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一点时间系统的测试验证了在SpringBoot框架下使用SpringMVC和Spring WebFlux两种框架开发接口,对比了响应时间以及压测吞吐量的区别。WebFlux&SpringMVC如果对WebFlux还不了解的同学,那么你需要学习了解一下。实践证明,使用WebFlux开发接口能够大幅提升接口的吞吐量。相关参数:测试机器:Linux CentOS6.5 4核16GSpri
转载 2024-06-19 15:00:49
20阅读
在Spring Boot中几乎可以完全弃用xml配置文件,本文的主题是分析常用的注解。Spring最开始是为了解决EJB等大型企业框架对应用程序的侵入性,因此大量依靠配置文件来“非侵入式”得给POJO增加功能,然而,从Spring 3.x开始,Spring被外界最为诟病的一点就是配置繁多,号称“配置地狱”,各种xml文件,出了问题非常难排查。从Spring 4.x开始,Spring.io提供了三种
使用SpringBoot创建定时任务非常简单,只需在添加几个注解就可以实现定时任务。@Component @EnableScheduling //在启动类上注解也可以 public class TestJob { @Scheduled(cron = "0/10 * * * * ?") public void task1(){ System.out.println
1 引入资源  在该例子中使用SpringBoot默认的静态资源文件夹,我们将相关的js、css、bootstrap.css等文件放到resources\static文件夹中。   SpringBoot默认支持静态首页访问,该首页(index.html)必须在静态资源文件夹下,而SpringBoot推荐使用的模板引擎Thymeleaf只会对templates文件夹下的html文件进行解析,因此我们
转载 2024-04-18 11:54:12
28阅读
       在应用部署的时候,往往遇到需要发布到不同环境的情况,而每个环境的数据库信息、密钥信息等可能会存在差异。 环境文件目录(src/main/resources)://开发环境application-dev.properties//生产环境application-prod.properties//主文件application.proper
转载 2024-03-21 21:35:39
235阅读
https://github.com/allenai/bilm-tf/blob/master/bilm/training.py
转载 2022-08-08 09:03:19
62阅读
前言因为工作原因,需要在项目中集成dubbo,所以去查询dubbo相关文档,发现dubbo目前已经不更新了,所以把目光投向了dubbox,dubbox是当当网基于dubbo二次开发的一个项目,dubbox,因为公司项目中一个是基于spring mvc 3.0的,一个是基于spring boot的,而spring boot相对来说文档少一点,所以此文记录下spring boot下如何继承dubbox
目录1. 安装Camunda Platform社区版、Camunda Modeler2. SpringBoot集成Camunda Platform Webapps2.1 集成Mysql 启动Camunda管理平台,即提供Web管理界面,管理界面主要功能包括: Cockpit Tasklist Admin且管理平台和后续的流程应用ProcessApplication需依赖相同的RMDB, 关于Ca
最近无事学习一下,用springboot+dubbo+flume+kafka+storm+redis做了一个简单的scenic系统scenicweb:展现层,springboot+dubboscenicservice:业务层(向展现层提供数据),dubbo+redisscenic:数据统计,kafka+storm+redis统计数据服务器:2台  192.168.252.110genLog.sh(
转载 2024-06-06 13:22:05
56阅读
flowable 驳回欢迎大家学习交流,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我接下来会把flowable的所有的中国式API*都写出来,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程序员只要静下心来,其实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靠任何人都没有用,唯有靠自己。学习好一门技术,还是看看源代码,多在实际工作中用,如果想走捷径,想通过一本书或者一些视频想学好,那永远是痴心说梦。*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activiti的驳回方法,f...
