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Redis实现延迟队列原理1、初始化1.1 生成阻塞队列1.2 生成延迟队列1.3 任务执行1.3.1 QueueTransferTaskpushTaskAsync1.3.2 延迟队列任务执行2、插入数据3、拉取数据4、BLPOP原理 这里对Redisson延迟队列底层实现逻辑进行了简单探讨,Redisson实现延迟队列主要使用了一个阻塞队列(使用了redislist结构)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阐述 Redis 最常用使用场景,以及那些影响我们选择不同特性。1、会话缓存(Session Cache)最常用一种使用Redis情景是会话缓存(session cache)。用Redis缓存会话比其他存储(如Memcached)优势在于:Redis提供持久化。当维护一个不是严格要求一致性缓存时,如果用户购物车信息全部丢失,大部分人都会不高兴,现在,他们还会这样
转载 2024-09-23 00:30:39
38阅读
Redis优点: (一)纯内存操作,避免大量访问数据库,减少直接读取磁盘数据,redis将数据储存在内存里面,读写数据时候都不会受到硬盘 I/O 速度限制,所以速度快;(二)单线程操作,避免了不必要上下文切换和竞争条件,也不存在多进程或者多线程导致切换而消耗CPU,不用去考虑各种锁问题,不存在加锁释放锁操作,没有因为可能出现死锁而导致性能消耗;(1)采用了非阻塞I/O多路复用机制原子性
转载 2023-05-29 10:51:41
60阅读
文章目录Redis 如何实现一个消息队列Redis 如何实现延时队列既然redis可以实现队列,为什么还需要MQ? Redis 如何实现一个消息队列Redis List(列表) 数据结构常用来作为异步消息队列使用,使用 rpush/lpush 操作入队列,使用 lpop 和 rpop 来出队列。关于 Redis List 数据结构使用可移步博主Redis 5 种常见数据类型应用场景与常
转载 2023-08-30 08:03:35
88阅读
一、为什么使用消息队列(MQ)核心:解耦、异步、削峰。(1)、异步 (2)、解耦  (2)、削峰 二、如何选择合适消息队列2.1 rabbitmq特点:轻量级、迅捷,开箱即用消息队列缺点:(1)、对消息堆积支持并不友好,当大量消息积压时候,会导致rabbitmq性能急剧下降。   (2)、性能是目前常用消息队列中最差,大概美标中可以处理几万到
1.什么是redis?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高性能key-value数据库2.redis基本数据类型及应用场景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string(字符串)  String数据结构是简单key-value类型,value其实不仅可以是String,也可以是数字。  常规key-value缓存应用;list(列表)  list就是链表,略有数据结构知识的人都
转载 2023-07-11 14:25:32
149阅读
目录一、业务场景1.1 实践场景1.2 实现方式二、Redis延时队列2.1 Redis列表实现2.2 Redis集合实现一、业务场景所谓延时队列就是延时消息队列,下面说一下一些业务场景比较好理解1.1 实践场景订单支付失败,每隔一段时间提醒用户用户并发量情况,可以延时2分钟给用户发短信...1.2 实现方式这些情况都可以使用延时队列来做,实现延时队列比较场景有使用消息队列MQ来实现,比如R
转载 2023-08-22 23:51:20
232阅读
简要介绍 RabbitMQ RabbitMQ是实现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消息中间件一种,最初起源于金融系统,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消息中间件主要用于组件之间解耦,消息发送者无需知道消息使用者存在,反之亦然。Redis是一个Key-ValueNoSQL数据库,开发维护很活跃,虽然它是一个Key-Value数据库存储系统,但它本身支
转载 2023-07-04 11:09:51
150阅读
1、如何保证消息不会给重复消费幂等:一个数据或一个请求,重复来多次,确保对应数据是不会改变,不能出错。如果写redis,就没问题,反正每次都是set,天然幂等性生产者发送消息时候带上全局唯一id,消费者拿到消息后,先根据这个id去redis中查找,之前没有消费过的话就处理,并且写入这个id到redis中。如果消费过了,则不处理基于数据库唯一键2、消息队列缺点,使用场景优点解耦,降低
一、背景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需要延时处理场景,比如:订单下单之后超过30分钟用户未支付,需要取消订单订单一些评论,如果48h用户未对商家评论,系统会自动产生一条默认评论点我达订单下单后,超过一定时间订单未派出,需要超时取消订单等。。处理这类需求,比较直接简单方式就是定时任务轮训扫表。这种处理方式在数据量不大场景下是完全没问题,但是当数据量大时候高频轮训数据库就会比较耗资源,导致
