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层园区网架构科普
在现代的网络架构中,四层园区网架构是一种常见的组织方式。它将网络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有不同的功能和责任。这种架构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网络,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四层园区网架构的四个层级
1. **核心层(Core Layer)**: 核心层是整个网络的中心,负责处理数据的传输和路由。在这一层级中,通常会使用高速交换机来实现数据
原创
2024-07-07 04:05:01
51阅读
一、园区网简介局域网的分类:园区网:目的:让各种终端能访问互联网结构:一般是纵向南北发展从接入-汇聚-核心-防火墙(有路由功能)-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目的:让各种服务器提供服务内部结构:是内部服务器之间的流向,是横向东西型二、园区网典型架构遵循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一般是树型结构 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园区网接入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多端口的特点,做接入安全设置,一般采用
转载
2023-09-04 22:04:02
101阅读
一、园区网简介 局域网的分类: 园区网: 目的:让各种终端能访问互联网 结构:一般是纵向南北发展从接入-汇聚-核心-防火墙(有路由功能)-互联网 数据中心网: 目的:让各种服务器提供服务 内部结构:是内部服务器之间的流向,是横向东西型 二、园区网典型架构 遵循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一般是树型结构 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园区网接入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多端口的特点,做接
一、园区网定义 相对于广域网与纵向网,园区网通常是指大学的校园网或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 。二、园区网的构造 园区网一般细分为三类网:内网、外网、设备网。 1、内网为企业、单位内部局域的办公网以及业务网,目的是安全隔离,保证信息高速传递 2、外网是用于上各个网站,要素是下载快,行为可控制 3、设备网一
转载
2023-05-26 14:37:51
1233阅读
# 如何实现园区网架构的三层模型
在现代网络建设中,园区网架构的三层模型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基准。这个模型通常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介绍如何实现这一模型,涵盖整个流程,并逐步解释每一步所需的代码。
## 一、理解三层模型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快速了解一下三层模型的组成:
- **接入层**:负责与终端用户的连接,例如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无线接入点等设备。
-
原创
2024-10-08 04:19:17
83阅读
# 描述园区网架构:新手指南
在现代企业中,园区网架构是一种关键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高效支持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对于刚入行的小白而言,理解和实现一个园区网架构可能带来一定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你分享实现园区网架构的完整流程,并通过示例代码帮助你深入理解每一部分。
## 一、实现园区网架构的步骤
首先,我们将整个实现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8-18 03:36:51
67阅读
从旧时代一路走来的传统园区网络架构背负了过多的历史包袱,这些包袱在当时的技术发展背景、网络客观状况以及工程师对网络的理解的环境中,都是不得不支付的代价。今天,随着开放网络架构在云网络中的概念验证、规模部署和蓬勃发展,支撑技术与产品已经完全具备了帮助园区网络甩掉这些历史包袱的条件。因此,基于开放网络架构建设云化园区网络时所坚持的唯一原则就是:极简。接下来,我们从若干个方面看看这些极简的建设思路,以及
转载
2023-11-28 15:33:26
38阅读
典型架构拓扑•一个典型的园区数据网络由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构成,通常会采用多层架构,包括:接入层、汇聚层、核心层和出口层。,接入层接入层是网络组网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其主要任务是连接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手机、打印机等)到网络,并提供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接入层通常部署在每个楼层、每个办公室或每个用户区域,以提供本地网络的连接。接入层的特点和功能包括:用户接入:接入层提供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接口
第一章 ----- 小型企业园区通信网络项目设计 项目涉IP及接口设计:设备接口IP 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R1Fa0/0192.168.20.33255.255.255.224不适用Fa0/1参见接口配置表255.255.255.0不适用S0/0209.165.200.241255.255.255.248不适用ISPFa0/0209.165.201.17255.2
转载
2024-09-18 18:41:02
139阅读
关键技术:(1)VLAN技术 (2)WLAN技术 (3)多生成树MSTP(4)端口聚合技术(5)动态地址分配DHCP(6)动态路由RIP (7)NAT技术[Easy IP] (8)远程登陆Telnet (9)DNS技术 (10)策略路由[traffic-filter]项目简单介绍完成一个简单园区网的搭建,具备访客中心,有三个部门,远程登录控制,DNS服务器等,拓朴图如下:项目背景某公司因业务发展需
