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目前微服务是非常火的架构或者说概念,也是在构建大型互联网项目时采用的架构方式。随着业务需求的快速发展变化,需求不断增长,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快速高效的软件交付方式。而微服务可以弥补单体应用不足,是一种更加快速高效的软件架构风格。为什么要用SpringCloud构建微服务?既然微服务架构这么火,那我们不得不说构建微服务的常用框架——SpringCloud。它是基于SpringBoot的一整套实
转载 2023-09-27 13:43:59
77阅读
什么是微服务 首先微服务并没有一个官方的定义,想要直接描述微服务比较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传统WEB应用,来理解什么是微服务。 传统的WEB应用核心分为业务逻辑、适配器以及API或通过UI访问的WEB界面。业务逻辑定义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以及领域实体。适配器包括数据库访问组件、消息组件以及访问接口等。一个打车软件的架构图如下: 尽管也是遵
转载 2023-08-14 13:25:42
354阅读
微服务架构产生的原因微服务架构基于SOA架构演变过来的 在传统的Web Service架构中有如下问题: 1.依赖中心化服务发现机制 2.使用SOAP通讯协议,通常使用XML格式来序列化通讯数据,xml格式非常重,比较占宽带传输。 3.服务化管理和治理设施不完善 4、不适合于前后分离架构模式微服务架构基本概念1.项目架构模式: 前后端分离:微服务项目架构:SpringCloud+ Vue 前后端
1.侦听服务注册(简称服务端)第一步:创建springboot 项目引入Cloud Disocovery的Eureka Server第二步:启动类添加@EnableEurekaServer 注解标记EurekaServer服务第三步:配置项目文件官方推荐 eureka.client.register-with-eureka=falseeureka.client.fetch-registr
转载 2023-07-06 20:26:06
165阅读
# 前后端微服务架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前后端分离的微服务架构正逐渐成为开发中的主流趋势。前端负责页面展示和用户交互,后端负责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微服务架构将系统拆分为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独立运行,便于扩展和维护。本文将介绍前后端微服务架构的概念以及如何实现。 ## 前端微服务 前端微服务指的是将前端页面拆分为多个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负责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这样可以实现前端页面的快
原创 2024-05-30 05:11:20
92阅读
# 后端微服务架构演变指南 微服务架构的演变是一个逐步实施的过程,本文将向你展示如何从单一应用转变为微服务架构。我们会分步进行,并附上所需的代码,让你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 ## 演化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1 | 分析当前的单体应用架构 | | 2 | 确定服务边界,设计微服务 | | 3 | 逐步拆分应用,将业务逻辑迁移到微服务
原创 2024-09-28 03:38:57
43阅读
既要低头赶路,又要抬头望天,科技是为人服务的,任何技术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考量。之前的文章中咱们聊了很多微服务的相关内容,简而言之,微服务的本质,就是一种可以加速分工、促进合作的新协作机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再接着来聊聊怎样开启微服务架构之旅。从前后端分离开启微服务改造现在我们对微服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准备在构建新系统时采用这套新架构了,但它还是有些复杂度的,包括服务注册中心、统一配置中
后端微服务架构搭建是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课题,它将复杂的系统拆分为小的、独立的服务,从而提高可维护性和灵活性。在本文中,我们将详尽记录如何搭建后端微服务架构,包括环境准备、分步指南、配置详解、验证测试、排错指南及扩展应用。 ## 环境准备 在搭建微服务架构之前,需要确保所有前置依赖已安装。首先确定操作系统和相关工具的安装,接下来,我们将为该环境搭建提供一个计划结构。 ```bash # 安装
原创 6月前
13阅读
微服务框架之SpringBoot面试题汇总什么是Spring Boot? 多年来,随着新功能的增加,spring变得越来越复杂。Spring项目,我们必须添加构建路径或添加Maven依赖关系,配置应用程序服务器,添加spring配置。因此,开始一个新的spring项目需要很多努力,因为我们现在必须从头开始做所有事情。 Spring Boot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Spring Boot已经建立在现有
目标: 了解微服务微服务架构以及架构演进过程学习步骤: 1、讲微服务前先要明白什么是单体架构 2、 什么是微服务? 3、微服务架构又是什么? 4、微服务的优缺点分析 5、微服务技术栈有哪些? 6、为什么要选择SpringCloud作为微服务架构? 一、先聊单体架构单体架构,就是一个工程对应一个归档包,也就是war包,并且这个war包 包含了该工程的所有功能。 这种就是单体应用,也就是单体架构
转载 2023-10-28 13:34:26
76阅读
