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orch Attention 机制介绍 在深度学习领域,Attention 机制被广泛应用于提高模型对输入数据的处理效果。在 PyTorch 中,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实现 Attention 机制,帮助模型更好地关注输入数据中的重要部分。 ## 什么是 Attention 机制 Attention 机制是一种机制,允许模型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对不同的输入部分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提高模型对
原创 2024-07-13 07:32:32
97阅读
注意力机制Attention详解一、前言2018年谷歌提出的NLP语言模型Bert一提出,便在NLP领域引起热议,之所以Bert模型能够火出圈,是由于Bert模型在NLP的多项任务中取得了之前所有模型都不能达到的出色效果。那么Bert模型它是如何提出的呢?我们来追溯Bert模型的发展历史: 首先Bert模型是基于Transformer提出的,Transformer同样是谷歌团队在2017年发表的论
# 实现 PyTorch 的 Mask Attention 机制 在深度学习中,自注意力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尤其在处理序列数据时尤为有效。在处理变长序列时,Mask Attention 机制用于确保模型在注意力计算中忽略某些无效位置。本文将带你逐步实现 PyTorch 中的 Mask Attention 机制。 ## 流程概述 我们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 Mask Attention
原创 9月前
345阅读
概要  Torch Script中的核心数据结构是ScriptModule。 它是Torch的nn.Module的类似物,代表整个模型作为子模块树。 与普通模块一样,ScriptModule中的每个单独模块都可以包含子模块,参数和方法。 在nn.Modules中,方法是作为Python函数实现的,但在ScriptModules方法中通常实现为Torch Script函数,这是一个静态类型的Pyth
转载 2023-09-27 15:59:18
248阅读
目录学习前言1、SENet的实现SENet是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典型实现。2017年提出的SENet是最后一届ImageNet竞赛的冠军,其实现示意图如下所示,对于输入进来的特征层,我们关注其每一个通道的权重,对于SENet而言,其重点是获得输入进来的特征层,每一个通道的权值。利用SENet,我们可以让网络关注它最需要关注的通道。2、CBAM的实现CBAM将通道注意力机制和空间注意力机制进行一个结合,
在自然语言处理等序列数据建模中,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变体。然而,单纯依赖LSTM对长序列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尤其在关注关键信息时。因此,添加Attention机制到LSTM中,可以有效提升模型的性能和灵活性。本文将详细解释如何在PyTorch环境中实现这一过程,并探讨相关的技术细节和实用技巧。 ## 技术原理 LSTM
原创 6月前
172阅读
Attention近年来,Attention机制越来越火,在下不才,可能比你们多看了几篇博客,分享一些我对于Attention机制的理解,推荐大家去看李宏毅老师的视频,讲的非常清楚,也可以参考博客。和绝大多数神经网络模型相似,Attention机制最先应用于图像领域,后来逐渐引入到自然语言处理中。经典的论文可以看看这几篇:《Recurrent Models of Visual Attention
导读目前采用编码器-解码器 (Encode-Decode) 结构的模型非常热门,是因为它在许多领域较其他的传统模型方法都取得了更好的结果。这种结构的模型通常将输入序列编码成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表示,对于长度较短的输入序列而言,该模型能够学习出对应合理的向量表示。然而,这种模型存在的问题在于:当输入序列非常长时,模型难以学到合理的向量表示。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探索加入LSTM/RNN模型中的atten
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是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用于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它在Transformer模型中被广泛使用,能够对输入序列中的每个元素计算其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并使用这些关系来更好地表示输入序列。在自注意力机制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向量表示,例如,在语言处理中,可以将每个单词的嵌入向量作为输入序列中的元素。然后,为了计算每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自注
