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可先参考:SpringCloud - Spring Cloud Alibaba 之 Seata分布式事务服务详解;部署(十八)_MinggeQingchun的博客-CSDN博客以下全部转载自Seata官网Seata 是什么AT 模式Seata 是什么前提:1、基于支持本地 ACID 事务的关系型数据库2、Java 应用,通过 JDBC 访问数据库整体机制两阶段提交协议的演变:一阶段:业务
一、需求背景最近团队需要做一个需求,可能会从多个数据源中抽取数据,然后经过清洗、转换等生成统计报告。因此我们的项目需要对接多个数据源,并且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多个请求同时到达,每个请求可能访问不同的数据库,请求间应该隔离,不能阻塞2、数据源信息能做到好维护,并且支持动态添加(添加之后,代码能感应到) 二、方案设计   A、AbstractRoutingDa
转载 11月前
46阅读
  多数据源配置主要涉及自定义类(DataSource注解类、DataSourceAspect切面类,动态数据源接口实现类、以及数据源字符串线程保存类),pom.xml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mybatis相关配置,以及业务代码(test包),参考实际开发及网上资料记录下来。一、配置文件  1.pom.xml  这里我用的是mac上的eclipse,maven版本是3.
转载 2024-04-22 17:33:10
335阅读
前言Spring Cloud Config为微服务架构提供了配置管理的功能。通过Spring Cloud Config服务端提供配置中心,在各个微服务应用的客户端读取来自服务端配置中心的配置项。配置中心的数据源可以来自git、svn、数据库、操作系统的本地文件、jar包中的文件、vault、组合EnvironmentRepository接口 可以看到上图有对应的类负责存储配置中心的配置数据。而对于
简介主要介绍两种整合方式,分别是 springboot+mybatis 使用分包方式整合,和 springboot+druid+mybatisplus 使用注解方式整合。一、表结构在本地新建两个数据库,名称分别为db1和db2,新建一张user表,表结构如下: SQL代码: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
转载 2024-06-17 15:55:07
113阅读
通过之前两篇对Nacos配置管理功能的介绍,已经学会了在Nacos中如何加入配置以及Spring Cloud应用如何通过配置来加载到对应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个在使用配置中心时,都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多环境的配置如何实现与管理?多环境管理在Nacos中,本身有多个不同管理级别的概念,包括:Data ID、Group、Namespace。只要利用好这些层级概念的关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实现多
SpringBoot 配置多数据源建mapper和XML 之前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项目经理和我说能不能再关联一个数据库,往里面存数据。然后他给我展示他是咋样连两个数据库的,因为他用的是PHP ,贼简单,,,两段代码配置数据源就行了,。我觉得java应该不难吧,然后上网一查,崩溃啊。真麻烦诶,麻烦也得搞,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首先说一下我自己的项目结构,配置文件还是老旧的applic
笑小枫的专属目录1. 项目背景2. 项目准备2.1 准备数据库3. 功能实现3.1 引入依赖3.2 生成基础对象3.3 配置数据库链接3.4 使用演示4. 功能测试5. 项目源码 1. 项目背景2. 项目准备项目使用的是Mybatis plus。这里简单点,直接使用Mybatis plus的多数据源,简单方便。这里已经脱离了原有代码。单独抽出了一个小Demo,小枫我还是很贴心的。不让你们看我那乱
之前写过两篇实现动态多数据源的文章:第一种:半自动化模式第二种:完全自动化配置模式:但是一直未对其实现的核心抽象类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就来看下这个抽象类的源码实现原理;先看下部分源码:/** * Abstract {@link javax.sql.DataSource} implementation that routes {@link #getC
packagecom.holytax.accenture_fp_in.datasource;importjavax.sql.DataSource;import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Qualifier;import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jdbc.DataSourceBuilde
原创 2019-12-09 14:38:50
277阅读
