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ba简介1 samba 简介早期的Unix系统中通过NFS让所有的Unix系统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微软推出了SMB(server message block)通信协议让系统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由于Windows的SMB未公开,所以Unix与Windows 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基本只能通过FTP来实现,FTP尽管好用,带也有些不足,无法直接修改主机上面的档案数据,只能下载之后进行修改,如果
Metasploit学习: Samba服务 usermap_script安全漏洞利用1、username_script 是什么- Samba协议的一个漏洞CVE-2007-2447,用户名映射脚本命令执行 - 影响Samba的3.0.20到3.0.25rc3 版本 - 当使用非默认的用户名映射脚本配置选项时产生 - 通过指定一个包含shell元字符的用户名,攻击者能够执行任意命令2、如何利用1、使
Samba简介:Samba实现的是Linux和Windows之间的一种共享,为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架起了一座桥梁,使Linux系统和Windows系统之间能够实现互相通信,共享文件系统、打印机及其他资源。实验环境: 基本配置[root@lhh ~]# yum install samba -y # s
原文:http://soft.chinabyte.com/os/490/12542990.shtml1、Linux里查看所有用户  (1)在终端里.其实只需要查看 /etc/passwd文件就行了.  (2)看第三个参数:500以上的,就是后面建的用户了.其它则为系统的用户.  或者用cat /etc/passwd |cut -f 1 -d :  2、用户管理命令  useradd 注:添加用户 
转载 精选 2014-07-10 15:03:20
4191阅读
groups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内成员 groups gliethttp 查看gliethttp用户所在的,以及内成员 whoami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名  cat /etc/group    或者vi /etc/group 查看所以 /etc/group文件包含所有 /etc/shadow和/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创建用户组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选项有:-g GID 指定新用户组标识号(...
原创 2021-08-06 16:33:12
6296阅读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创建用户组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选项有:-g GID 指定新用户组标识号(...
原创 2022-03-02 16:04:15
5673阅读
转自:http://blog.csdn.net/linglongwunv/article/details/5213337需求1:有一个共享目录为rule,里面放公司的规章制度,所有用户都可以查看,但是不能修改解决方法:在smb.conf里配置read only = yes,具体示例如下:[rule]path = /var/samba/ruleread only = yespublic &
转载 精选 2014-08-04 16:18:05
9744阅读
Linux 是一种开源操作系统,其用户权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 Linux 中,可以通过创建用户用户组来实现对不同用户的权限控制和管理。本文将详细介绍在 Linux 系统中如何创建用户用户组。 在 Linux 中,要创建用户,可以使用 `useradd` 命令。例如,要创建一个名为 `testuser` 的新用户,可以运行以下命令: ``` sudo useradd testuse
原创 2024-03-01 10:50:13
141阅读
在Kubernetes(K8S)中,创建用户用户组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因为它决定了谁有权限访问集群中的资源。本文将介绍如何在K8S中创建用户用户组的流程,并提供代码示例,帮助刚入行的小白理解和实践这一操作。 流程概览: 下面是创建用户用户组的大致步骤。每个步骤后面会有具体的代码示例和注释,以便更好地理解。 | 步骤 | 描述 | | ---- | ---------
原创 2024-05-16 11:17:36
130阅读
原文:  在centos中增加用户使用adduser命令而创建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这个是不是非常的方便呀,其实复杂点的就是用户权限的命令了,下面来给各位介绍一下吧。 1、建用户:adduser phpq                     &nb
转载 2023-12-02 22:19:10
224阅读
Linux用户用户组创建groupadd[选项]group_name-gGID:指定GID:默认是上一个的GID+1-r:创建系统,系统的GID:1-999(centos7)groupmod命令,修改组的属性-gGID:修改GIDgroupmod-g2000group1把group1的GID改到2000-nnew_name:修改组名groupmod-ngroup2gorup1groupde
原创 2020-04-13 07:45:49
2335阅读
在Linux系统中,用户用户组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Linux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用户组,通过合理的用户用户组管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首先,我们来看如何在Linux系统中创建用户。使用Linux系统中的useradd命令可以创建一个新用户。例如,要创建一个名为johndoe的用户,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 sudo useradd johndoe ``` 这将在
原创 2024-03-06 10:42:47
149阅读
题:创建用户帐户 创建下列用户,和的成员关系: 一个名为 adminuser 的一个名为 natasha 的用户,其属于 adminuser ,这个是该用户的从属 一个名为 harry 的用户,属于 adminuser ,这个是该用户的从属 一个名为 sarah 的用户,其在系统中没
转载 2019-04-08 16:57:00
301阅读
2评论
1.   挂载系统光盘并安装samba要安装samba服务需要从rpm软件包安装,rpm安装包一般放在系统光盘中的Packages目录中,我们首先用mount命令看一下是否挂载了光盘到系统中如果没有挂载,将光盘手动挂载到系统的mnt目录下查看光盘已经被挂载在Packages目录下找到samba服务的软件包并安装安装samba-3.5.10-125.el6.i686.r
首先这个user系统里面必须有,没有的话先使用useradd user增加 以root身份登陆,执行:   # passwd 用户名 (修改密码)   # useradd 用户名 (添加用户) 实验步骤: 1、安装有关Samba的RPM包(sambasamba-common、samba-client) 2、创建Samba用户 3、修改配置文件 4、重启samba服务 5、设置目录访问权限
转载 2024-09-22 10:11:16
170阅读
在Linux操作系统中,用户用户组是管理文件和目录权限的重要概念。用户组是一用户的集合,可以方便地管理用户的权限。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命令来创建用户组。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root用户登录到Linux系统中。接着,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创建用户组: ```bash sudo groupadd group_name ``` 其中,group_name是要创建用户组的名称。例
原创 2024-03-12 10:55:07
90阅读
在Linux系统中,创建用户组是管理用户权限和组织用户的重要操作。一个用户组可以包含多个用户,使得管理员可以方便地对多个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在Linux中,使用命令行可以轻松地创建用户组,并添加用户用户组中。 要创建用户组,可以使用`groupadd`命令。例如,要创建一个名为`team`的用户组,只需要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 sudo groupadd team ``` 这条命令将创建
原创 2024-03-06 13:46:26
135阅读
linux如何查看所有的用户信息cat /etc/passwd查看所有用户信息第一列:用户名第二列:密码位第三列:UID 用户ID =>500 普通用户第四列:GID 初始ID第五列:用户说明第六列:家目录第七列:用户登录之后的权限linux如何查看所有的用户组信息cat /etc/group查看所有用户组信息名:密码位:ID:中附加用户常用创建用户组用户的命令在创建用户的时候先
前些时间了解了下OpenLDAP( [url]http://waringid.blog.51cto.com/65148/79517[/url] ),加上近段时间公司对Exchange邮件服务器作了一些规范要求,需要统一各地区(香港,无锡,江西,清远)的邮件显示名.(各地区有不同的邮件服务器,通过Microsoft的MIIS实现所有的联系人同步),初步估算了下要修改的用户差不多有800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