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锁 NSConditionLock1、定义条件锁就是有特定条件的锁,所谓条件只是一个抽象概念,由程序猿自定义。说白了就是「有条件的互斥锁」.对于NSConditionLock,官方文档的描述是这样的:使用NSConditionLock对象,可以确保线程仅在满足特定条件时才能获取锁。 一旦获得了锁并执行了代码的关键部分,线程就可以放弃该锁并将关联条件设置为新的条件。 条件本身是任意的:您可以根据
转载 2024-08-03 16:25:12
52阅读
正常环境下等待线程结束如果需要等待线程结束,就在线程的实例对象上调用join()。在管理线程之创建线程最后的例子中,用my_thread.join()代替my_thread.detach()就可以确保在函数终止前、局部变量析构前,线程会终止。在这种情况下,用分开的线程来运行函数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在等待my_thread终止时,这个线程就不做任何事情了。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要么这个线程做自己的事
在wtl工程中定义一个现成,如下:DWORD WINAPI ThreadFunc( LPVOID pParam ) { if( g_pMainlg ) g_pMainlg->DoEnumNetwork(); return 0; } void CMainDlg::StartTreeThread() { DWORD dwThreadId; HANDLE hThrd = CreateThread
等待统计(Wait Statistics)在SQL Server里每次你执行一个查询,查询会等待。初次看这个看起来很惨淡,但其实有一个非常好的原因,在SQL Server里总会等待。每次一个查询等待,SQL Server通过所谓的等待统计(Wait Statistics)来跟踪这些等待。在我们讨论等待统计本身前。我想介绍下为什么在执行期间,查询总会等待等待的概念主要基于2个原则:非同步资源等待
JAVA中的Object是所有类的父类,鉴于继承机制,java把所有类都需要的方法放到了Object类中,其中就有线程的通知和等待系列的方法 1、wait()方法  当一个线程调用一个共享变量的wait()方法的时候,该调用线程就会被阻塞挂起,知道发生以下几种情况,该线程才会被重新唤醒  1、其他线程调用了该共享对象的notify()或者notifyAll()方法    例如:     
转载 2024-02-22 10:54:21
662阅读
在 Java 中有以下 3 种方法可以终止正在运行的线程:使用退出标志,使线程正常退出,也就是当 run() 方法完成后线程终止;使用 stop() 方法强行终止线程,但是不推荐使用这个方法,因为使用此方法不安全,目前该方法已被弃用;使用 interrupt()方法中断线程。第一种:使用标志位终止线程 使用标志位终止线程就是定义一个boolean型的标志位 ,在线程的run方法中根据这个标志位是为
停止线程测试interrupt中断线程测试interrupt中断线程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opRunnable stopRunnable = new StopRunnable(); Thread t1 = new Thr
协议(Protocol)  一、定义   用于定义完成某项任务或功能所必须的方法和属性,协议实际上并不提供这些功能或任务的具体 实现 (Implementation) --而只用来描述这些实现应该是什么样的。类,结构体,枚举通过提供协议所要求的方法,属性的具体实现来 采用(adopt) 协议。任意能够满足协议要求的类型被称为协
一.synchronized的特性1.原子性:一个操作要么都执行并且执行时不会被任何因素打断,要么都不执行。其中synchronized和volatile最大的区别在于synchronized保证了原子性,而volatile不保证原子性。2.可见性:当一个线程对主内存的共享变量进行了修改,其他线程也能立即看到修改后的最新值。3.有序性:程序的执行顺序和代码的编写顺序一致。4.可重入性:synchr
转载 2023-10-08 08:43:26
102阅读
CountDownLatch和Cyclicbarrier概念、区别及原理 1、概念  CountDownLatch:具有计数器的功能,等待其他线程执行完毕,主线程在继续执行,用于监听某些初始化操作,并且线程进行阻塞,等初始化执行完毕后,通知主线程继续工作执行。值得注意的是CountDownLatch计数的次数一定要与构造器传入的数字一致,比如构造器传入的是3,则countDown()一定
转载 2023-07-05 10:17:16
0阅读
# Swift中的延迟执行:等待1秒的实现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通常需要在某些代码执行前等待一段时间,例如在加载数据时显示一个加载指示器,或者在执行延迟动画时。我们可以通过使用Swift的`DispatchQueue`来实现这一点。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在Swift中实现等待1秒的功能,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具体的实现步骤。 ## 1. Swift的异步编程基础 在Swift编程环境中,异步编程是非常
原创 7月前
