 实例1 子类没有定义new函数,会调用父类new函数 仿真结果:p.i = 2; lp.i = 2;1.2 实例2 仿真结果:lp.i = 3; 1.3 实例3 如果子类定义function new,仍会默认调用父类的new函数 仿真结果:p.i = 2; lp.i = 2;1.4 实例4 子类和父类出现同名函数function,如果子类没有使用
转载
2024-06-22 10:16:37
586阅读
2.1选择存储类型灵活性:如果数组的索引是连续的非负整数0、1、2、3等等,则应该使用定宽或者动态数组,长度可变的数据包使用动态数组。存储用量:使用双状态类型可以减少仿真的存储器用量,尽量使用32比特的整数倍最为数据带宽速度:应该根据每个时钟周期内的存取次数来选择数组类型排序:如果元素是一次性加入的话,则应该选择定宽或者动态数组,逐个加入的话则应该选择队列,队列的首尾加入元素的效率很高选择最优的数
转载
2024-05-30 11:30:31
116阅读
1.概念
通过一定的算法对事先选定的随机种子(seed)做一定的运算可以得到一组人工生成的周期序列,在这组序列中以相同的概率选取其中一个数字,该数字称作伪随机数,由于所选数字并不具有完全的随机性,但是从实用的角度而言,其随机程度已足够了。这里的"伪"的含义是,由于该随机数是按照一定算法模拟产生的,其结果是确定的,是可见的,因此并不是真正的随机数。伪随机数的选择是从随机种子开始的,所以为了保证每
目录概述$random与$random()
$random(seed)常用用法总结与参考概述 在做仿真的时候,难免会需要一些数据作为输入。有的时候对输入数据没什么要求,随便什么样的数据都行。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办法:随便编写一些数据,但数据量一大麻烦不说,还费脑子使用Verilog提供的随机数生成系统任务$random来帮助生成大量的随机数,一个系
一:系统调用函数1:必须在procedure中执行,always,initial,task,function2:$display,$write,$monitor,$strobe (1)$display("..",arg2,arg3,...) 在active区 (2)$write("..", arg2,arg3,...)类似于display,但$write在输出字符串里不添加换行符 (3)$m
一个电路能跑到多少M的时钟呢?这和电路的设计有密切联系(组合逻辑的延时),我们知道电路器件都是由一定延迟的,所以信号的仿真很重要。如果延迟时间大于时钟,就会导致时序违例,出现逻辑错误。项目要求300M怎么实现呢?学习涉及如下: 建立时间保持时间;电路延时时钟频率关键路径流水线设计来提高CLK 首先来看下D触发器一、D触发器时序分析 上升沿前后对D有一定要求,称为上升时
目录1.算法仿真效果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3.Verilog核心程序4.完整算法代码文件1.算法仿真效果vivado2019.2仿真结果如下:2.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LFSR(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提供了一种在微控制器上快速生成非序列数字列表的简单方法。生成伪随机数只需要右移操作和 XOR 操作。LFSR 完全由其多项式指定。例
always和initial需要清楚哪些语句需要放到硬件世界,哪些语句需要放到软件世界!module/endmodule,interface/endinterface被视为硬件世界!program/endprogram,class/endclass被视为软件世界!过程语句alwaysalways为了描述硬件电路的行为,使用时需要注意:哪种方式是时序电路描述,哪种方式是组合电路描述;always中的
转载
2024-08-02 22:32:46
0阅读
文章目录1.覆盖率类型2.代码覆盖率3. 断言覆盖率4.漏洞率曲线5.功能覆盖率5.1功能覆盖策略5.2功能覆盖率建模5.3覆盖组-covergroup1.covergroup的采样触发2.covergroup使用事件触发5.4数据采样1.bin的创建和使用6.条件覆盖率7.翻转覆盖率8 忽略的bin和非法的bin9.交叉覆盖率10.覆盖选项10.1 单个实例覆盖率10.2 覆盖组注释10.3
转载
2024-07-15 07:57:33
279阅读
1、Verilog命名规则1.1、顶层文件 对象+功能+top比如:video_oneline_top1.2、逻辑控制文件 介于顶层和驱动层文件之间 对象+ctr比如:ddr_ctr.v1.3、驱动程序命名 对象+功能+dri比如:lcd_dri.v、uart_rxd_dri.v1.4、参数文件命名 对象+para比如:lcd_para.v1.5、模块接口命名:文件名+u 比如 :lc
Typedef
使用typedef语句创建新的类型,用户自定义的类型带后缀“_t”,如下面所示:
typedef bit[7:0] byte_t; //定义一个无符号的byte
typedef int array_t5[5]; //定义一个数组长度为5的数据类型
创建用户自定义结构 Struct
把若干个变量组合
转载
2024-10-23 18:43:29
224阅读
引言本文简单介绍 SystemVerilog 的其他程序结构。program 块模块是用于构建设计的基本结构,每个模块可以包含其他模块、线网、变量和其他程序块的层次结构,以描述任何硬件功能。另一方面,testbench 是一个验证设计的完整环境,因此重点放在它的建模方式上,以使其更可重用和有效。必须正确地初始化和同步,避免设计和 testbench 之间的竞争条件。program 块的
目录数据类型组合/非组合型数组定宽数组和动态数组关联数组显示转换初始化和赋值队列结构体枚举类型字符串过程块和方法函数function任务task变量生命周期设计例化和连接验证结构 前言:个人学习SV的在线笔记。学习SV的过程中借鉴一些大佬的笔记和路科验证学习资料,只做个人学习交流使用,感谢!数据类型logic和reg、wire的区分和联系:-Verilog作为硬件描述语言,designer懂得所
一、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通过对事先选定的种子做运算使得人工生成的伪随机序列的过程,在实际中,随机种子的选择决定了输出的伪随机序列的不同,也就是说随机种子的选择至关重要。产生伪随机数的方法最常见的是利用一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它是由n个D触发器和若干个异或门组成的,如下图: 其中,gn为反馈系数,取值只能为0或1,取为0时表明不存在该反馈之路,取为1时表明存在该反馈之路;
可综合的语法已经记录得差不多了,剩下一些遗留的问题,在这里记录一下吧。一、逻辑设计(1)组合逻辑设计下面是一些用Verilog进行组合逻辑设计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①组合逻辑可以得到两种常用的RTL 级描述方式。第一种是always 模块的触发事件为电平敏感信号列表;第二种就是用assign 关键字描述的数据流赋值语句。 ②always 模块的敏感表为电平敏感信号的电路可几乎可以完成对所有组
foreach结构指定在数组元素上的迭代。它的自变量是一个指明任意类型数组(固定尺寸的、动态的、及联合数组)的标识符,然后紧跟着一个包围在方括号内的循环变量的列表。每一个循环变量对应于数组的某一维。foreach结构类似于一个使用数组范围替代一个表达式来指定重复次数的repeat循环。 例子:
string words[2] = {"hello", "world"};
转载
2024-02-29 15:37:19
97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