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U 原理(Least Recently Used) 基于 HashMap 和 双向链表 实现 LRU Redis 中如何实现 LRU ...
转载 2021-09-20 16:34:00
347阅读
2评论
一开始遇到重复提交bug,前端可以做到控制,但是后端做个控制就更好了。于是就有了这次学习。一、重复提交想法是将requesturi和body做sha,存放在缓存中(内存,redis),做key。给每个session做一个唯一标识符,做value。判断是否重复提交,判断相同keyvalue是否一致就可以了。其中 FormHttpMessageConverter.DEFAULT_CHARSE
redis高可用几种实现方式阅读提示利用主从复制方式实现高可用什么是主从复制主从复制原理主从复制几大优缺点主从复制构建过程利用哨兵方式实现高可用什么是哨兵哨兵原理哨兵几大优缺点哨兵构建流程利用集群方式实现高可用什么是集群集群原理集群几大优缺点集群构建流程 阅读提示以下文章都是我对redis高可用理解,并不能保证理解正确,只是为了做笔记,来记录当前我对redis理解
Redislru算法实现发布于 2019-02-18目录LRU是什么mysql innodbbuffer pool使用了一种改进lru算法:Redis实现redisObj结构体(保存lru时间戳)Redis2.8之前简单版Redis3.0 改进版(pool)测试淘汰效果LFU算法算法验证 LRU vs LFU参考链接首发于 ...LRU是什么lru(least recent
LRU算法LRU(Least Recently Used),即最近最少使用,是一种缓存置换算法。在使用内存作为缓存时候,缓存大小一般是固定。当缓存被占满,这个时候继续往缓存里面添加数据,就需要淘汰一部分老数据,释放内存空间用来存储新数据。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LRU算法了。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数据在最近一段时间没有被用到,那么将来被使用到可能性也很小,所以就可以被淘汰掉。LRU在Redi
转载 2023-08-14 16:43:38
65阅读
String类型 可以是字符串(简单字符串、复杂字符串(例如JSON、XML))、数字(整数、浮点数),甚至是二进制(图片、音频、视频),但是值最大不能超过512M 实现方式: 一个字符串,被redisObject所引用,当遇到incr,decr等操作时会转成数值型进行计算,此时redisObjectencoding字段为int。 常用命令:set key value :设置key对应st
转载 2023-08-15 17:30:34
65阅读
redis虽然是一个非关系型内存数据库, 但是它支持传统关系型数据库事务。redis事务提供了一种将多个命令请求打包,然后一次性、按照顺序地执行多个命令机制,并且在事务执行期间,服务器不会中断事务而去执行其他不在事务中命令请求,它会把事务中所有的命令都执行完毕才会去执行其他命令。事务实现命令Redis中提供了multi、discard、exec、watch、unwatch这几个命令来实
转载 2023-09-02 18:59:37
64阅读
```markdown Java 实现 Redis LRU 过程记录 在现代应用程序中,内存有效利用至关重要。Redis 作为一个高效内存数据库,实现 LRU(Least Recently Used)缓存淘汰策略,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管理缓存数据。本文将记录 Java 实现 Redis LRU 过程,展示相关背景、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和未来展望。 ## 背景描述 L
原创 6月前
19阅读
# Redis LRU实现原理 ## 简介 在介绍Redis LRU实现原理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LRU(Least Recently Used)算法。LRU是一种常用缓存淘汰算法,它基于“最近最少使用”原则,当缓存空间不足时,会将最近最少使用数据进行淘汰,以腾出空间存储新数据。 Redis是一种内存数据库,也支持LRU算法。在Redis中,当一个键被访问或修改时,它访问时间会
原创 2024-01-18 08:31:52
77阅读
Redis秒杀场景Hi,我是阿昌,今天学习记录是关于Redis秒杀场景内容。秒杀是一个非常典型活动场景,比如,在双 11、618 等电商促销活动中,都会有秒杀场景。秒杀场景业务特点是限时限量,业务系统要处理瞬时大量高并发请求,而 Redis 就经常被用来支撑秒杀活动。不过,秒杀场景包含了多个环节:秒杀前秒杀中秒杀后每个阶段请求处理需求并不相同,Redis 并不能支撑秒杀场景每一个环节
转载 2023-10-18 09:32:02
47阅读
前言redislru是近似lru算法,其实就是每个key里面都有存,最后一次访问这个key时间戳24位1.因为lru需要很多内存,额外内存,所以用近似lru2.那么我们就可以用随机采样法淘汰元素,而且处理方式是懒惰删除。3.一旦发现内存超过阈值,maxmermory,那么就随机采样出五个key,淘汰最久key,如果淘汰后还是超过,那么久继续淘汰直到内存低于maxmemory;这个5可设置~