16阅读
这些是较之OC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学会了这些swift也算是入门了。闭包有三种形式:全局函数嵌套函数闭包表达式有名字但不能捕获任何值。有名字,也能捕获封闭函数内的值。无名闭包,使用轻量级语法,可以根据上下文环境捕获值。捕获值闭包可以在其定义的上下文中捕获常量或变量。 即使定义这些常量和变量的原域已经不存在,闭包仍然可以在闭包函数体内引用和修改这些值。我认为可以理解为捕获增加了原常量或变量的引用计
在使用Swift开发时,有时会遇到“系统等待loading”的问题,这可能会导致用户体验的不良影响。这样的问题通常需要开发者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索,以便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将以一篇博文的形式来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涵盖背景描述、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应用场景以及扩展讨论。 ## 背景描述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无论是移动应用还是Web应用,用户的等待时间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 如何实现“swift等待2秒”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乐意教会你如何在Swift中实现等待2秒的功能。在本文中,我将为你提供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和每个步骤所需的代码,并解释这些代码的含义。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swift等待2秒”功能的整体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B(创建一个DispatchGroup
原创 2023-12-23 04:40:44
193阅读
关于等待/通知,要记住的关键点是:必须从同步环境内调用wait()、notify()、notifyAll()方法。线程不能调用对象上等待或通知的方法,除非它拥有那个对象的锁。wait()、notify()、notifyAll()都是Object的实例方法。与每个对象具有锁一样,每个对象可以有一个线程列表,他们等待来自该信号(通知)。线程通过执行对象上的wait()方法获得这个等待列表。从那时候起,
线程状态解释NEW初始状态,线程被构建,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RUUNABLE运行状态,就绪(执行了start方法)和运行(就绪状态线程获得cpu执行权,执行run方法)两种状态笼统的称作 运行中BLOCKED阻塞状态,表示线程阻塞于锁WAITING等待状态,需要等待其他线程TIME_WAITING超时等待状态,它可以在指定的时间自行返回TERMINATED终止状态,线程执行完毕 线程创建之
1.前言:说到Java线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但真正了解和熟悉线程,却并不容易。从这篇文章开始,我将以自学和实践的方式,和大家一起学习线程的内容。本篇主要讲java线程的并发和忙等待。2.正题:java线程最基本的两个内容在这里提一下,那就是线程的创建以及生命周期。①java线程的创建:可以通过继承Thread类或实现Runnable接口。 ②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的创建(初始化)→调用sta
转载 2024-03-29 13:27:39
85阅读
1.线程的五种状态线程的状态在 JDK 1.5 之后以枚举的方式被定义在 Thread 的源码中,它总共包含以下 6 个状态:NEW,新建状态,线程被创建出来,但尚未启动时的线程状态;-** RUNNABLE**,就绪状态,表示可以运行的线程状态,它可能正在运行,或者是在排队等待操作系统给它分配 CPU 资源;BLOCKED,阻塞等待锁的线程状态,表示处于阻塞状态
所谓“异步” ,简单说就是一个任务分成两段,先执行第一段,然后转而执行其他任务,等做好了准备,再回过头执行第二段。比如,有一个任务是读取文件进行处理,异步的执行过程就是下面这样。常见的浏览器无响应(假死),往往就是因为某一段 Javascript 代码长时间运行(比如死循环),导致整个页面卡在这个地方,其他任务无法执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script 语言将任务的执行模式分成两种:同步(
day09【线程状态、等待与唤醒、Lambda表达式、Stream流】今日内容多线程 线程的状态------>必须掌握等待唤醒机制------>必须掌握Lambda表达式 Lambda表达式的使用场景------>建议掌握Lambda表达式的格式(标准\省略)------>建议掌握Stream流 流式思想的概述使用Stream流------>建议掌握
转载 2024-06-18 09:55:18
2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