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PoolSize线程核心线程数:也可以理解为线程维护的最小线程数量,核心线程创建后不会被回收。大于核心线程数的线程,在空闲时间超过keepAliveTime后会被回收;         ○在创建了线程后,默认情况下,线程池中并没有任何线程,当调用 execute() 方法添加一个任务时,如果正在运行的线
转载 2024-10-20 16:40:25
45阅读
线程池中各个参数的含义corePoolSize:核心的大小,这个参数线程的实现原理有非常大的关系。**在创建了线程后,默认情况下,线程池中并没有任何线程,而是等待有任务到来才创建线程去执行任务**,除非调用了prestartAllCoreThreads()或者prestartCoreThread()方法,从这2个方法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预创建线程的意思,即在没有任务到来之前就创建coreP
转载 2024-09-30 20:18:38
14阅读
Remote Procedure Calls本文译自:Remote Procedure Calls简介sockets是客户端/服务器网络通信模型中的基础,它为程序与程序之间建立连接、收发信息提供了相对简单的机制(甚至可以使用read/write系统调用),两个程序可以位于同一个主机,也可以位于不同的主机。然而,这种接口方式在某种程序上迫使我们使用read/write接口设计分布式应用系统,而这不是
最近踩了一个线程的坑:coreSize = 0, maxSize =4, queueCapacity =1000 导致线程并发为1,退化为单线程。提交第一个任务时,线程发现当前poolSize不小于coreSize (都是0), 觉得没必要新建线程,就把任务置入队列;然后又发现当前大小是0,于是新建一个线程,这个线程会来处理第一个任务。在第一个任务执行完之前,提交第二个任务,线程发现
线程带来的好处降低资源的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经创建好的线程降低线程的创建和销毁带来的损耗。提高响应速度:当线程池中的线程数没有超过线程的最大上限时,有的线程处于等待分配任务的状态,当任务来时无需创建新的线程就能执行。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会根据当前系统特点对池内的线程进行优化处理,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系统开销。无限的创建和销毁线程不仅消耗系统资源,还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进行统一
Callable 创建线程实现Callable接口 ,重写call方法。该线程不能够直接自己启动,需要使用线程来启动。启动之后会调用call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Call方法可以有返回值 。启动线程的方式:start 方法和使用线程启动 。一.run方法和call的区别 ?run属于runnable线程的,没有返回值. call属于callable线程的,可以有返回值.二.线程在之前的线程操作
直接调用Executors的简单方法创建的4大线程自定义线程:使用创建ThreadPoolExecutor类,并添加参数创建线程最全的构造函数:其中还有其他的构造函数,参数可以不用有这么多的!corePoolSize:指定了线程池中的线程数量,它的数量决定了添加的任务是开辟新的线程去执行,还是放到workQueue任务队列中去;maximumPoolSize:指定了线程池中的最大线程数量,这
我们在多线程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线程使用,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线程设置的线程数量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线程数量设置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系统性能无法发挥出来,那我们该如何设置线程数量?在确定线程数量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系统性能优化指标,通常情况下,优化指标有降低延迟和提高吞吐量两个。降低延迟:发送请求到接收数据的时间。提高吞吐量:单位时间能可以处理更多的请求。(重点)从这两个指标
前言在工作中的一个场景中,需要紧急处理五千多份合同,合同处理的过程有些复杂,这里说的复杂不是代码复杂,是中间需要经过多个服务渠道,包括对外对接的一些业务,所以这五千来分如果同步处理的话,估计要跑上估计至少也得半天的时间了,而后期确定了还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坑爹的代码与凌乱的架构问题),因此写了一个处理合同的线程,越写兴趣越浓,最后写出来以后发现这个鸟玩意儿实在是太通用了,几乎可以用在所有场景下的批
线程池中各个参数的含义。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但是却会卡死一大堆人的一道面试题,能够细致的了解线程的各个参数的含义对我们学习线程和使用线程有着巨大的好处的。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线程主要的参数参数参数含义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maxin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keepAliveTime空闲线程存活时间unit存活时间的单位workQueue存放线程任务队列threadFacto
转载 2024-05-17 17:03:15
42阅读
