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环依赖在Spring中有哪几种情况?  (1)通过构造方法进行依赖注入时产生的循环依赖问题。  (2)通过setter方法进行依赖注入且是在多例(原型)模式下产生的循环依赖问题。  (3)通过setter方法进行依赖注入且是在单例模式下产生的循环依赖问题。 2、只有第三种循环依赖可以解决,为什么其余两种不可以?  第(1)种构造方法注入的情况下,在new对象的时候就会堵塞住了,其实
转载 2024-03-26 12:29:07
31阅读
1.什么是事务:事务是程序中一系列严密的操作,所有操作执行必须成功完成,否则在每个操作所做的更改将会被撤销,这也是事务的原子性(要么成功,要么失败)。2.事务特性:事务特性分为四个: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持续性(Durability)简称ACID。原子性(Atomicity):事务是数据库逻辑工作单元,事务中包含的操作要么都执
什么是重复依赖? 就是A依赖B,B依赖C,C又依赖A,这样就形成重复依赖了 首先原型(Prototype)的场景是不支持循环依赖的,通常会走到AbstractBeanFactory类中下面的判断,抛出异常。 BeanCurrentlyInCreationException 原因很好理解,创建新的A时,发现要注入原型字段B,又创建新的B发现要注入原型字段A… 基于构造器的循环依赖,就更不用说了,官方
转载 2024-03-10 23:10:12
37阅读
1.字节流 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①FileInputStream1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2 3 public class FileInputStreamDemo { 4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5
# Java 重复读取 在 Java 中,是一种用于处理输入和输出的抽象。可以是字节流或字符,通常用于读取文件、网络连接或其他输入资源。尽管操作非常高效,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同一数据多次读取。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可能会面临困难。因此,了解如何实现重复读取非常重要。 ## 的特点 Java 中的是一次性使用的:一旦数据被读入流中,就无法再次读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原创 2024-08-23 10:20:17
144阅读
事务的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事务的隔离级别READ_UNCOMMITTED已读但未提交,即一个事务读取到了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数据。在这种隔离级别下,会造成”脏读“的情况READ_COMMTTED在这个隔离级别下,可以有效避免“脏读”情况的发生。虽然解决了不可重复读的问题,但是在这个隔离级别下无法避免不可重复读取的问题。RREPEATABLE_READ可重复读级别是保证在事务处理过程中多次读取
# 如何实现“java 哪些可以重复读” ## 一、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个流程,然后再逐步实现每一步的具体操作。下面是实现“java 哪些可以重复读”的整体流程表格: ```mermaid erDiagram 数据流程图 { + 了解需求 + 查找可重复读 + 实现读取 + 重复读取 } ```
原创 2024-06-10 06:04:42
85阅读
# Java文件重复读取:入门指南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你可能会遇到需要多次读取文件内容的情况。Java提供了多种文件,包括`FileInputStream`和`FileReader`等,来实现文件的读取操作。本文将指导你如何使用Java实现文件重复读取。 ## 流程概览 首先,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概述整个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初
原创 2024-07-26 04:46:44
114阅读
。1、将不可重复的IO输入流读取到ByteArrayOutputStream中private ByteArrayOutputStream getBOS(InputStream in) { ByteArrayOutputStream
原创 2023-02-28 09:14:58
986阅读
1 什么是策略模式2 策略模式的具体实现2-1、SpringBoot项目的基本搭建2-2、策略接口的编写2-3、完善配置文件2-3、策略实现类内部实现2.4、策略上下文实现2.5、不同策略上传测试3 总结本文目的:将策略模式的思想融入到java编码中,更加便捷的实现文件上传方式的切换。阿里云Oss对象存储、腾讯云Cos对象存储、七牛云Kodo对象存储以及本地文件存储 之间的快速切换。1 什么是策略
