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这一年来读了读有关国外大牛和先辈相关的书,最近自己也在做项目架构.见一些同行的言论,有些感触有赞同的地方也有不赞同的地方,这里谈谈自己的架构观.1.架构不是为了玩技术 很多人在玩技术技巧,但架构这东西非作秀,然而一些人在这么干,架构的审核标准第一条:便捷、易维护、适合于需求不断调整业务场景.  
一、Why Architecture? 系统的架构设计相当于造房子的设计图纸,规定了房子的形状、地基的深度、各种排水系统等等问题。当设计图纸完成,正式交付给施工队后,要么这是一次可靠的设计,要么完全无法满足,最终需要减配设计乃至砍掉项目。 图1 软件架构作用 软件架构设计就和这个过程极其相似,软件架 ...
转载
2021-06-07 00:26:00
1134阅读
2评论
参考: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9/software-architecture.html 1. 什么是分层架构分层架构是一种很常见的架构模式,它也叫N层架构。这种架构是大多数Jave EE应用的实际标准,因此很多的架构师,设计师,还有程序员都知道它。许多传统IT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分层模式十分的相似。所以它很自然的成为大多数应用的架构模式。2. 模
转载
2023-09-25 12:17:34
170阅读
◇ 基于调查问卷或检查表的评估方式 CMU/SEI的软件风险评估过程采用了这一方式。 调查问卷是一系列可以应用到各种体系结构评估的相关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涉及到体系结构的设计决策;有些问题涉及到体系结构的文档,有的问题针对体系结构描述本身的细节问题。 检查表中也包含一系列比调查问卷更细节和
当您的软件系统或产品包含许多与外部实体的集成点时,微内核体系结构模式将非常有用。最重要的是,您将无法准确判断出将来将哪些实体集成到您的系统中。可以将微内核架构模式识别为基于插件的模式。。也称为插件架构模式,它由两个主要组件组成,即核心系统和插件组件。
微内核架构模式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核心系统包含运行系统所需的最少
转载
2023-08-15 13:35:24
197阅读
微内核软件架构是一种现代化的软件设计理念,它通过将核心功能与外部服务进行解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维护和可扩展。微内核架构强调在微小的内核中只保留必要的功能,其余的功能通过插件的方式进行实现。这一过程中,所有的组件和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测试与部署,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用性。
### 背景描述
想象一下以下的开发流程【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
微内核是提供操作系统内核基本核心功能功能的操作系统版本。简单的说就是只提供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比如任务调度,ipc,还有一些基本的内存管理。而其他的功能都是作为服务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比如网络协议栈lwip,或者文件系统等等。这些服务是在操作系统之上的服务,所以只用和系统进行交互就可以了。当应用了微内核开发之后,可以为嵌入式开发带来那些好处呢?一般做嵌入式开发都是在自己造轮子,这个轮子是圆的,还是
转载
2023-11-29 15:57:49
49阅读
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也被称为插件化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向功能进行拆分的可扩展性架构。微内核架构最大的优势是允许第三方开发者添加额外的插件化应用,前提是该插件应用需要遵从下文所述的开发规范。采用微内核架构的软件随处可见,如IDE软件Eclipse、VsCode、企业ERP软件,这类软件自身具备丰富功能,同时支持第三方应
转载
2023-07-16 19:40:55
184阅读
LINUX系统的成功自然有的动机和机遇在其中,但说实话我从没感受到它内核设计上的美.第一代微内核微内核的概念是由Richard Rashid在卡内基梅隆(Carnegie-Mellon)大学开发Mach操作系统时提出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消息传送(message passing)机制的最小内核,以便在此基础上建造对其它操作系统的模拟层来模拟其它操作系统的特性。以Mach微内核为例,该微内核提供了进
分层模式是最通用的架构,它也叫N层架构模式。这种架构是大多数Java EE 应用的实际标准,因此很多架构师、设计师,还有程序员都知道它。这种架构模式非常适合传统的IT通信和组织结构,很自然地成为大部分应用的第一架构的选择。
