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1.认识前后端分离2.分离的四个好处3.利用Swagger UI来规范书写API文档 1.认识前后端分离在传统的web应用开发中,大多数的程序员会将浏览器作为前后端的分界线。将浏览器中为用户进行页面展示的部分称之为前端,而将运行在服务器,为前端提供业务逻辑和数据准备的所有代码统称为后端。由于前后端分离这个概念相对来说刚出现不久,很多人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所以可能会对它产生一些误解,误
前后端分离是现在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我们来看看它的发展。前后端分离时代(各种耦合)这个时代可以叫做MVC时代,因为主要是使用MVC框架。大致就是,所有的客户端请求都被发送给作为控制器的Servlet,它接收请求,并根据请求信息将它们分发给适当的JSP来响应。同时,Servlet还根据JSP的需求生成JavaBeans的实例并输出给JSP环境。JSP可以通过直接调用方法或使用UseB
前后端分离架构 前后端分离已经成为互联网项目业界开发的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act的方式有效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框架,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段化服务(多种客户端 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步骤是不可或缺的 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uful api 接口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前后端
# 实现三层架构前后端分离的全面指南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三层架构(表现、业务逻辑和数据)正逐渐向前后端分离的模式转变。前后端分离可以使得开发流程更加高效,易于维护。本文将带你走一遍实现这一转变的详细流程,并提供必要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1. 流程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清晰了解实现的步骤。以下是整个过程的简要流程,您可以参考表格来理解具体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8月前
180阅读
前后端分离是什么我们来回顾下传统的 MVC 模式,客户端发送 AJAX 请求,服务端接受到该请求并返回 JSON 数据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解析 JSON 进行页面渲染。 现在,为了提高开发效率,细化职责,前后端分离的需求越来越被重视,服务端负责业务/数据接口,前端负责展现/交互逻辑。如果将浏览器这一端视为前端,而服务器这一端视为服务端的话,可以将以上的 MVC 模式,进行改造成前后端分离模式。
引子继 Scalable Frontend 2 — Common Patterns 第篇,继续翻译记录。正文状态树,实际上就是单一来源在处理用户界面时,无论我们使用的应用程序的规模有多大,必须要管理显示给用户或由用户更改的状态。来源可能是从 API 获取的列表、从用户的输入获得、来自本地存储的数据等等。不管这些数据来自何处,我们都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使用持久化方法使其保持同步,无论是远程服务器还
一、三层概述 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UI)、业务逻辑(BLL)、数据访问(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现代前端技术解析》第3章阅读笔记 • 笔记章节目录 • 第1章 Web前端技术基础 • 第2章 前端与协议 • 第3章 前端三层结构与应用 • 第4章 现代前端交互框架 • 第5章 前端项目与技术实践 • 一(5.1 前端开发规范) • 二(5.2 前端组件规范 & 5.3 自动化构建) • (5.3 自动化构建) • 四(5.5 前端用户数据分析 & 5.6 前端搜
# 前后端三层架构科普文章 在软件开发中,前后端三层架构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用于将应用程序分为个逻辑:表示(前端)、业务逻辑后端)和数据访问。这种架构模式有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前后端三层架构的概念、优势、实现方式以及示例代码。 ## 前后端三层架构概述 前后端三层架构将应用程序分为个主要: 1. **表示(前端)**:负责处理用户
原创 2024-07-26 09:10:21
506阅读
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如果前端实现与后端技术无关,那页面呈现的部分就可以共用,不同的后端技术只需要实现后端业务逻辑即可。 其根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数据和页面剥离开来。应对方法的技术是现成的,前端用静态网页相关技术,html+css+javascript,通过ajax技术调用后端提供的业务接口。前后端协商好接口方式,通过http提供,统一使用post维持。接口数据结构使用xml实现,前端jquery解
转载 2023-10-04 19:09:01
369阅读
暑假学习写的基于springboot的ssm项目,用作ssm入门项目蛮不错的,只需要会:SpringBoot-Spring-Mybatishtml、css、js、vuemysql、redis这几种技术栈基本就ok了,还可以自己买个服务器上线玩玩,虽然我的已经过期了 附上github地址 java代码:https://github.com/xyouzi/online_xdclass 前端代码:htt
转载 2024-01-28 08:39:11
85阅读
在现代的 web 应用开发中,前后端分离(即“bs架构前后端分离”)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架构模式。它将用户界面与后端服务独立开来,使得不同的团队可以并行开发、测试和部署。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开发效率,还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解决“bs架构前后端分离”问题,具体涉及背景描述、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案例分析等方面。 ### 背景描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原创 6月前
151阅读
ssm项目1.简介2.项目概述 1.简介这是项目采用的前端采用的是界面非常漂亮的layuimin,后端采用 mybatis,spring,springMVC,集成了log4j,druid连接池,swagger,是一个很不错的ssm框架学完后的练手项目,如果你刚刚学完ssm,苦于没有项目练手的朋友,你可以下载下来,练练手,前端后端功能差不多已经全部实现,也奉上了完整的sql,导入数据库运行即可。课
转载 2023-11-08 23:49:09
77阅读
asp.net mvc(模式)和三层架构(BLL、DAL、Model)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MVC和三层架构,是不一样的。  三层架构中,DAL(数据访问)、BLL(业务逻辑)、WEB各司其职,意在职责分离。  MVC是 Model-View-Controller,严格说这个加起来以后才是三层架构中的WEB,也就是说,MVC把三层架构中的WEB再度进行了分化,分成了控制器、视图
C/S、B/S及三层结构By  rk999888 发表于 2006-6-17 17:46:07  B/S结构跟C/S结构的区别所谓B/S结构,就是只安装维护一个服务器(Server),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Browse)运行软件,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B/S结构的优点是维护方便,能够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客户端运行软件,就像我们平时上网浏览网页一样,有个浏览器(通常是IE5
BS体系结构定义BS体系特点BS结构与CS结构的分析比较 B/S体系结构定义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是WEB兴起后的一种网络结构模式,WEB浏览器是客户端最主要的应用软件。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SQL Serve
转载 2023-07-10 16:40:09
71阅读
一、JavaWeb技术体系二、技术体系说明BS架构        B/S架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架构模式,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架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架构。在这种架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
转载 2023-07-10 22:44:17
373阅读
1.前后端分离前后端分离是指将一个web 系统的动态内容和静态内容进行分离,包括其开发、部署等。 比如传统的 MVC 架构,HTML、JS、CSS… 等前端代码和 Java、spring、mybatis… 等后端代码是在同一个项目中进行开发、部署的。那前后端分离后,就可以分多个项目进行开发、部署、多个前端、多个后端,通过 http restful api 接口的形式进行交互。前后端分离的好处:前端
2020-12-16概述 前后端开发目前比较流行的是 BS 架构,这里B(Browser)指浏览器--前端,S(Server)指服务器--后端。前端编程目前主要用到的技术包括 HTML/JSP + CSS + JavaScript(JS)JSP是在前后端分离时候用的比较多,目前主流是前后端分离的框架,所以这里讲 HTML + 
转载 2023-09-16 09:54:29
391阅读
话说各位读者盆友!周末愉快呀。今天我们了解下前后端分离-一种软件架构模式。这篇博客的意义在于,如果贵公司软件架构就是前后端分离,或者你对前后端分离感兴趣,那么笔者这篇博客比较汇总,看这一篇博客就够了,在下集中了不少优秀的连接,最大的价值就类似与hao123。前后端分离这个在17年火起来的吧。目录:参考文章 1.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2.你熟悉的软件架构模式是什么? 3.为什么要前后端分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