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Linux分区类型、kvm-qemu虚拟机磁盘附加以及存储基础(RAID、LVM)1. 分区类型1.1. 破坏并修复磁盘的MBR2. RAID级别以及介绍3. 简单分区创建以及格式化4. 基于LVM的分区创建以及格式化5. References Linux分区类型、kvm-qemu虚拟机磁盘附加以及存储基础(RAID、LVM)本篇将会介绍两种常用的分区类型(MBR、GPT)以及对
转载 2024-04-22 13:16:09
167阅读
     U-Boot 是一个主要用于嵌 入式系统的引导加载程序,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PPC、ARM、AVR32、MIPS、x86、68k、Nios与MicroBlaze。这也是一套在GNU通用公共许可证之下发布的自由软件。        在上一个章节中,我们直接使用qemu引导启动了Lin
转载 2024-09-29 10:24:50
104阅读
使用QEMU搭建u-boot+Linux+NFS嵌入式开发环境1、搭建嵌入式基本开发环境2、QEMU安装3、编译Linux内核和dtb文件4、使用busybox制作根文件系统4.1、编译安装4.2、制作根文件系统4.3、制作SD卡文件系统镜像4.4、启动内核、挂载rootfs4.5、图形化启动内核5、使用U-boot加载Linux内核5.1、编译u-boot5.2、运行u-boot5.3、QEM
在前面的实验中,我们都是直接运行Linux内核。而在实际的嵌入式系统中都是通过BootLoader加载Linux镜像,然后再去运行。嵌入式BootLoader功能类似PC中的BIOS,用以检测硬件是否正常。加载操作系统镜像到RAM设置不同启动方式 NOR/NAND Flash启动从SD卡启动BootLoader从网络加载内核启动下面将介绍QEMU从Ubuntu加载镜像然后启动。一、U-BOO
转载 2023-12-25 12:32:09
432阅读
背景: 对于U挂载本身linux就有udev这样的工具支持;但是由于依赖udev挂载规则,有时候不太可控(其实我碰到的问题就是在设备终端插着U开机,无法识别并且挂载U,需要重新插拔一次,才能识别U。),所以决定编写代码来检测并且挂载。1.挂载U呢,无非就是mkdir创建目录,然后使用mount命令挂载;(这里假设U的设备节点是/dev/sda1)mkdir -p /mnt/usb mo
转载 2024-04-26 14:46:16
423阅读
qemu搭建和运行起来一个linux内核环境。 1. 编译Linux Kernel镜像1 #!/bin/sh 2 3 4 # 预期工具准备: 5 # Ubuntu 22.04 安装qemu全套 6 sudo apt install qemu 7 sudo apt install qemu-system 8 sudo apt install qemu-user 9
转载 2024-10-09 12:31:41
196阅读
一,前言之前拿出10年前的TQ2440折腾了2周的主要目的就是因为我怀疑OLED屏不支持的原因是电流太小。也就是硬件不支持。而TQ2440自带LCD屏幕的,虽然线很多都断了,但是我家有电烙铁,可以焊接,这个不是问题。但是TQ2440文件系统无法挂载,导致我只能另觅方案了,qemu之前也玩过的,但是我记得是无法联网的。这样的话我添加模块或者添加APP都不方便,网上搜索了下其实是可以通过为qemu添加
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二)----通过u-boot启动Linux内核标签(空格分隔): Qemu ARM Linux在上文《Qemu搭建ARM vexpress开发环境(一)》中已经简单讲述了通过Qemu模拟直接启动Linux内核,并挂在SD卡根文件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直接启动内核,与实际应用中ARM板的启动方式:u-boot、kernel、rootfs有些不同。现在就来
CentOS 7 安装a. U安装,请选择minimal版本。(DVD那个版本,后面需要把DVD的iso还要放在u目录下,但DVD超过4G,用ntfs不好搞) b. 制作启动,Mac可用unetbootin,win下可以用大白菜那个启动u制作工具,把iso写入u,同时把iso原始文件复制到u目录下 c. 机器插上u启动 d. 启动菜单按tab,此时出现类似vmlinuz initrd
转载 2024-03-04 16:38:19
180阅读
目录前言1 安装并配置qemu1.1 安装1.2 配置qemu的网络2 搭建TFTP环境3 搭建NFS环境4 编译u-boot5 编译linux kernel6 使用busybox制作根文件系统6.1 制作过程6.2 测试7 在qemu上利用u-boot启动kernel8 对开发环境的一些完善工作参考文献 前言因为疫情的原因,迟迟没有开学,而我的开发板还在学校,为了不影响linux的学习计划,决
转载 2024-07-24 10:30:19
31阅读
