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SN[0]==card_2[0])&&(SN[1]==card_2[1])&&(SN[2]==card_2[2])&&(SN[3]==card_2[3])) { card2_bit=1; printf("\r\nThe User is:card_2\r\n"); } if((SN[0
 ID的常见类型与区别国内常见的普通ID多为EM 4100 或 EM 4102,其特点是不可修改ID号。为了复制普通ID,通常采用T5577 或 EM4305(俗称ID白),其特点是内部EEPROM可读可写,修改内EEPROM的内容即可修改卡片对外的ID号,达到复制普通ID的目的。本文以T5577复制普通EM4100。读者需具备基本的电子DIY能力。多说一句,ID
二进制搜索碰撞算法中用的主要命令有:1、Request(请求):阅读器向其识别区中的标签发送带有标签序列号的请求命令,标签接到命令后,其自身序列号小于或者等于该序列号的标签会将自己的序列号发送给阅读器,大于该序列号的标签不做回应。2、Select(选择):阅读器发送带有特定标签序列号的选择命令,只有与该序列号相同的标签才能被选中,只有别选中的标签才能进行之后的操纵(如读写数据)。3、Read-D
转载 2024-05-14 15:06:45
81阅读
RFID的分类 RFID根据安全等级分类,可分为: ①存储器 ②逻辑加密 ③CPU 根据操作方式分类,可分为: ①主从式(IC) - 即读卡器作为主动方发送命令,卡片收到命令后再作出相应反应 ②广播ID(ID) - 内只存储了一个识别号,通常只要进入射频场获得能量后就不停的主动发送这个识别号 调制编码方式 无源是从与读卡器频率相同的谐振电路获得能量,并通过负载调制发送信息的。 常用
转载 2024-03-04 22:53:35
149阅读
相关文章1、CPU调试与发卡总结----https://my.oschina.net/greki/blog/769788 智能按安全级别可以分为三类:存储器、逻辑加密和CPU,其中CPU是安全级别最高的。从“CPU”这个名字可以看出,CPU最大的特点就是卡片里面有一个"CPU",有了CPU我们就可以对卡片编程写入软件(COS,卡片操作系统),实现复杂的安全加密算法,所以CP
转载 2024-04-02 06:54:50
51阅读
RFID简介: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等技术。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
转载 2024-06-06 11:57:46
226阅读
小玩具:知识RFID)本基础项目实现功能:材料及接线MR开发板RC522射频IC引脚说明JQ8900-16P 语音模块引脚说明示例程序:播放音频 知识功能:语音播放模块存放语音。刷卡播放对应的语音。使用场景:例如记录动物叫声,然后再上绘制或粘贴对应的动物介绍,通过刷卡可以听到此动物的叫声。当然还有其它用法,发挥自己的想想吧。对于小朋友是个不错的玩具~本基础项目实现功能:每张卡片贴上想要
转载 2024-03-19 21:55:42
111阅读
RFID读写器正常情况下一个时间点只能对磁场中的一张RFID进行读或写操作,但是实际应用中经常有当多张卡片同时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读写器怎么处理呢?读写器需要选出特定的一张卡片进行读或写操作,这就是标签碰撞。碰撞机制是RFID技术中特有的问题。在接触式IC的操作中是不存在冲突的,因为接触式智能的读写器有一个专门的卡座,而且一个卡座只能插一张卡片,不存在读写器同时面对两张以上卡片的问题。常
转载 2024-05-13 08:40:00
50阅读
      跟着军事配备物资的运用频率与消耗数量日益添加,部队关于库房确保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起也带来库房办理作业使命的添加。当时,我军大部分后方库房办理首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人工办理。这种办理首要是靠手艺录入,每次盘查库存信息时有必要对一切的配备物资进行盘查,功率低且出错率高,大量物资积压,得不到及时的利用,形成极大资源糟蹋。二是条形码办理。这种办理方式能提高配备
* 部分资料来自我们博士的PPT,部分来自网络和他人的论文。*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智能技术(第四版)——ICRFID标签与物联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王爱英 主编)* 我仅仅整理了下边的内容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
转载 2024-02-22 12:16:26
178阅读
对一个RFID系统来说,它的频段概念是指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接收并识读的标签信号频率范围。从应用概念来说,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也就是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直接决定系统应用的各方面特性。在RFID系统中,系统工作就像我们平时收听调频广播一样,射频标签和读写器也要调制到相同的频率才能工作。   射频标签的工作频率不仅决定着射频识别系统工作原理(电感耦合还是电磁耦合)、识别