原创 2021-12-22 09:50:31
5867阅读
1. 简述为什么要使用 RabbitMQ ?使用 RabbitMQ 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解耦:在复杂的系统中,不同的服务或组件之间往往需要通信和协作。RabbitMQ 作为消息队列,允许这些组件或服务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交互,而无需直接依赖对方。这样,系统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大大降低,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异步通信:RabbitMQ 支持异步通信模式,即发送方发送消息后无需等待接收方处理
转载 2024-10-07 12:35:18
268阅读
Spring Boot 的定时任务:第一种:把参数配置到.properties文件中:代码:package com.accord.task; import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import java.util.Dat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scheduling.annotation.Scheduled; import
下面这图是的们的讲解例图:两者的渲染差距;左边为GPU,右边为CPU。GPU具有高并行结构:高并行结构就是可以并行处理逻辑运算或者图形数据。(就相当于田径比赛,你跑你的,我跑我的,都是独立的,互不干扰)。先看右边CPU的图, 一个超大的Control(控制器)和一个超大的Cache(寄存器/缓冲区)。还有四个ALU( 逻辑运算单元);而左边的GPU的图, Control和Cache很小,但是有非常
 “内容归纳” 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之间的传输完成之前,阻塞型操作有: 1、上传数据的图形API调用; 2、显卡驱动程序中着色器编译;一、什么情况下使用:多线程渲染最适合于编译着色器或上传数据至显卡驱动器时CPU资源有限的应用程序。原因有2:主线程不会阻塞 从根本上说,一直到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内存之间的传输完成之前,上传数据的图形API调用一定会被阻塞。此外,在许多显卡驱动程序中着色器编译
在批评Python的讨论中,常常说起Python多线程是多么的难用。还有人对 global interpreter lock(也被亲切的称为“GIL”)指指点点,说它阻碍了Python的多线程程序同时运行。因此,如果你是从其他语言(比如C++或Java)转过来的话,Python线程模块并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去运行。必须要说明的是,我们还是可以用Python写出能并发或并行的代码,并且能带来性能的显著
cpu的处理计算机的核心为cpu,它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核心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量也在大幅度增长,大大的提升了cpu的性能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中所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就翻一翻过于密集的晶体管虽然提高了cpu的处理性能,但也带来了单个芯片发热过高和成本过高的问题但是近年来受限于材料技术的发展,芯片中晶体管的数量增长已经放缓也就是说,程序已经无法简单的依赖硬件的提升来提高运行速度多核cp
本文作者:geek,一个聪明好学的同事1. 简介开发中我们常用@Commpont,@Service,@Resource等注解或者配置xml去声明一个类,使其成为spring容器中的bean,以下我将用从源码角度看以AnnotationConfigApplicationContext为例看spring如何把带有注解的类生成spring中bean。2. 示例代码public class TestCon
转载 2024-06-25 10:54:40
57阅读
ClickHouse是一个开源的面向列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专为需要在大量数据上进行超低延迟分析查询的用例进行构建和优化。为了实现分析应用的最佳性能,通常会将表合并为一个过程,称为数据去规范化。通过扁平化表,可以最小化查询延迟,避免连接操作,但会增加增量ETL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通常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可以换取亚秒级的查询性能。然而,并非所有工作负载都适用于去规范化数据,特别是来自传统数据仓
转载 2024-06-03 20:51:25
0阅读
1、@SpringBootApplication 这个注解是Spring Boot最核心的注解,用在 Spring Boot的主类上,标识这是一个 Spring Boot 应用,用来开启 Spring Boot 的各项能力。实际上这个注解是@Configur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ComponentScan三个注解的组合。由于这些注解一般都是一起使用,所以S
转载 2024-01-26 07:15:36
97阅读
资源干货,第一时间送达!作者:link-web目录pytorchgpu并行训练1.单机并行训练1.1.torch.nn.DataParallel1.2.如何平衡DataParallel带来的显存使用不平衡的问题1.3.torch.nn.parallel.DistributedDataParallel2.gpu训练2.1.初始化2.1.1.初始化backend2.1.2.初始化init_
转载 2023-08-02 22:29:39
18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