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tk = 200; int main() { int atk = 100; cout<<"局部atk = " << atk << endl; # 100 // 双冒号 作用域运算符 :: 全局作用域, 冒号前没有任何
文章基于python3撰写,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一、基本概念1.字符串的格式双引号或者单引号的数据,就是字符串三双引号或者三单引号的数据,也是字符串三双引号和三单引号也是python的多行注释str1 = 'ko no DIO da!' # 单引号 str2 = "wryyyyyyy!" # 双引号 str3 = '''The World!''' # 三单引号 str
转载 2023-08-21 00:11:19
181阅读
SELECT /*+ rule */ a .table_owner, a.table_name, a.index_owner, a.index_name, column_name_list, column_name_list_dup, dup duplicate_indexes, i.uniqueness, i.partitioned, i.leaf_blocks, i.distinct_keys
一:简洁方法引用分为三种,方法引用通过一对双冒号:: 来表示,方法引用是一种函数式接口的另一种书写方式静态方法引用,通过类名::静态方法名, 如 Integer::parseInt实例方法引用,通过实例对象::实例方法,如 str::substring构造方法引用,通过类名::new, 如 User::new二:方法引用public final class Integer { public
转载 2023-12-27 13:45:04
81阅读
Python基础(2)上次我们讲到了Python的变量、赋值和数据类型,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我们上一篇文章。上期文章:Python基础(1) 变量、赋值及数据类型这篇文章我们介绍一下Python的元组,列表及字典,使用jupyter notebook进行演示。 元组(tuple) 元组的数据元素按照次序 排列,并且可以通过索引访问。如下图,利用小括号创建元组。元组就像一容器,各种数据都
方法引用分为三种,方法引用通过一对双冒号 :: 来表示,方法引用是一种函数式接口的另一种书写方式静态方法引用,通过类名::静态方法名, 如 Integer::parseInt实例方法引用,通过实例对象::实例方法,如 str::substring构造方法引用,通过类名::new, 如 User::new 方法引用 public final class Integer { pu
字符串的基本使用:# -*- coding:utf-8 -*- # 一段普通的文本就是一字符串 # python里字符串的表示方式: # 双引号、单引号、三双引号、三单引号、 反引号(废弃) a = 'hello world' b = "hello world" # c = 'xiaoming said I'm xiaoming' c = "xiaoming said I'm xiaomi
转载 2023-08-12 14:12:38
132阅读
今天分享下 —— 双冒号::是什么语法? 的一些基本知识,欢迎关注!**方法引用分为三种,方法引用通过一对双冒号:: 来表示,方法引用是一种函数式接口的另一种书写方式 **静态方法引用,通过类名::静态方法名, 如 Integer::parseInt实例方法引用,通过实例对象::实例方法,如 str::substring构造方法引用,通过类名::new, 如 User::new?方法引用publi
转载 2023-09-22 09:17:18
194阅读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 Python 的一非常重要的语句,那就是 if 语句。if 语句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条件是否成立,如果条件成立,它将执行相应的代码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使用 if 语句吧!1. if语句首先,我们需要记住一非常重要的单词,那就是 "if"。当我们看到 "if" 这个词时,我们要知道它表示一条件。if 语句的基本结构如下:if 条件:  # 在
转载 2024-06-07 10:58:34
98阅读
1、一等号是赋值 两个等号是等于2、if判断的时候,都是判断的真或者假 也就是True和False记住一句话,非0即真,非空即真;这个是因为0是string类型,所以输入0被认定为非空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姓名:') if name: print(name) else: print('error') 这个输入0的时候就会提示error name = int(input('请输入你
list1=[88,56,12,3,47,1,65,2]8元素,排序,从小到大排序,冒号方法一:for i in range(1,len(list1)):#1,2,3,4,5,6,7,i为所有元素统一参与比较的轮数,第一轮以后就剩7元素参与排序 for j in range(0,len(list1)-i):#j为元素的下标位置 if list1[j]>list1[
转载 2023-06-22 17:17:17
218阅读
[m : ] 代表列表的第m+1项到最后一项[ : n] 代表列表的第一项到第n项m = 3 n = 6 aa = [0, 1, 2, 3, 4, 5, 6, 7, 8, 9] a = aa[m : ] b = aa[ : n] c = aa[m : n] print(a) print(b) p
转载 2023-06-25 23:43:06
491阅读
python列表冒号的含义 //20201204 写在前面:今天练手面部识别项目时,取数据用到了双冒号,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去博客看了看,知晓之后在此做一记录 ps:其实不是两个冒号,是因为中间的end省略了,所以看起来是两个冒号语法list[start:end:step]含义:start:表示从下标多少开始,如果没有,按照0默认值end:表示下标记多少结束,如果没有,按照len-1默
一、切片切片是python极其有用且强大的功能。它使我们能够使用简单明了的语法来操作序列,包括字符串、列表、元组。切片简单来说就是从序列中切取咱们需要的值,并生成一新的序列,理论上来说,只要表达式正确,我们可以通过切片切取序列的任意值。二、切片的用法object[start_index : end_index : step]如果没有缺省的话,表达式应该包含三参数以及两个冒号,三参数的意义分
# Python list 两个冒号的使用 在 Python 冒号 `:` 是一非常重要的语法符号,尤其是在处理列表(list)时。当我们在切片(slicing)操作中看到两个冒号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灵活地操作列表的数据。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用法,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 ## 列表切片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列表切片。切片使得我们能够从一列表中提取出一部分内容,基本的
原创 9月前
143阅读
##########定义函数######## # 如果不主动调用函数,函数是不会执行的 def say_hello(): print 'hello1' print 'hello2' print 'hello3' # 函数的调用 say_hello() def sum_2_sum(): """对两个数字的求和""" num1 = 20 num2 = 20 result = num1 + num2 p
# understanding Python的“两个冒号” 在Python,符号“::”通常用于特定的场景,例如类的切片(slice)操作、类型注解等。本文将通过示例深入探讨这两个冒号的具体用法以及它在实际编程的重要性。 ## 1. “两个冒号”的基本用法 首先,在Python两个冒号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切片的分隔符。对于列表、元组和字符串,切片是一种提取部分元素的便捷方式。 ``
原创 10月前
228阅读
冒号是什么意思?c语言的双冒号是什么意思::c++的名字空间限定c语言里没有双冒号是什么意思双冒号::,是C++语言里面的符号。并不是C语言的。它表示某个“类”里面的函数。两个冒号是什么意思两个冒号表示作用域操作符。::操作符在其左操作数的作用域内找到其右操作数的名字。用于访问某个命名空间中的名字,如std::cout,表明名字cout来自命名空间std。同样的可以用来从某个类取名字,如str
转载 2024-01-16 16:15:14
356阅读
python的环境部署一直是有问题,今天就想个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同时安装python2和python3的版本并配置环境变量在官网下载python2和python3的安装包安装python2和python3的时候都勾选add topath(配置环境变量)然后在python2文件夹里把python.exe改为python2.exe同理在scripts文件夹下把pip.exe分别改为pip2.exe这
# 如何实现Python集合两个冒号 ## 一、整体流程 在Python,使用两个冒号可以实现集合的切片操作,即获取集合的一部分元素。下面是整体的流程: ### 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一集合对象 | | 2 | 使用两个冒号进行切片操作 | ## 二、具体步骤 ### 1. 创建一集合对象 首先需要创
原创 2024-02-27 05:09:47
9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