其实 RFID 技术由来已久,我们常用的公交、门禁、第二代身份证等,都是 RFID 。只不过这些 RFID 都是使用高频(HF)技术,其特点是读写器要距离卡片很近才能够进行读取。但是这种特点并不适合物流行业,特别是仓储作业的要求。仓储作业对 RFID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远距离读取,这就需要用到超高频(UHF)技术。参考阅读:UHF Gen 2 RFID和HF RFID的区别 英文原作:Dem
基于.NET环境的高频RFID读写设备的基本操作案例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欧浩源1、引言        RFID高频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是物联网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中重要的考查环节。从应用的层面来看,高频的操作没有太大难度,你需要做的是,老老实实的把基本的操作都做一遍,接着反复多做
转载 2024-03-18 16:19:40
353阅读
1、前言通过本文你可以了解到PN523的通信协议,并且能够对RFID进行读写和复制操作。这里不会深度探讨理论,而是重点展示如何使用。2、PN523串口通信协议2.1 唤醒模组按照模组的文档来看,在每次上电的时候需要唤醒,让他退出休眠模式。 对其发送:55 55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FF 03 FD D4 14 01 17 00将会
转载 2024-04-17 13:06:47
313阅读
Mifare 是最常用的射频,具体介绍网上太多,我就不说了.,很多城市的最早的地铁公交都是用这种,后来被破解后都换成智能了. 但是由于技术成熟,使用方便,成本低,现在很多小区门禁,停车,食堂饭卡,包括很多医院的就诊都用的这种.简单介绍下,一张就好像一张白纸,S50有16个分区,每一个分区可以设置单独的两个密码KeyA和KeyB. 而KeyA是永远不能读的, KeyB在默认情况下
转载 2024-05-23 23:59:25
454阅读
内容简介:详细介绍M1白参数,uid,和各种参数说明;IC原理在此不在赘述,我们只需要知道高频RFID(典型值13.56MHz)和NFC共用13.56MHz这个频段和ISO-14443协议,可以放在一起讨论,而其对应的标签名字通俗来说就是“IC”。IC按照可读写情况分为M1、UID、CUID、FUID、UFUID等。具体区别请见下文。 文章目录快速认知与上手一、关于M1存储信息格式1
转载 2024-06-23 09:00:37
101阅读
1.适用范围 本文对常用的射频IC 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介绍了NXP Mifare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指南。本文可以对卡片的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供用户作为设计参考。2. IC概述  IC (Inter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又称为智能(Smart Card)。它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片的形式,其外形与名片相似
转载 2024-05-26 09:11:56
97阅读
目录一、项目实现功能二、开发工具三、程序实现3.1 RFID简介3.2 rc-522芯片简介3.3RFID-RC522模块引脚连接及其作用3.3.1引脚简介3.3.2引脚连接3.4 设备工作3.4.1 RFID-RC522程序3.4.2 uart中断函数3.4.3 主函数其他函数  项目源代码  提取码:1111一、项目实现功能利用51单片机加载RFID-RC522模块,读取IC内容或者向IC
转载 2023-09-12 21:04:02
187阅读
# Android 读取 RFID 的实现指南 ## 前言 在现代技术中,RFID(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例如门禁系统、物流管理等。对于刚入行的开发者来说,实现 Android 设备读取 RFID 的功能可能会感觉有些复杂。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整个流程,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助你成功实现这一功能。 --- ## 主要流程 首先,我们来概述一下实现 Android 读取 R
原创 8月前
222阅读
 在上一篇里我们根据签到系统的需求,提取出了硬件访问的公共接口,所有硬件设备只要实现了那个接口,我们的系统就可以方便地调用到,从而屏蔽了各种硬件API的异同对系统的影响。上篇主要讲了逻辑隔离,这一篇要讲物理隔离。考虑到以后有更换硬件设备的可能(这个考虑现在看来非常的具有先见之明,在半年多前S6500这款设备在TI网站上就发现已经Discontinue了),我把不同硬件设备的接口实现放入了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