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ycat握手认证阶段、命令处理阶段切换从上篇mycat前端线程模型可以看到,mycat对应用程序来说将自己伪装成mysql服务器(实现mysql通信协议)接受客户端的命令,比如查询,更新等命令。mycat前端线程模型基于主从Reactor模式,我们再简单的回顾一下其处理流程:NioAcceptor接受一个客户端连接,封装成一个FrontedConnection,将其转发到NioReactor
文章目录vue结合前端springboot前后端分离开发综合案例crud项目结构图sqlapplication.yml 配置User 实体类UserMapper 数据访问接口PageMapper 分页数据访问接口UserMapper.xmlPageMapper.xmlUserServiceUserServiceImplPageServicePageServiceImplUserControlle
转载 2023-10-20 12:54:35
58阅读
【软考】系统架构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与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系统架构方案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软考的一项重要内容,系统架构方案设计不仅关系到软件开发的成败,还对软件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从系统架构方案设计的概念、重要性、设计原则、应用实例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软考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系统架构方案设计的概念 系统架构方案设计是指根据软
原创 2023-11-14 14:05:28
55阅读
# Java架构方案设计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架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合理的架构方案可以提高软件的性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Java开发中,我们通常会根据项目需求和规模选择不同的架构方案。 ## 单层架构 单层架构是最简单的架构方式,所有的代码都在一个层级中。这种架构适用于小型项目或者简单的应用程序。 ```java public class SingleLayerArchitect
原创 2024-05-18 06:30:09
65阅读
# 前后端分离架构设计方案 前后端分离是一种将用户界面(前端)和服务器逻辑(后端)分开的架构设计方法。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实现前后端分离的设计方案,并给出具体的步骤和代码示例。 ## 实施流程 在实现前后端分离架构设计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步骤 | 描述 | |------|------| | 1 | 选择前端框架 | | 2
原创 9月前
256阅读
java开发规范循环使用了while类的循环操作时,要求必须增加一个最大阈值控制器,如果超过该阈值则中断while操作,避免死循环和cpu使用率飙升的问题。如:// 最大循环次数需要契合于业务 int maxCycleNum = 10000; int cycleNum = 0; while(cycleNum ++ < maxCycleNum &amp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前后端分离又是如何实现的? 大家都知道前后端分离的优势,那么,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意义和价值体现在哪里?前后端分离又是如何实现的?今天,我们就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相信这些干货可以让大家迅速了解其中的原因和实现方式。一、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大家都知道,在传统的网站开发中,前端的工作主要是切图,简单地将U
  前后端分离这个概念是什么呢?  前后端分离并非仅仅只是一种开发模式,而是一种架构模式(前后端分离架构)。千万不要以为只有在撸代码的时候把前端和后端分开就是前后端分离了,需要区分前后端项目。前端项目与后端项目是两个项目,放在两个不同的服务器,需要独立部署,两个不同的工程,两个不同的代码库,不同的开发人员。前后端工程师需要约定交互接口,实现并行开发,开发结束后需要进行独立部署,
一 传统的开发模式前后端分离前我们的开发协作模式一般是这样的:前端写好静态的HTML页面交付给后端开发。静态页面可以本地开发,也无需考虑业务逻辑只需要实现View即可。后端使用模板引擎去套模板,同时内嵌一些后端提供的模板变量和一些逻辑操作。然后前后端集成对接,遇到问题,前台返工,后台返工。然后在集成,直至集成成功。这种模式的问题在前端调试的时候要安装完整的一套后端开发工具,要把后端程序完全启动起来
一 传统的开发模式前后端分离前我们的开发协作模式一般是这样的: 前端写好静态的HTML页面交付给后端开发。静态页面可以本地开发,也无需考虑业务逻辑只需要实现View即可。后端使用模板引擎去套模板,同时内嵌一些后端提供的模板变量和一些逻辑操作。然后前后端集成对接,遇到问题,前台返工,后台返工。然后在集成,直至集成成功。这种模式的问题在前端调试的时候要安装完整的一套后端开发工具,要把后端
