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
1. 前言
2. 算法介绍-计数器法
3. 算法介绍-滑动窗口
4. 算法介绍-漏桶算法
5. 算法介绍-令牌桶算法
前言在一个高并发系统中对流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当巨大的流量直接请求到我们的服务器上没多久就可能造成接口不可用,不处理的话甚至会造成整个应用不可用。那么何为限流呢?顾名思义,限流就是限制流量
转载
2024-02-09 16:15:51
21阅读
对于某些特定的接口,为了防止数据碰撞等问题,可限制接口对同一IP在一段时间内的访问次数。
转载
2023-05-20 19:01:22
865阅读
阅读目录:1. 前言2. 算法介绍-计数器法3. 算法介绍-滑动窗口4. 算法介绍-漏桶算法5. 算法介绍-令牌桶算法前言在一个高并发系统中对流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当巨大的流量直接请求到我们的服务器上没多久就可能造成接口不可用,不处理的话甚至会造成整个应用不可用。那么何为限流呢?顾名思义,限流就是限制流量,就像你宽带包了1个G的流量,用完了就没了。通过限流,我们可以很好地控制系统的qps,从而达
转载
2024-05-29 10:48:48
88阅读
可用性和可靠性对于所有 web 应用程序和 API 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当系统流量突然增加时,会影响应用程序的服务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所有用户的服务中断。一种解决方案是为基础设施增加更多容量以适应用户增长,然而这不能确保不良行为者不会意外或故意影响其可用性。另一种方案是对请求进行限流,它可以使你的 API 更加可靠。限流用于控制网络上发送或接收的流量的速率。在 Spring Cloud Gatewa
转载
2023-12-15 11:42:42
147阅读
springboot系列文章目录 前言一、限流是什么?二、实现步骤1.pom引入相关库2.定义注解三、redis服务操作 3.1 application.yml配置redis本地服务信息 3.2 实现redis的增删查操作四、拦截器处理限流操作五、测试限流六、总结七、作者介绍 前言在开发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需求,需要对某
转载
2023-09-27 22:38:01
167阅读
今天来聊聊在SpringBoot项目中如何对接口进行限流,有哪些常见的限流算法,如何优雅的进行限流。首先就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需要对接口进行限流?为什么要进行限流?因为互联网系统通常都要面对大并发大流量的请求,在突发情况下(最常见的场景就是秒杀、抢购),瞬时大流量会直接将系统打垮,无法对外提供服务。那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限流,当请求达到一定的并发数或速率,就进行等待、排队、降
转载
2023-09-18 11:42:26
172阅读
在一个高并发系统中对流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当巨大的流量直接请求到我们的服务器上没多久就可能造成接口不可用,不处理的话甚至会造成整个应用不可用。那么何为限流呢?顾名思义,限流就是限制流量,就像你宽带包了1个G的流量,用完了就没了。通过限流,我们可以很好地控制系统的qps,从而达到保护系统的目的。本篇文章将会介绍一下常用的限流算法以及他们各自的特点。计数器法计数器法是限流算法里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实现的
一、概述限流的方式可基于客户端的访问 IP 进行限流,也可以对访问接口的频率进行限流。主要的实现思路是通过在 Redis 中设置 key 的过期时间以及该接口对应的访问次数,若大于访问次数,则不允许再访问接口,可对页面进行重定向或给出提示信息,本文则简单地实现核心的逻辑。 项目结构如下图所示:二、实现过程2.1 项目依赖<properties>
<java.ve
转载
2023-10-28 17:06:49
47阅读
一般的登录权限框架有spring security和shiro两种,但是如果只是单单实现一个登录功能,没有更多的权限交互,引入沉重的框架来处理反而会出现很多问题或者加重程序的处理效率,所以,用自定义的token来实现登录功能在一些小开发中也可以使用到.首先推荐大家一款非常实用的工具包—hutool,这个工具包整合了很多细节方法,平时开发中利用这个包可以实现很多之前觉得非常复杂的业务,在本案例中,我
转载
2023-12-21 11:40:15
180阅读
SpringBoot限流拦截器(结合业务)背景从网络安全和系统稳定性来看,限流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些网关,可以帮我们完成限流熔断。但是,在某些场景,当与实际业务相结合时,网关的限流也就不那么方便了。1.目的1.解决业务和限流合并的情况。 如,同一个接口,每个用户,在一段时间(10秒)内只能请求几次(4次)。 2.并且可以快速的调整这个限制的频率(动态修改)SpringBootRedis2.配置关系
转载
2023-07-13 15:51:21
102阅读
# 使用Lua实现Spring Boot中的限流
在微服务架构中,流量的控制是保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限流机制可以有效防止短期内突然的流量高峰对系统的冲击。本文将探讨如何在Spring Boot应用中,用Lua进行限流,结合Nginx的能力来实现高效、简单的限流。