转载
2023-05-19 19:11:33
170阅读
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各层的作用
1:
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非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库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
转载
2023-07-10 20:24:58
240阅读
微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又称为"插件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指的是软件的内核相对较小,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通过插件实现。内核(core)通常只包含系统运行的最小功能。插件则是互相独立的,插件之间的通信,应该减少到最低,避免出现互相依赖的问题。微核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插件系统”——模块高度独立,可移植★ 适应:运行时多模块协作系统 —
转载
2023-11-23 12:40:50
104阅读
微内核架构模式(有时被称为插件架构模式)是实现基于产品应用程序的一种自然模式。基于产品的应用程序是已经打包好并且拥有不同版本,可作为第三方插件下载的。然后,很多公司也在开发、发布自己内部商业应用像有版本号、说明及可加载插件式的应用软件(这也是这种模式的特征)。微内核系统可让用户添加额外的应用如插件,到核心应用,继而提供了可扩展性和功能分离的用法。模式说明&
转载
2023-10-17 21:26:40
95阅读
零几年最早接触编程时,写的课程设计就是MVC架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分层架构。一、分层概念分层是一种常见的根据系统中的角色/职责拆分和组织代码单元的常规实践。注:本文说的不单指后端架构,而是整个软件的分层架构,包含前端、后端、数据库。在一个分层系统中,每一层:依赖它之下的层;和它之上的层无关,对使用(依赖)它的层次无感知。在分层架构中,分层可以访问它之下的任何分层。二、分层历史2.1 单层架构--2
转载
2023-07-14 16:06:03
166阅读
为什么需要分层存储?因为我们想要存储又大又快,但是只用一层存储无法达到目的,所以我们采用多层存储让那些越大越慢的数据距离处理器远一些,并确保处理器需要的大多数数据存储在更快的层中。分层存储的基本原则局部性原理最近使用的代码或者数据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用到。局部性原理分为:时间局部性、空间局部性。一个程序可能在其生命周期中引用不同的内存位置,但不是在同一时间。避免重复运算如果计算某个东西计算代价
分层体系结构模式是n层模式,其中组件被组织在水平层中。这是设计大多数软件的传统方法,并且具有独立性。这意味着所有组件都是互连的,但彼此之间不依赖。
图1:分层架构在此体系结构中有四层,其中每一层在模块和其中的组件之间都有联系。从上到下分别是:表示层:它包含与表示层相关的所有类别。业务层:包含业务逻辑。持久层:用于处理对象关系映射之类的功能数据
转载
2023-07-31 10:20:03
9阅读
微内核:提供操作系统核心功能的内核的精简版本,它设计成在很小的内存空间内增加移植性,提供模块化设计,以使用户安装不同的接口与,如DOS、Workplace OS、Workplace Unix等。IBM、Microsoft等操作系统都采用了这一研究成果的优点。(百度百科)宏内核:是操作系统核心架构的一种,此架构的特性是整个核心程序都是以核心空间(Kernel Space)的身份及监管者模式(Supe
转载
2023-12-18 06:35:14
68阅读
微内核架构
原创
2022-10-24 10:41:21
174阅读
微内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也被成为插件化架构(Plug-in Archite己的...
转载
2022-12-21 10:08:04
249阅读
微内核(英语:Microkernel,μ-kernel),又称为微核心,是一种内核的设计架构,由一群尽可能将数量最小化的软件程序组成,它们负责提供、实现一个操作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机制与功能。这些最基础的机制,包括了底层地址空间管理,线程管理,与行程间通信(IPC)。微核心的设计理念,是将系统服务的实现,与系统的基本操作规则区分开来。它实现的方式,是将核心功能模块化,划分成几个独立的行程,各自运行,这
转载
2023-07-27 19:38:34
2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