1.什么是Redis一个由C语言编写,基于内存K,V数据库,QPS官方数据压测可达数十万QPS,非常适合读多写少场景.2.为什么要用redis,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redis优点:1:性能高,单线程非常适合读多写少场景,可以减轻数据库压力,数据库并不可以随意横向拓展,并且大多数场景,性能瓶颈都在我们数据库. (这里单线程指的是执行命令客户端单线程,实际上redis内部还会有子进程去做持久
## Redis实现消息队列缺点 在分布式系统中,消息队列是一种常用通信模式,它可以解耦系统中不同模块,提高系统可伸缩性和可靠性。Redis作为一种高性能缓存和消息队列中间件,被广泛应用于实时数据处理、任务调度等场景。然而,尽管Redis消息队列功能强大,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注意。 ### 1. 无法保证消息顺序性 由于Redis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多个消费者同时从队列中获取消息
原创 2023-07-21 10:43:37
439阅读
延时队列应用场景:下单后,30分钟内未付款就自动取消订单等; 支付后,24小时未评论自动好评; 在我们实际开发过程中,应用场景很多...基于Redis Zset 实现实现原理Redis由于其自身Zset数据结构,也同样可以实现延时操作。 Zset本质就是Set结构上加了个排序功能,除了添加数据value之外,还提供另一属性score,这一属性在添加元素时候可以指定,每次指定score后,Z
转载 2023-12-05 22:30:08
210阅读
Redis实现消息队列早在 Redis 2.0 版本之前使用 Redis 实现消息队列方式有两种:使用 List 类型实现使用 ZSet 类型实现其中使用List 类型实现方式最为简单和直接,它主要是通过 lpush、rpop 存入和读取实现消息队列,如下图所示: lpush 可以把最新消息存储到消息队列(List 集合)首部,而 rpop 可以读取消息队列尾部,这样就实现了先进先出,
转载 2024-07-12 20:29:33
142阅读
demo代码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Y_84ANvwh78gE6G0HXnBg  提取码:gzvu<dependency> <groupId>org.redisson</groupId> <artifactId>redisson</art
1.简述redis队列一般用于缓解数据库压力 ,诸如秒杀,邮件群发,消息推送等等redis加入能很好 帮助系统中 各个模块解耦。而Redis不仅可作为缓存服务器,还可用作消息队列。它列表类型天生支持用作消息队列。如下图所示: 对于服务器减少io 压力 有一定帮助2.秒杀原理 秒杀基本原理比较简单用户点击抢购按钮 -> 把uid 和时间存入redis队列
一、为什么使用消息队列?其实就是问问你消息队列都有哪些使用场景,然后你项目里具体是什么场景,说说你在这个场景里用消息队列是什么?面试官问你这个问题,期望一个回答是说,你们公司有个什么业务场景,这个业务场景有个什么技术挑战,如果不用 MQ 可能会很麻烦,但是你现在用了 MQ 之后带给了你很多好处。先说一下消息队列常见使用场景吧,其实场景有很多,但是比较核心有 3 个:解耦、异步、削峰。1.1
一、介绍列表类型可以存储一个有序字符串列表,常用操作是向列表两端添加元素,或者获取列表一个片段;与散列类型最多能容纳字段数量相同,一个列表类型键最多能容纳2^32-1个元素。二、优缺点优点:列表类型内部是使用(double linked list)双向链表实现,所以像列表两端添加元素时间复杂度为O(1),获取越接近两端元素越快。(意味着即使列表中数据量再大,获取前十条数据也是非
http://rfyiamcool.blog.51cto.com/1030776/1131271为什么要使用消息队列用我的话来说, 队列特点是先进先出,在任务调度时,有时候需要保证先进入任务先执行,所以需要使用队列。 下面这段话来自VMWare网站,个人觉得关于消息队列作用概括简明扼要,遂摘录至此:现代互联网应用大量地使用了消息队列(Messaging)。消息队列不仅被用于系统内部组件
1:redis数据集合set无序集合sorted set无序集合这几种集合list集合 可以重左边移除,右边写入。(我想上面面试的人想问我这个,可惜当时没理解,因为我一直认为list不是集合是数组数据所以被绕进去了,这也是他沉思原因吧)不过这个我Rpoplpush可以解决一些他说问题吧!这也是我百度之后对他问题诠释了2:redis消息类型1:用最多生产消息:set(sadd添加),so
转载 2024-06-19 08:46:39
9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