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载硬盘:mount /dev/vdb1 /data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硬件,在Linux重启后这些挂载信息会丢失,因此对应磁盘这类硬件,需要配置自动挂载来保证系统重启时进行自动挂载自动挂载信息保存在文件/etc/fstab文件中查看该文件的数据:root@localhost dev]# cat /etc/fstab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亲测】Windows共享文件夹(CIFS)挂载到linux,开机自动挂载1、项目背景因为项目上需要使用到文件共享访问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考证;最终选择了CIFS协议(samba)作文文件共享的载体;其实也是考虑过NFS及ISCSI的,但是最终都还是放弃了;因为NFS是无状态的协议,个人觉得不可靠。ISCSI属于块存储,不建议用于文件存储及共享。2、准备工作以下使用CENTOS6.9作为本次实验的
  Linux下通过samb服务器手动和自动挂载 samba是一个工具套件,在Unix上实现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或者称之为NETBIOS/LanManager协议。 SAMBA 最初发展的主要目就是要用来沟通Windows 与 Unix Like 这两个不同的作业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让同样的一份数据放置在不同的
Debian8.1安装配置完成并成功与window共享文件后,系统重启后再次访问时出现如下问题(图)的解决方法手动重启sambasudo /etc/init.d/samba start从window端访问成功,所以以一本人现在的认知决定手动写一个脚本开机自动启动samba服务器。一,如何添加这一个开机自动运行脚本呢?1.脚本内容#!/bin/bash ### BEGIN INIT INFO # P
一、Samba使用的是smb协议 由于操作系统的多样化,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了smb【服务信息块】-->改进成cifs Smb 服务器/客户端架构 Tcp udp 137 138 139 445端口 Smbd服务139端口tcp  资源共享【连接控制】 Nmbd服务 137 138端口udp  宣告资源 二、Samba的安全级别: 1、share
原创 2012-09-17 23:43:19
417阅读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为当前主机添加了一块20GB的硬盘并分成了两个分区,分别为/dev/sdb1和/dev/sdb2,并将这两个分区分别挂载到/data1和/data2目录下。在成功挂载之后,我重启了主机。重启之后发现/dev/sdb1和/dev/sdb2并没有挂载到/data1和/data2下,需要手动再执行挂载。所以,使用mount的挂载操作只在当前当次有效,当系统重启或者再次开机后必须再次执
在给系统新增了磁盘以后,如果重启系统我们会发现找不到存储了;但是使用fdisk -l可以看到存储空间,说明存储还在。那是因为使用mount命令手动挂载,还没执行自动挂载。这是因为关机后,挂载已经自动卸载掉了。我们当然可以手动再次将其挂载,但如果每次重启都需要这样手动操作会很不方便;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自动挂载,这样系统每次开机的时候就可以自动将磁盘挂载上去了。    自动挂载可以有
  Samba最先在Linux和Windows两个平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哈,正是由于Samba的出现,我们可以在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之间互相通信,比如拷贝文件、实现不同操作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等等,我们可以将其架设成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文件服务器,也可以将其架设成打印服务器提供本地和远程联机打印,甚至我们可以使用samba Server完全取代NT/2K/2K3中的域控制器,
原创 2012-09-18 20:50:19
1121阅读
 1.实验目的:做一个磁盘分区开机自动挂载        2.实验要求:利用虚拟机wm虚拟机为已有操作系统添加了一块10G的新硬盘。设备名为/etc/sdb,需要将此磁盘分三个区分别为3G。      第一个分区作为linux常用的ext3格式,并挂
SAMBA 最初发展的主要目就是要用来沟通Windows 与 Unix Like 这两个不同的作业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让同样的一份数据放置在不同的地方,而且也可以透过这样的一个档案系统上Linux 与 Windows 的档案传输变得更为简单!也就是说,可以透过『网络上的芳邻』来进行Linux 与 Windows 档案的传输。   smb协议:服务信息块 Server Messag