项目中开发通常不会直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而是通过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这种简易写法,创建适合自己项目的线程。但是了解最基本的线程ThreadPoolExecutor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做一些定制方法。比如在执行完一个线程任务后,进行后续操作,此时如果自己实现一个类继承自ThreadPoolExecutorpublic class P
七大参数new ThreadPoolExecutor(),7大参数:- corePoolSize:核心线程大小,也就是一初始化线程就已经存在里面的线程实例,不管是否处于空闲的状态,一直都会处于线程池里面;maximumPoolSize:允许线程池中最大的线程数;keepAliveTime: 当线程数大于核心线程数的时候,多出来的那部分线程在最大多长时间没有接到新任务就会终止释放, 最终线程维持
前言 我们创建线程的常见方式一般有继承Thread类以及实现Runnable接口,其实Thread类也是实现了Runnable接口。通过这两种方式创建的线程,在执行完毕之后都会被销毁,这样频繁的创建和销毁线程是一件很浪费资源到的事情。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通过创建线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线程创建的线程执行完毕之后并不会销毁,而是会回到线程继续重复利用,执行其他任务。这里简单
RPCRPC实现:远程过程调用 调用远程计算机上的服务,就像调用本地一样RPC 是一种技术思想而非一种规范或协议,常见 RPC 技术和框架有: 应用级的服务框架:阿里的 Dubbo/Dubbox、Google gRPC、Spring Boot/Spring Cloud。 远程通信协议:RMI、Socket、SOAP(HTTP XML)、REST(HTTP JSON)。 通信框架:MINA 和 Ne
写在前面: 技术,不要那么复杂什么是RPC远程过程调用协议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它是一种通过网络从远程计算机程序上请求服务,而不需要了解底>层网络技术的协议。RPC协议假定某些传输协议的存在,如TCP或UDP,为通信程序之间携带信息数据。在OSI网络>通信模型中,RPC跨越了传输层和应用层。RPC使得开发包括网络分布式多程序在内的应用程序更
DK1.5 中引入了强大的 concurrent 包,其中最常用的莫过了线程的实现 ThreadPoolExecutor,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对于该线程不恰当的设置也可能使其效率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仅相当于或低于单线程的效率。ThreadPoolExecutor 类可设置的参数主要有: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核心线程会一直存活,即使没有任务需要处理。当线程数小于
转载 2023-07-20 21:19:31
120阅读
Java线程合理利用线程能够带来三个好处。第一: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第二: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的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第三: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的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可以进行统一的分配,调优和监控。但是要做到合理的利用线程,必须对其原理了如指掌。一. Ja
一、ThreadPoolExecutor的方法说明为了方便测试,先学习一下相关的方法1.继承关系 Executor是一个顶层接口,在它里面只声明了一个方法execute(Runnable),返回值为void,参数为Runnable类型,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就是用来执行传进去的任务的 ExecutorService接口继承了Executor接口,并声明了一些方法:submit、invokeAll、i
随着cpu核数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利用多线程技术以充分利用其计算能力。所以,多线程技术是服务端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技术。线程的创建和销毁,都涉及到系统调用,比较消耗系统资源,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使得线程可以复用,就是执行完一个任务,并不被销毁,而是可以继续执行其他的任务?所以就引入了线程技术,避免频繁的线程创建和销毁。在Java用有一个Executors工具类,可以为我们创建一个线程,其本质就是n
系统创建和销毁一个线程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因为它涉及到与操作系统的交互. 因此, 使用线程可以很好地提高性能, 尤其是在系统需要频繁创建大量且生命周期很短暂的线程时. 线程和数据库连接异曲同工.1. 线程创建工具类-Executors在java5之前, 我们需要自己动手创建线程, 设置初始化数量, 阻塞队列等. 从java5 之后, java 新增了Executors 工厂类来创建线程
转载 2024-08-18 14:31:53
3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