一、系统架构演变1.单体架构后端服务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个项目中应用服务和数据服务分离缓存使用集群处理数据库的读写分离反向代理和CDN加速分布式文件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还可以通过NoSQL数据和搜索引擎等来来提供系统的处理能力2.分布式架构在上面所介绍的单体架构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也就是将单体架构中相对独立的模块抽取出来建立程独立的系统,降低了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性 相比较在单体架构下的场景,在分布式环
转载 2024-02-20 16:53:40
30阅读
1 概述在实际业务开发中通常会在单个应用中通过 分库分表 或者 读写分离的方式来提供应用的读写性能。在具体的开发中有很多方式:通过不同的 mapper,映射到不同的 mybatis 的方式通过继承 Spring 的 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抽象类并重写 determineCurrentLookupKey 方法来管理多个数据源的方式本文将详细介绍在 SpringBoot
1、mybatis多数据源的使用场景: 操作同一台服务器上不同的数据库,或者多地机器上的相同或不相同数据库。 进行跨库操作、多数据源进行分离数据; 使得程序得以扩展,当一台或者部分服务器宕机,不影响整个应用的服务; 2、多数据源配置的思路: 数据隔离,把数据分别存放在test、test02这两个数据 ...
转载 2021-08-25 09:08:00
1011阅读
2评论
今天来到SpringCloud的学习,我们从spring boot微服务阶段,学习到了用springboot去创建很多的微服务,但是这么多微服务我们如果去管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呢?而到了我们学习springcloud阶段,其实相对而言是变简单的,不需要写很多代码以及什么操作,主要就是接收思想,了解其中的机制,而springCloud项目基于springboot项目,只需要几行简单的配置即可开始使
转载 2024-09-27 15:20:22
73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配置多数据源二、创建数据源配置类三、使用多数据源四、多数据源配置的好处总结 前言在实际的应用开发中,常常需要同时连接多个数据库来满足不同业务需求。Spring Cloud提供了便捷的多数据源配置和使用方式,使得开发人员能够轻松地管理多个数据库连接。一、配置多数据源首先,在Spring Boot项目的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定义多个数据源,例如SQLite和PostgreSQL。以下是
转载 2024-06-21 19:31:30
970阅读
1. 概述        SpringCloud是一个服务治理平台, 提供了一些服务框架。 包含了: 服务注册,与发现、 配置中心、 消息中心 、 负载均衡、 数据监控等等。Sping Cloud 是 Spring 的一个顶级项目与 Spring Boot、 Spring Data 位于同一位置1.1 概念定义      &nb
pom.xml添加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
原创 2021-07-12 14:39:13
332阅读
因为项目中业务模式比较复杂,根据业务不同进行了分库处理,而后台一些操作会跨库处理,所以研究了下spring多数据源。百度了一波资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利用Spring的AbstractRoutingDataSource 来实现动态切换数据源。高亮警告,此方法目前仅适用于多数据源查询,因为跨库事务控制并未解决。期待有大神解决,并分享心得1.spring配置文件同时配置多个数据源,并交由Abstra
目录一、概述1.1、中间件1.2、数据库中间件1.3、为什么要用`Mycat`?二、Mycat 作用2.1、读写分离2.2、数据分片2.3、多数据源整合三、Mycat 实现原理3.1、安装启动3.1.1、安装3.1.2、配置文件3.1.3、启动3.1.4、登录 一、概述Mycat是数据库中间件。官网:http://www.mycat.io/1.1、中间件是一类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以便
转载 2023-08-17 22:47:11
286阅读
需求场景:若依框架的30张数据表 和 业务使用的数据表,同数据源,但分开的两个库,原生若依只支持主库的代码生成,故自己修改添加代码来实现若依多数据源的使用效果展示前端修改页面ruoyi-ui\src\views\tool\gen\importTable.vue el-form 中新增 el-form-item<el-form-item label="数据源"> <
转载 2023-12-25 10:15:14
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