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JSR107规范Java Caching定义了5个核心接口,分别是CachingProvider, CacheManager, Cache, Entry 和 Expiry。CachingProvider定义了创建、配置、获取、管理和控制多个CacheManager。一个应用可以在运行期访问多个CachingProvider。CacheManager定义了创建、配置、获取、管理和控制多个唯一命名
转载 2024-03-19 15:08:53
66阅读
(一)、Spring缓存抽象Spring从3.1开始定义了org.springframework.cache.Cache和org.springframework.cache.CacheManager接口来统一不同的缓存技术;并支持使用JCache(JSR-107)注解简化我们的开发。(二)、基础环境的搭建创建项目导入数据库文件/* Navicat MySQL Data Transfer Sour
文章目录1. 引入1.1 背景1.2 存储设备1.3 局部性原则1.4 CPU 缓存2. 缓存策略2.1 最优替换策略2.2 随机替换策略2.3 先进先出替换策略2.4 最少最近使用替换策略(LRU)2.5 近似LRU3. Spring boot缓存3.1 SimpleCache3.2 原理解读 1. 引入1.1 背景不管是CPU的缓存,还是业务系统中所使用的各种缓存策略和缓存中间件,使用缓存
范例 |LoadingCache<Key, Graph> graphs = CacheBuilder.newBuilder() | .maximumSize(1000) | .expireAfterWrite(10, TimeUnit.MINUTES) | .removalListener(MY_LISTENER) |
前言整合redis缓存 ~ 版本:1.5.12搭建redis服务器2、引入pom依赖,如何找这个依赖呢?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2.1.18.RELEASE/reference/html/ 改为 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1.5.12.RELEASE/reference/html/方法有点
转载 2024-07-02 14:40:48
32阅读
  SpringBoot 整合 Encache 实现数据的缓存,本次使用技术是基于 SpringBoot 整合 Spring JPA 进行测试。通过配置 spring.jpa.show-sql=true 显性的观察到是否实现了数据的缓存,从而验证是否整合成功。一、POM 文件  在 pom.xml 文件中添加 spring-boot-starter-cache 的坐标,使 SpringBoot
1.x 设置 @Bean@Primarypublic CacheManager cacheManager(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RedisCacheManager redisCacheManager = new RedisCacheManager(redisT
转载 2021-02-01 19:06:00
4053阅读
2评论
 目录:0、前言一、spring boot集成Redis1、添加依赖2、配置文件增加Redis配置3、使用4、总结:二、@Cacheable注解实现Redis缓存1、添加依赖2、配置文件中增加配置3、实现自定义缓存管理器4、使用:可以直接使用了,在UserServiceImpl中  其中,key如果不设置,会根据我们设置的生成器生成KEY,如果自己设置的话,有几种方式,下面介绍一下:&n
转载 2024-06-21 13:02:16
109阅读
springboot集成redis(缓存篇)一 前言知识追寻者(Inheriting the spirit of open source, Spreading technology knowledge;)pring为我们提供的缓存注解Spring Cache。Spring支持多种缓存技术:RedisCacheManager,EhCacheCacheManager、GuavaCacheManager
转载 2024-02-05 07:23:14
285阅读
文章目录十二、SpringBoot缓存1、概念<1>、JSR107<2>、SpringBoot缓存抽象2、Cache案例<1>、搭建适合的环境<2>、在数据库中创建表<3>、创建俩个带有几个私有属性的类,自动生成get、set方法<4>、整合MyBatis(1)、编写配置信息(2)、使用注解版的MyBatis(3)、编写接
「 Redis 」缓存过期策略及内存淘汰策略Redis的过期策略和内存淘汰机制有什么区别 架构师成长之路Redis 内存淘汰机制详解 架构师理解Redis的内存回收机制和过期淘汰策略 hoohack Redis 过期删除策略和内存淘汰策略有什么区别? xiaoLinCoding 文章目录「 Redis 」缓存过期策略及内存淘汰策略一、前言二、缓存过期策略惰性删除定期删除定时删除Redis 过期删除