1.什么是微服务?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前面学习的RestFul风格也就是一种风格,但是它是接口风格,而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我们学习过的架构风格有后端开发的MVC 3层架构和MVVM前端架构),它要求我们在开发一个应用的时候,这个应用必须构建成一系列小服务的组合;可以通过http的方式进行互通。要说微服务架构,先得说说过去我们的单体应用架构。2.单体应用架构所谓单体
单体架构 :页面和业务造成了耦合需要拆开耦合度 由此产生出了前后端分离的架构(特点:用大量的JSP,而JSP是要在前端页面写的,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就是我前端都写好了,但是后端因为自己的需求需要改,很麻烦)前后端分离架构:把一个服务器拆分成了前端服务后端服务。1、向前端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2、返回页面3、请求数据(前端和数据库连接,不需要逻辑判断用前端访问,比如IO)4、由后端返回数据(后
转载 2023-07-08 16:35:13
189阅读
微服务是指开发一个单个小型的但有业务功能的服务,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处理和轻量通讯机制,可以部署在单个或多个服务器上。微服务也指一种种松耦合的、有一定的有界上下文的面向服务架构。也就是说,如果每个服务都要同时修改,那么它们就不是微服务,因为它们紧耦合在一起;如果你需要掌握一个服务太多的上下文场景使用条件,那么它就是一个有上下文边界的服务,这个定义来自DDD领域驱动设计。优点:每个微服务都很小,这样能
转载 2023-11-20 01:41:03
110阅读
一、前言虽然说牛逼的公司都有那么几个牛逼的运维团队,牛逼的运维团队都有着神秘黑科技般敲代码的姿势;本人虽然不是一个运维工程师,但是有幸自己比较爱倒腾这些东西,也会那么一点点运维知识,虽然不算专业,但是还是可以在linux平台下敲一敲代码。去年由于自己业余时间搞了一个app项目,当时自己兼任后端开发,又同时兼任运维,经过多少个夜晚才把后端API网关 搭建起来,当时技术选型主要使用微服务架构,说到微服
基于Vue-cli3.0的qiankun(乾坤)前端微服务说明官方文档地址:qiankun.umijs.org/zh主服务1.安装乾坤依赖(子服务不需要安装,只需要暴露生命周期方法)2.在入口文件js中添加如下代码import {registerMicroApps, start} from "qiankun"; let microProject = [ { //项目名称,应当与子服务
转载 2023-08-24 16:12:49
336阅读
微服务探秘微服务的变化,是继面向服务架构SOA之后,微服务与DevOps以及云计算相辅相成的流行的设计模式要看交付能力表,微服务的敏捷性高,交付速度更快,扩展能力更强。例如:航空系统公司不会透入资源将其核心主机订票系统重建为单体巨兽。金融系统不会重建将核心银行业务系统,零售系统和其他行业系统也不会重建重量级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传统的ERP行业,各行业的焦点已经从构建大型系统转移到尽可能敏捷的方式构
重要的事说三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笔者在这篇文章里的示例,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微服务开发脚手架,你可以存起来,做微服务项目的时候把这个架子拉过去,直接用,节省你搭项目的时间。虽然说是简单的脚手架,但是也满足了大部分的开发场景,因为在这篇文章的示例中,我集成了Gateway网关、Hystrix熔断器、Eureka注册中心、两个服务提供者(达到了负载均衡的效果,可水平扩展)。可能有的人会说,你这东西也
一. 微服务的来源“微服务”一词来源于 Martin Fowler 的《Microservices》一文,这篇文章开启了人们关于微服务的思考及实践。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架构开始显现大量的问题,比如:项目编译、启动速度慢;迭代不够灵活;项目组职责、权限不清;项目功能扩展困难;项目部署扩展困难;项目新成员上手困难;数据库庞大,引起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传统架构的问题,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前后端
转载 2024-01-29 10:48:09
35阅读
微服务架构介绍和RPC框架对比1.微服务架构1.1 特征自动化部署,端点智能化,语言和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1.2架构一种将一个单一应用程序开发为一组小型服务的方法,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服务间通信采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用HTTP资源API)。可通过全自动部署机制独立部署,共用一个最小型的集中式的管理。服务可用不同的语言开发,使用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去中心化数据库1
我的微服务项目断断续续也有一年了,还没上过线,之前尝试过很多次,总是遇见各种问题,最后跌跌撞撞还是部署上去了。一、前言与其说这是知识分享,不如说是我的部署掉坑记录,所以很多坑都是独属于我的项目的,可能对其他人的参考性不大,所以这必然不会是一篇普适性强的的教学博客,而是纪录博客。这篇博客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我自己以后参考。我的这个微服务项目本来刚开始架构的时候设计了非常多的模块,但是随着写着写着,发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