转载
2023-08-13 19:11:22
219阅读
关键技术: (1)VLAN技术 (2)WLAN技术 (3)多生成树MSTP(4)端口聚合技术(5)动态地址分配DHCP (6)动态路由RIP (7)NAT技术[Easy IP] (8)远程登陆Telnet (9)DNS技术 (10)策略路由[traffic-filter]项目简单介绍 完成一个简单园区网的搭建,具备访客中心,有三个部门,远程登录控制,DNS服务器等,拓朴图如下:项目背景 某公司因业
转载
2023-12-05 15:13:01
97阅读
局域网:覆盖局部区域的计算机网络 园区网:通常是指大学的校园网及企业的内部网。主要特征是路由结构完全由一个机构来管理。园区网主要由计算机、路由器、三层交换机组成。但是很多时候,园区网的使用效率不高,尤其是关键业务得不到保证 广域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远程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楼宇局域网是按照不同楼层或不同部门分段园区局域网多个楼宇连接在一起中型局域网二层网络架构无线局域网
转载
2023-09-22 15:29:45
239阅读
# 实现 DCP IP 四层子网架构指南
## 引言
在现代网络架构中,D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和子网划分是提升网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四层子网架构中,它允许你高效地管理 IP 地址,控制流量,并优化资源使用。这篇文章旨在帮助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理解和实现 DCP IP 四层子网架构。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实现 DCP IP 四层子网架构的整体流程。以下表格展示
园区网络架构笔记园区网架构园区网设计总体流程需求调研客户网络环境:明确是改造还是新建客户网络业务:需要部署的业务以及特效现网的痛点:对网络的期待 网络速度:是否拥塞 网络质量:是否中断或者不稳定 网络规模:课接入用户的数量 网络能力:有线接入,无线接入,远程接入 网络安全:内部安全,终端安全,外部安全客户需求:确定网络的建设需求与目的 确定网络的规模,用户规模,3-5年的增长态势 园区的地理分布
转载
2024-01-05 22:24:42
74阅读
园区网架构和应用技术一、园区网络1、园区网络的划分大型园区网络:终端设备>2000;网元(网络设备)数量>100。中型园区网络:2000>终端设备;网元数量>25。大型园区网络:终端设备>200;网元数量<25。2、常见的行业园区网企业园区网络校园网络政务园区网络商业园区网络3、分层网络设计平面网络 分层网络 4、园区网络构架①接入层:终端设备的接入 网络设备:
转载
2023-12-13 14:56:23
182阅读
一、园区网的简介 园区网: 目的:让各种终端能访问互联网 结构: 接入-汇聚-核心-防火墙-互联网 数据中心网 目的:让各种服务器提供服务 内部结构:是内部服务器之间的流向,是横向东西型
二、园区网典型架构 遵循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一般是树型结构 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园区网接入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和多端口的特点,做接入安设 置,一般采用二层交换机 汇聚层:数据汇聚或交换的功能,可
转载
2023-08-10 10:56:06
486阅读
在现代企业环境中,园区网架构是支撑信息传递、业务运营和系统集成的基础。为了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和扩展性,了解“常规园区网架构怎么划分”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整理过程。
### 问题背景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园区网的架构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常见的园区网架构通常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作用。对于大多数IT技术人员而言,如何有效划分这些层次以满足业务需求,是一个始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项目:小型园区网RIP配置目 录1实验目的 32实验内容 42.1总拓扑图2.2二层交换机配置2.2.1 S22的配置:2.2.2 S33的配置:52.2.3 S44的配置:62.2.4 S55的配置:62.2.5 S11的配置:62.3三层交换机配置2.3.1 S1的配置:2.3.2 S2的配置:102.4路由器配置3网络系统测试 143.1显示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的路由表
一、园区网简介 1.1局域网的分类: 1.1.1园区网: 目的:让各种终端能访问互联网结构:一般是纵向南北发展从接入-汇聚-核心-防火墙(有路由功能)-互联网1.1.2数据中心网: 目的:让各种服务器提供服务内部结构:是内部服务器之间的流向,是横向东西型二、园区网典型架构 2.1 园区网结构 遵循层次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一般是树型结构 接入层:为终端用户提供园区网接入功能,接入层交换机具有低成本
转载
2023-09-10 11:19:34
78阅读
日常前言四月份花了一大部分时间去深入代码,把我们的双摄虚化流程解析了一遍。然后为了给组内分享,又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去做总结,画思维导图、作流程图等等,这其中学到了挺多东西的,尤其是对高通 Camera HAL 层的数据流部分,Camera Post Process 的前后节点都有了一个比较大概的了解,在跟踪数据流的时候没那么头晕了。还有,总结、分享知识的时候,作图真的非常重要,一份填满大量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