2019-09-10 19:46:07 问题描述:Seq2Seq模型引入注意力机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选择使用双向循环神经网络模型? 问题求解: 在实际任务中使用Seq2Seq模型,通常会先使用一个循环神经网络作为编码器,将输入序列编码成一个向量表示;然后再使用一个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作为解码器,
转载 2019-09-10 22:39:00
220阅读
2评论
目录前言Seq2SeqAttention机制的引入Hard or SoftGlobal or Local注意力的计算Self-Attention小结前言之前已经提到过好几次Attention的应用,但还未对Attention机制进行系统的介绍,这里对attention机制做一个概述,免得之后看阅读理解论文的时候被花式Attention弄的晕头转向。Seq2Seq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
转载 2023-07-17 22:37:11
109阅读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一、GPT介绍1.无监督预训练2.有监督下游任务精调3.适配不同的下游任务二、基于pytorch自己训练一个小型chatgpt1.数据集2. 模型3.方法介绍4.核心代码展示4.实现效果 一、GPT介绍OpenAI公式在2018年提出了一种生成式预训练(Generative Pre-Trainging,GPT)模型用来提升自
转载 2023-12-15 13:32:56
210阅读
Transformer结构如下图所示:(1)Self-Attention在 Transformer 的 Encoder 中,数据首先会经过一个叫做 self-attention 的模块,得到一个加权后的特征向量 Z,这个 Z 就是论文公式1中的Attention(Q,K,V):在公式中,之所以要除以根号d_k(词向量或隐含层维度),原因有:1)防止输入softmax的数值过大,进而导致偏导数趋近于
转载 2023-10-28 18:57:26
282阅读
0、开始训练之前先要做些什么?在开始调参之前,需要确定方向,所谓方向就是确定了之后,在调参过程中不再更改1、根据任务需求,结合数据,确定网络结构。例如对于RNN而言,你的数据是变长还是非变长;输入输出对应关系是many2one还是many2many等等,更多结构参考如下 非RNN的普通过程,从固定尺寸的输入到固定尺寸的输出(比如图像分类)输出是序列(例如图像标注:输入是一张图像,输出是单
转载 2023-11-15 17:31:38
235阅读
# 在PyTorch中为LSTM添加Attention机制 Attention机制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逐渐成为了标准的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模型在序列数据上的表现。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orch中为LSTM添加Attention机制,并通过代码示例来演示具体实现步骤。 ## 1. 简要概述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LSTM和Attention机制各自的基本概念。 - **LSTM(
原创 7月前
1111阅读
 一、项目简介在上一个使用一维卷积CNN进行风速预测的项目基础上,本项目基于Pytorch使用LSTM和多头Attention实现时间序列(风速)的预测,只使用风速一个特征来预测风速,适用于初学预测的小伙伴。项目参考了多个网络上的代码以及借助了chatgpt的灵感,对整个项目分解到各个py文件中形成一个完整项目的基本框架,其他类似项目可以用这个框架进行修改,增加了loss计算和相应的绘图
转载 2023-11-15 17:21:02
163阅读
文章目录0 写在前面1 卷积层2 下采样3 卷积和下采样4 输出是十分类的问题5 特征提取器6 卷积层6.1 单通道卷积6.2 多通道卷积6.3 卷积输出7 卷积核的维度确定8 局部感知域(过滤器)9 卷积层代码实现10 填充padding11 定义模型12 完整代码 0 写在前面在传统的神经网络中,我们会把输入层的节点与隐含层的所有节点相连。卷积神经网络中,采用“局部感知”的方法,即不再把输入
转载 2023-08-10 10:31:37
222阅读
目录Self-Attention的结构图forward输入中的query、key、valueforward的输出实例化一个nn.MultiheadAttention进行forward操作关于maskReference Self-Attention的结构图本文侧重于Pytorch中对self-attention的具体实践,具体原理不作大量说明,self-attention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下图。 (
 初始化阶段,其中要注意的是 hid_dim要和Q、K、V词向量的长度相等import torch from torch import nn class MultiheadAttention(nn.Module): # n_heads:多头注意力的数量 # hid_dim:每个词输出的向量维度 def __init__(self, hid_dim,
转载 2023-11-23 21:35:46
1547阅读
class Attention(tf.keras.layers.Layer): """ Multi-Head Convolutional Self Attention Layer """ def __init__(self, dk, dv, num_he
原创 2023-05-18 17:14:19
8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