转载 2024-08-07 12:06:08
85阅读
文章目录一、Servlet的运行流程1.浏览器输入URL2.服务器接受到请求并处理相关一、Servlet的运行流程第一个web项目中的Servlet的运行流程 (当时是复制粘贴到project文件目录下的,所以有一个虚拟项目名project)简单来说,Servlet的作用就是:专门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和客户端的请求数据。然后再调用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返回。流程:客户端Http请求 → to
Spring5核心原理与30个类手写实战》阅读笔记目录PART1 写在前面的废话PART2 软件架构设计原则PART3 一个重构代码的例子PART1 写在前面的废话文中例子改编简化于原文实例,初衷仅为辅助自己阅读理解,若有缘看到此文,有助则万幸,无助就下次再见。学了也学不懂但还是尝试看一下。ps.本菜鸡的新系列《学了也学不懂》那啥,可恶啊,这次一定会坚持学下去。PART2 软件架构设计原则先简单
转载 2024-04-03 12:11:57
22阅读
# 如何在 MySQL 中实现可重复读与不可重复读 在事务处理的世界中,隔离级别是控制并发操作中的数据一致性的重要方式。MySQL支持多种隔离级别,其中**可重复读**和**不可重复读**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帮助你理解这两个隔离级别并通过具体代码示例来演示它们的实现过程。 ## 一、流程概述 在实现前,我们先理清整个实验流程。以下是一个流程表,展示了我们需要进行的步骤: | 步骤
mysql8.0**MySQL——事务**事务是研究MySQL其他高级特性前要知道的概念 文章目录MySQL——事务事务的概念事务的标准特征隔离级别MySQL中事务多版本并发控制 事务的概念一般来说,事务就是一组原子性的SQL查询,或者说一个独立的工作单元。如果数据库引擎能够成功应用该组查询的全部语句,就会执行改组查询。 如果有其中一条语句崩溃或其他原因无法执行,则该组都不会执行。 也就是说事务
系列文章目录01 在方法体的开头或结尾插入代码02 使用Javassist实现方法执行时间统计03 使用Javassist实现方法异常处理04 使用Javassist更改整个方法体05 当有指定方法调用时替换方法调用的内容06 当有构造方法调用时替换方法调用的内容 文章目录系列文章目录前言引入Javassist jar包当有指定方法调用时替换方法调用的内容总结说明 前言上一章我们介绍了当有指定方法
转载 2024-10-15 13:55:26
34阅读
根据我所理解的,不可重复读是指在一个事务中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读取时,由于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进行了更新,导致事务中多次读取的结果不一致;而可重复读就是即使其他事务对该数据进行了更新,该读事务多次读取的结果也是一致的。这样的话我就有疑惑了:数据本身就被更新了,为什么还要保证多次读取的结果一致?这也只是表面上看上去一致的呀,实际都已经改变了,相反我个人还觉得不可重复读能够及时反映数据的变化,似乎更合理一些
死锁是并发系统绕不开的问题,不管是Java并发编程、MySQL并发处理client请求,还是操作系统,都是如此。本篇文章主要记录一下MySQL死锁的原因、检测与预防解决。MySQL死锁实例首先在MySQL里,锁可以分为S锁(share共享锁)和X锁(Exclusive排它锁)。这两种锁可以直接理解为读锁(共享锁)和写锁(排它锁)。加了读锁的记录,不管是本事务还是其他事务都只能读;加了写锁的记录,本
1. 需求对于部分需要批处理实现的任务来说,并不是每一个定时任务都需要一直跑的,部分定时任务可能会在部分特殊的时间区间需要执行,因此需要能够动态调用定时任务的方式去实现。2. 配置基于以上需求,导入相关的依赖。其中主要是引入batch和mybatis相关的依赖。<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
目录一、事务的隔离级别二、mysql怎么实现的可重复读举例说明MVCC的实现MVCC逻辑流程-插入MVCC逻辑流程-删除MVCC逻辑流程-修改MVCC逻辑流程-查询三、幻读快照读和当前读四、如何解决幻读事务隔离级别有四种,mysql默认使用的是可重复读,mysql是怎么实现可重复读的?为什么会出现幻读?是否解决了幻读的问题?一、事务的隔离级别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 在该隔离级
转载 2024-01-15 16:43:10
117阅读
《MySQL实战45讲》笔记。简单理解一下可重复读重复读是指:一个事务执行过程中看到的数据,总是跟这个事务在启动时看到的数据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可重复读隔离级别下,事务在启动的时候就”拍了个快照“。注意,这个快照是基于整个库的。这时,你可能就会想,如果一个库有 100G,那么我启动一个事务,MySQL就要拷贝 100G 的数据出来,这个过程得多慢啊。可是,我平时的事务执行起来很快啊。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