转载 2024-04-09 14:23:07
49阅读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是众多置换算法中一种。 Redis中有一个maxmemory概念,主要是为了将使用内存限定在一个固定大小。Redis用到LRU 算法,是一种近似的LRU算法。1 设置maxmemory上面已经说过maxmemory是为了限定Redis最大内存使用量。有多种方法设定它大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CONFIG SET设定,如下:1
转载 2024-03-03 12:48:19
71阅读
在讨论Redis内存管理中LRU算法之前,先简单说一下LRU算法:LRU算法:即Least Recently Used,表示最近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是为虚拟页式存储管理服务,是根据页面调入内存后使用情况进行决策了。由于无法预测各页面将来使用情况,只能利用“最近过去”作为“最近将来”近似,因此,LRU算法就是将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予以淘汰,类似于末尾淘汰制。比如:
转载 2023-08-14 15:18:07
112阅读
背景Redis作为目前最流行KV内存数据库,也实现了自己LRU(Latest Recently Used)算法,在内存写满时候,依据其进行数据淘汰。LRU算法本身含义,这里不做赘述,严格LRU算法,会优先选择淘汰最久没有访问数据,这种实现也比较简单,通常是用一个双向链表+一个哈希表来实现O(1)淘汰和更新操作。但是,Redis为了节省内存使用,和通常LRU算法实现不太一样,Red
很久前参加过今日头条面试,遇到一个题,目前半部分是如何实现 LRU,后半部分是 Redis 中如何实现 LRU。我第一反应应该是内存不够场景下,淘汰旧内容策略。LRU ... Least Recent Used,淘汰掉最不经常使用。可以稍微多补充两句,因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最大最可靠存储是硬盘,它容量很大,并且内容可以固化,但是访问速度很慢,所以需要把使用内容载入内存中;内存速度很
转载 2023-09-13 16:15:55
45阅读
1.zadd向名称为key zset 中添加元素 member,score 用于排序。如果该元素已经存在,则根据score 更新该元素顺序redis 127.0.0.1:6379> zadd myzset 1 "one"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zadd myzset 2 "two" (integer) 1 redis 127.0.0.
转载 2024-10-13 21:14:55
16阅读
很久前参加过今日头条面试,遇到一个题,目前半部分是如何实现 LRU,后半部分是 Redis 中如何实现 LRU。我第一反应是操作系统课程里学过,应该是内存不够场景下,淘汰旧内容策略。LRU ... Least Recent Used,淘汰掉最不经常使用。可以稍微多补充两句,因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中,最大最可靠存储是硬盘,它容量很大,并且内容可以固化,但是访问速度很慢,所以需要把使用内容
转载 2022-12-22 11:06:38
115阅读
Redis看淘汰算法虽然「Redis」有自己过期策略来删除过期数据(惰性删除和抽样删除)。这其中具体删除原理本章不做详细介绍。但是也会存在Redis删不过来导致内存占满情况。所以「Redis」使用了一些淘汰算法来处理这些来不及删除数据。下面我们来说说「LRU」淘汰算法。LRU算法定义「LRU」算法中,需要有一个链表来存放数据,当某个元素被访问时,这个元素会被移动到表头。当空间满了,会剔
Redis简介Redis是一种基于键值对NoSQL数据库,redis值支持string,hash,list,set,zset,Bitmaps,HyperLogLog,GEO等。Redis常作为分布式系统架构中缓存,也可做简单消息队列服务。效率高原因数据存放在内存中C语言编写单线程架构:1.基于epollI/O多路复用技术非阻塞I/O(类似于java NIO) 2.单线程避免了线程切换和
最近在逛博客时候看到了有关Redis方面的面试题,其中提到了Redis在内存达到最大限制时候会使用LRU等淘汰机制,然后找了这方面的一些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LRU总体大概是这样,最近使用放在前面,最近没用放在后面,如果来了一个新数,此时内存满了,就需要把旧数淘汰,那为了方便移动数据,肯定就得使用链表类似的数据结构,再加上要判断这条数据是不是最新或者最旧那么应该也要使用hashma
转载 2021-06-18 22:27:31
13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