U是一种便携的存储介质,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文件,也可以作为启动或扩展设备,运行、调试和测试不同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 U是一种便携的存储介质,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和文件,也可以作为启动或扩展设备,运行、调试和测试不同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要选择合适的U来配合开发板进行项目开发,则需要考虑容量、读写速度、接口类型、兼容性和可靠性等因素。本
目录一.搭建rust基本环境(1)RUST 安装(2)curl是什么(3)Cargo 是什么(4)设置环境变量(5)安装nutyly成功(6)安装xbuild(7)安装rust-src成功(8)安装qemu(9)启动qumu二.创建裸机程序(1).禁用rust标准库!(2)利用cargo包编译①出现以下错误一:②错误1原因③出现错误2(3)实现panic处理函数(4)eh_personality语
From 百度百科 QEMU,是由 Fabrice Bellard开发的通用、开源机器模拟与虚拟化软件,Fabrice Bellard是另一个著名的C编译器的作者。QEMU可以在不同的机器上运行独自开发的操作系统与软件。当采用虚拟化软件时,主机与客户机都必须采用 x86兼容的处理器。在模拟方式下,它支持x86 处理器启家族、MIPS R4000 、Sun SPARC和PowerPC处理器。
# Java U测试 在计算机领域,U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存储设备,它具有便携性和大容量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数据传输和备份。而在Java编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编写代码来对U进行测试。 ## U测试目的 U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U的读写速度和稳定性。通过测试,我们可以了解U的性能指标,方便我们选择适合的U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 ## U测试方法 为了进行U测试,我们需要使用J
原创 2024-01-18 07:30:39
50阅读
使用QEMU搭建U-Boot+Linux+NFS嵌入式开发环境QEMU简介使用QEMU的事情使用QEMU学习嵌入式的好处驱动开发技能搭建嵌入式基本开发环境基本环境Vmware+Ubuntu18.04Vmwaretools更新软件源安装uboot-tools代码编辑管理工具:git/vim交叉编译器:gcc-arm-linux-gnueabi交叉编译ABI和EABI安装QEMU安装环境自动安装手动
U的可能会遇到U容量不正常的情况,比如U做了启动后,U量产过,U用其他软件格式化过后导致U容量变小了,比如原来有16G的变成了只有7G了,那么其他容量去哪里了呢?如果分成了2个区,那么为什么只识别一个呢?怎么才能恢复容量呢?下面就教大家实测可恢复的教程。   一般U容量变小了,但实际上还是正常没有坏,U的读写是没问题的,所
智能电视标准不统一,所以使用起来也会繁琐,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操作上的麻烦。本文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海信电视使用中遇到一些网络方面的故障,并且一一给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解决问题。故障现象一:“聚好看”持续地显示“加载中。”解决方法:按遥控器“设置”键,“其他设置”-->“系统设置”-->“应用管理”-->“后台应用程序刷新”-->方向键翻页找到“影视点播”,
什么是软件测试?软件测试是评估和验证软件产品或应用程序是否完成其应做的工作的过程。测试的好处包括防止错误、降低开发成本和提高性能。有许多不同类型的软件测试,每种都有特定的目标和策略:验收测试:验证整个系统是否按预期工作。集成测试:确保软件组件或功能一起运行。单元测试:验证每个软件单元是否按预期执行。单元是应用程序中最小的可测试组件。功能测试:根据功能需求,通过模拟业务场景来检查功能。黑盒测试是验证
简介 memtest86工具,如名字所述,就是X86平台下的测试内存的工具。可以在官方网站下载到免费版本:https://www.memtest86.com/download.htmFree是免费版本,与PRO收费版本相比,测试效果没有任何折扣,仅仅不能修改设置目前最新的是8.3版本,早期的MEMTEST86、MEMTEST86+可以加载ISO\IMG光盘软盘镜像启动 ,而目前的版本只支持UEFI
  小伙伴们在安装Win10系统的时候,想要用U启动来进行安装要怎么操作呢?下面小编就具体为大家讲解一下怎么使用U启动来安装Win10操作系统,具体怎么操作呢?系统之家u装机大师是小编强烈推荐的装机工具。可能还是有很多小伙伴不懂得重装系统的操作,其实很简单的,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系统之家u装机大师操作步骤如下:  一、准备工作:  1、U一个(尽量使用8G以上的U)。  2
转载 2024-03-29 20:33:41
22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