原创 2012-09-19 12:06:06
5648阅读
2点赞
2评论
要求: 1、在server0服务器上安装配置samba,工作组为STAFF,共享目录/smb1, 共享名smb1,仅允许192.168.100.0/24网段中的主机访问。samba用户user1可以读取,密码为Ynyd1234; 并且在desktop0服务器自动挂载到/mnt/smb1目录下。 2、
转载 2017-12-14 21:47:00
234阅读
2评论
一:samba自动挂载的实现 Samba的概述 1.1:SMB协议 它是Microsoft和Intel在1987年开发的,该协议可以用在TCP/IP之上,也可以用在其他网络协议(如IPX和NetBEUI)之上。通过SMB协议,客户端 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读、写服务器上的文件,以及对服务器程序提出服务请求。此外通过SMB协议,应用程序还可以访问远程服务器端的文件和打印机等资源 。
原创 2012-09-16 17:02:52
977阅读
Samba和nfs的自动挂载 Samba简介 Samba是在Linux和UNIX系统上实现SMB协议的一个免费软件,由服务器及客户端程序构成。、Samba使用的是smb协议 Samba是一个工具套件,在Unix上实现SMB(Server Message Block)协议,或者称之为NETBIOS/LanManager协议。SMB协议通常是被windows系列用来实现磁盘和打印机共享。需要注意
原创 2012-09-19 11:44:04
731阅读
资源共享 1.ftp (ftp协议) 2.samba (smb协议) 3.nfs   Samba 配置: 1.[root@localhost Server]# ll samba* -r--r--r-- 55 root root 17197883 2008-12-16 samba-3.0.33-3.7.el5.i386.rpm //实现服务器
原创 2012-09-19 21:28:15
732阅读
Samba使用的是smb协议 由于操作系统的多样化,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了smb【服务信息块】-->改进成cifs Smb 服务器/客户端架构 Tcp udp 137 138 139 445端口 Smbd服务139端口tcp  资源共享【连接控制】 Nmbd服务 137 138端口udp  宣告资源   Samba的安全级别: 1、share
原创 2012-10-11 00:21:55
476阅读
 samba案例配置 1、安装samba服务, rpm安装所需包:perl-Convert-ASN1(依赖包)、samba(服务进程)、samba-common(配置文件),samba-client(smb-client客户端)。 2、小案例配置 要求:   a、samb使用user安全级别,创建三个共享目录,/home/samba,/tmp/use
原创 2013-01-06 20:31:22
2619阅读
1点赞
1评论
一:samba自动挂载的实现 Samba的概述 1.1:SMB协议 它是Microsoft和Intel在1987年开发的,该协议可以用在TCP/IP之上,也可以用在其他网络协议(如IPX和NetBEUI)之上。通过SMB协议,客户端 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读、写服务器上的文件,以及对服务器程序提出服务请求。此外通过SMB协议,应用程序还可以访问远程服务器端的文件和打印机等资源 。
nfs
原创 2012-09-18 17:34:11
523阅读
一、Samba使用的是smb协议 由于操作系统的多样化,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出现了smb【服务信息块】-->改进成cifs Smb 服务器/客户端架构 Tcp udp 137 138 139 445端口 Smbd服务139端口tcp  资源共享【连接控制】 Nmbd服务 137 138端口udp  宣告资源 二、Samba的安全级别: 1、share
原创 2012-09-18 18:47:04
989阅读
samba案例配置1、安装samba服务,rpm安装所需包:perl-Convert-ASN1(依赖包)、samba(服务进程)、samba-common(配置文件),samba-client(smb-client客户端)。2、小案例配置要求:  a、samb使用user安全级别,创建三个共享目录,/home/samba,/tmp/user1,/tmp/user2;  b、/h
转载 精选 2014-01-24 14:50:20
829阅读
如果你已经厌倦了每次重启 Linux 就得重新挂载 Windows 共享,读读这个让共享永久挂载的简单方法。在 Linux 上和一个 Windows 网络进行交互从来就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想想多少企业正在采用 Linux,需要在这两个平台上彼此协作。幸运的是,有了一些工具的帮助,你可以轻松地将 Windows 网络驱动器映射到一台 Linux 机器上,甚至可以确保在重启 Linux 机器之后共享还在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