# Java前后端分离架构设计方案 在现代Web开发中,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成为一种流行的设计模式。这种架构将前端和后端开发分开,各自独立,互相通过API进行通信。以下是实现Java前后端分离架构的一些基本步骤,以及每一步所需的代码和说明。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实现Java前后端分离架构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需求分析 | 明确系统需求
原创 10月前
22阅读
## 工业网络架构方案设计 在工业领域,网络架构设计对于生产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一个合理的网络架构方案可以提高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降低网络故障率,保障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行。本文将介绍工业网络架构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 ### 设计原则 1. **可靠性**:工业网络需要具备高可靠性,能够稳定运行长时间,不受外界干扰影响。 2. **实时性**:工业生产过程通常需要实时监控
原创 2024-05-19 04:46:10
56阅读
前后端分离如何部署?前端部署方案是什么? 这段时间,粉丝朋友会经常问到一个问题,即:前后端分离如何部署?前端部署方案是什么?虽然我们回复了很多次,但是依然有不少朋友有疑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出来,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收藏起来随时查看了。一、前后端分离如何部署?这个问题在我们之前的文章里也有相关的阐述和介绍。前后端分离部署采用前端静态资源部署在
一、环境准备准备三台Linux服务器节点,一台部署前端项目,Nginx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包括MySQL,redis);另外两台服务器节点用来部署后端项目(JDK,Maven和Tomcat),为了部署多实例,模拟集群。可以用SecureCRT来连接,SecureCrt是一款优秀的windows连接linux/unix机器的工具。在码云上打包下来的文件,在本地IDEA要修改相关配置依赖,如数据库(ap
转载 2023-08-14 17:39:12
110阅读
前言:3月建的仓,完成确是在7月中旬,实际完成时间加起来不到10天,中间停滞了很久,主要工作太忙,白天没时间搞,况且工作摸鱼也不是我的作风,晚上下班回家要帮家人一起带娃,唯一的时间也会用来看看书和视频充充电,时间唯一“宽裕”点的就是周末,但周末时间也不是全部用来赶工,偶尔也得休息放松放松,也是想起了就搞一点,这种状态其实挺好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人催,慢工出细活,落地就行了。一、源码仓库地址:1
SYDTEK官方提供一个OTA测试使用例程,可以直接使用,APK如下: 同时也可以直接和原厂索要源代码,然后编译运行,源代码目录如下:安装APP后就可以在手机主页看到APP(如下左图),点击打开看到APP界面(如下右图):这里可以点击下面的“About”按钮查看关于APP的相关说明,这里也有OTA各个版本的说明:OTA 用户代码: 首先,打开官方的OTA app,如下图所示,选择正确的模式后,点击
完成备选方案设计和选择后,我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因为整个架构设计最难的一步已经完 成了,但整体方案尚未完成,架构师还需继续努力。接下来我们需要再接再励,将最终确定的备 选方案进行细化,使得备选方案变成一个可以落地的设计方案。所以今天我来讲讲架构设计流程 第 4 步:详细方案设计架构设计第 4 步:详细方案设计简单来说,详细方案设计就是将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细节给确定下来。假如我们确定使用 El
目录前言一、后端项目1、系统架构设计2、技术细节1)、构建模块分层2)、模块之间引用3)、mybatis-plus配置和引入4)、mybatis-plus分页插件5)、代码生成器,代码里有注释6)、shiro框架引入二、前端项目1、系统架构设计2、技术细节前言根据公司要求,搭建个前后端分离的权限系统,根据目前技术技术水平,采用以下技术栈开发,以此写一份博客记录下构架的系统框架,同时希望能帮助因搭建
前后端分离的优点划分清楚前后端职责 后端专注于: 服务层数据格式、数据稳定业务逻辑 前端专注于: UI层控制逻辑、渲染逻辑交互、用户体验对前端发挥的局限 我们在对项目进行优化时候,其实前端给我们的优化空间有,但是很小,很多优化都是要在后端来进行的,而我们后台框架的限制,导致赋予我们前端的后端优化空间太小,几乎可以说没有,这样,很多优秀的技术方案无法使用,比如web
转载 2023-08-24 15:56:30
87阅读
参考:https://wenku.baidu.com/view/5ec18b31580216fc700afd49.html1、序言    通过对本章《软件科学基础概论》的学习,使我懂得了软件的基本构成元素、软件的基本结构、软件中的一些特殊机制和软件的内在特性,同时让我知道了项目设计方案中所蕴含的软件结构特点,比如设计模式、软件架构风格与策略等;并知道采用不同的视图来描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