转载 2023-11-06 22:59:45
189阅读
Redis的缓存过期策略通常有三种:一、定时过期每个设置过期时间的key都需要创建一个定时器,到过期时间就会立即清除。优点:该策略可以立即清除过期的数据,对内存很友好;缺点:若过期key很多,删除这些key会会占用大量的CPU资源去处理过期的数据,从而影响性能。二、 惰性过期只有当访问一个key时,才会判断该key是否已过期过期则清除。优点:该策略可以最大化地节省CPU资源:删除操作只发生在取出
redis缓存过期策略与内存淘汰机制redis缓存过期策略redis内存淘汰机制开启内存淘汰机制如何选择淘汰策略 redis缓存过期策略在设置了expire的key缓存过期了,但是服务器的内存还是被占用,不会被立即被释放,这是因为redis所基于的两种删除策略。(主动)定时删除 定时随机的检查过期的KEY,如果过期则清理删除,释放被占用的内存。(每秒检查的次数在redis.cof中的hz配置)(
转载 2023-07-28 10:53:42
125阅读
Redis缓存异常1. 缓存穿透2. 缓存击穿3. 缓存雪崩4. 缓存预热 1. 缓存穿透  当一个数据在数据库与缓存中都不存在,此时有大量的请求来访问该数据,会导致所有的请求都直接到达数据库,造成数据库系统崩溃。   解决方案   (1). 从数据库中未找到数据,就返回null,存储到缓存中,并对key设置较短的过期时间。   (2). 布隆过滤器【推荐】    它能非常快的判断出一个元素是否
转载 2024-06-04 10:41:24
69阅读
SpringBoot整合Redis在pom.xml文件中引入redis相关依赖<!--redi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
转载 2023-08-02 00:28:00
1190阅读
LeetCode104:LRU缓存机制_java实现(史上最通俗易懂)题目概述:运用你所掌握的数据结构,设计和实现一个 LRU (最近最少使用) 缓存机制。它应该支持以下操作:获取数据 get 和 写入数据 put 。获取数据 get(key) - 如果关键字 (key) 存在于缓存中,则获取关键字的值(总是正数),否则返回 -1。写入数据 put(key, value) - 如果关键字已经存在,
## 缓存过期是什么? 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频繁访问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情况。为了提高性能和效率,我们常常会使用缓存来存储中间结果,以减少对底层数据源的访问次数。然而,缓存的数据并不是永久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数据的更新,缓存数据可能会过期,需要重新计算或者从数据源中更新。 Python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处理缓存过期的问题,本文将会探讨其中的几种常见方法,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
原创 2024-01-29 04:13:36
179阅读
1. 缓存过期1.1 maxmemory+设置方式:在redis.conf中maxmemory 1024mb ##获取配置命令 config get maxmemory不设置的场景Redis的key是固定的,不会增加Redis作为DB使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不能淘汰,可以做集群,横向扩展缓存淘汰侧列:禁止驱逐(默认)设置的场景Redis 是作为缓存使用,不断增加keymaxmemory:默认为0
转载 2024-06-11 10:11:28
45阅读
redisredis(持久化原理 安全策略 过期删除&内存淘汰策略 性能压测 高可用 Redis Cluster)1. 持久化原理1.1 持久化流程(落盘)1.2 RDB详解1.2.1 概念1.2.2 触发&原理1.2.3 实现1.2.4 RDB总结1.3 AOF详解1.3.1 概念1.3.2 AOF 持久化的实现1.3.2 开启1.3.4 命令追加1.3.5 文件写入和同步(触
EhCache 的优缺点优点:快速,简单,多种缓存策略缓存数据有两级:内存和磁盘,因此无需担心容量问题缓存数据会在虚拟机重启的过程中写入磁盘可以通过RMI、可插入API等方式进行分布式缓存具有缓存缓存管理器的侦听接口支持多缓存管理器实例,以及一个实例的多个缓存区域提供Hibernate的缓存实现缺点:使用磁盘Cache的时候非常占用磁盘空间:这是因为DiskCache的算法简单,该算法简单也导致
转载 2023-10-16 12:09:24
35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