## 1. 什么是限流
限流就是对请求数量进行控制,以避免系统过载。常用的限流策略包括:
- **请求频率限制**:用户在一
原创
2024-10-10 05:01:30
48阅读
# 如何在 Spring Boot 中实现 Lua 限流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逐步推广,限流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限流能够有效控制系统的请求量,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使用 Lua 脚本来实现 Spring Boot 的限流功能。
## 整体流程
在开始实现之前,我们首先梳理一下实现流程。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原创
2024-09-24 05:39:00
46阅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实现5种限流算法及7种限流方式,文中通过示例代码介绍的非常详细,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需要的朋友们下面随着小编来一起学习学习吧−目录前言1. 限流2. 固定窗口算法2.1. 代码实现3. 滑动窗口算法3.1. 代码实现4. 滑动日志算法4.1. 代码实现
5. 漏桶算法 6. 令牌桶算法6.1. 代码实现6.2. 思考7. Redis 分布式限流7.1.
# Spring Boot 配置限流
在微服务架构中,限流是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用于防止系统因负载过重而崩溃。Spring Boot 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限流功能,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在 Spring Boot 应用中配置限流,并给出相关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限流?
限流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请求的数量进行控制,以防止系统超负荷运行。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请求的来源(例如 IP 地址)、请求的类
原创
2024-10-28 04:04:12
122阅读
# Spring Boot 限流 Guava实现
## 引言
在高并发的系统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请求进行限流处理。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pring Boot和Guava实现请求限流功能。
## 限流流程
下面是实现请求限流的基本流程:
```mermaid
journey
title 限流流程
section 定义规则
section 判断请求是
原创
2023-08-18 05:16:08
246阅读
Sentinel是阿里巴巴开源的限流器熔断器,并且带有可视化操作界面。在日常开发中,限流功能时常被使用,用于对某些接口进行限流熔断,譬如限制单位时间内接口访问次数;或者按照某种规则进行限流,如限制ip的单位时间访问次数等。之前我们已经讲过接口限流的工具类ratelimter可以实现令牌桶的限流,很明显sentinel的功能更为全面和完善。一、sentinel简介https://github.com
原创
2021-05-06 10:17:21
245阅读
目录1、简介2、路由维度限流3、API维度限流4、综合使用 《SpringCloudAlibaba+Nacos整合Gateway网关》《Spring Cloud Gateway过滤器(GatewayFilter)工厂》《Spring Cloud Gateway内置各类型Predicate(断言)使用说明》1、简介网关是所有请求的公共入口,所以可以在网关进行限流,而且限流的方式也很多,通过Sent
转载
2024-04-03 13:35:32
97阅读
Sentinel实现接口限流一、Sentinel 简介Sentinel的官方解释:分布式系统的流量防卫兵。从名字上来看,很容易就能猜到它是用来作服务稳定性保障的。对于服务稳定性保障组件,如果熟悉Spring Cloud的用户,第一反应应该就是Hystrix。但是比较可惜的是Netflix已经宣布对Hystrix停止更新。那么,在未来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除了Spring Cloud官方推荐的r
转载
2024-04-12 13:08:50
60阅读
点击上方“Java精选”,选择“设为星标”别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下方有惊喜,留言必回,有问必答!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在这之前对redis一无所知,做的过程都是参考...
转载
2022-04-30 18:34:39
272阅读
常见的限流工具有,guava限流和hystrix限流。他们的区别是,guava是服务的提供方防止自身因为请求过多崩溃而限流。hystrix是服务调用方防止后端业务响应异常,造成自身雪崩效应,进行熔断和降级处理。guava提供了令牌桶算法来实现限流,有没有发现redis也有一个令牌桶算法1、pom文件添加依赖<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
转载
2024-01-08 12:43:14
7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