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学习(42) PyMySQL模块 增删改和sql注入 数据备份和事务一、今日内容PyMySQL模块增删改和sql注入数据备份和事务二、PyMySQL模块PyMySQL模块主要是利用Python实现对MySQL数据库的操作,首先利用pip下载PyMySQL模块,打开cmd命令提示符,输入pip install pymysql,等待模块下载完成。这次我们的数据库仍然使用之前已建立的ho
转载 2024-02-19 00:19:38
51阅读
SQL注入大家好,我又来了,这回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总结的sql注入学习笔记,sql注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可能博主总结的有所缺陷,希望大家多多补充,大家一起进步,好了,闲话少扯,直接上干货。1.SQL注入介绍SQL注入就是者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的输入域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1)造成SQL注入的原因程序开发过程中不注意书写规范,对sql语句和关键
一、原理  SQL注入攻击指的是通过构建特殊的输入作为参数传入Web应用程序,而这些输入大都是SQL语法里的一些组合,通过执行SQL语句进而执行攻击者所要的操作,其主要原因是程序没有细致地过滤用户输入的数据,致使非法数据侵入系统。   根据相关技术原理,SQL注入可以分为平台层注入和代码层注入。前者由不安全的数据库配置或数据库平台的漏洞所致;后者主要是由于程序员对输入未进行细致地过滤,从而
转载 2024-06-05 13:43:01
29阅读
SqlHelper.cs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
原创 2022-07-07 11:13:42
84阅读
 除了校验参数内容,过滤长度和sql关键字。解决in条件拼接字符串comm.CommandText = "select * from Users(nolock) where UserID in (@UserID1,@UserId2,@UserID3,@UserID4)"; comm.Parameters.AddRange( new SqlParameter[]{
定义sql注入实际上就是在用户输入的字符串中加入sql语句,如果在程序设计中忽略了检查,那么这些加入的sql语句就会被数据库服务器误认为是正常的sql语句从而参与运行。攻击者便可借此得到未经授权的数据。原理1.恶意拼接查询传入的参数中拼接了其他的sql语句 导致执行了注入的非法sql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_id = **$user_id** SELECT *
转载 2024-02-26 17:13:30
54阅读
前言在java中,最常见的连接数据库方式有JDBC,Mybatis,和Hibernate。那我们只需要注意这些地方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sql注入即可0x01、Mybatis下SQL注入Mybatis的SQL语句可以基于注解的方式写在类方法上面,更多的是以xml的方式写到xml文件。Mybatis中SQL语句需要我们自己手动编写或者用generator自动生成。编写xml文件时,Mybatis支持两种
转载 2023-07-18 16:40:01
472阅读
Sql注入测试一定要使用工具。原因一:工作效率;原因二:人工很难构造出覆盖面广的盲注入sql语句。例如当一个查询的where字句包含了多个参数,or and的关系比较多时,简单的or 1=1, and 1=2是很难发现注入点的。Sql注入的工具很多(Top 15 free SQLInjection Scanners),我最近使用的有Sqlmap,SqliX,JbroFuzz,SqlPower I
转载 2024-07-12 15:53:09
14阅读
首先,既然网站被注入了,就得赶快恢复网站的正常运行啊!被SQL注入后就要查找所有网页,查看网页头部和底部是否有<iframe src='http/XXXXXX/XXX.XX' width=0 height=0></iframe>或<script>%2%34%w%24%sr234%234</script>等,如果有这样的来历不明的代码,一句话删,当然这
注入攻击是利用是指利用设计上的漏洞,在目标服务器上运行Sql语句以及进行其他方式的攻击,动态生成Sql语句时没有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验证是Sql注入攻击得逞的主要原因。对于JDBC而言,SQL注入攻击只对Statement有效,对PreparedStatement是无效的,这是因为PreparedStatement不允许在不同的插入时间改变查询的逻辑结构。如验证用户是否存在的SQL语句为:用户名'
一、字符串截取函数平时我们进行盲注时用substr()函数截取字符串,当substr()被过滤时,怎么办呢?我们可以用这些函数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1.left(str, length)从左边第length位开始截取字符串用法:left(str, length),即:left(被截取字符串, 截取长度)SELECT LEFT('www.baidu.com',8)结果为:www.baid2.right(
本文主要针对SQL注入的含义、以及如何进行SQL注入和如何预防SQL注入让小伙伴有个了解。适用的人群主要是测试人员,了解如何进行SQL注入,可以帮助我们测试登录、发布等模块的SQL攻击漏洞,至于如何预防SQL注入,按理说应该是开发该了解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棒棒的测试,搞清楚原理是不是能让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bug的产生原因呢好啦,话不多说,进入正题~如何理解SQL注入(攻击)?SQL注入是一种将SQL
转载 2023-10-18 21:14:00
0阅读
SQL注入漏洞,主要是开发人员在构建代码时,没有对输入边界进行安全考虑,导致攻击者可以通过合法的输入点提交一些精心构造的语句,从而欺骗后台数据库对其进行执行,导致数据库信息泄漏的一种漏洞。SQL注入攻击流程第一步:注入点探测自动方式:使用web漏洞扫描工具,自动进行注入点发现手动方式:手工构造SQL注入测试语句进行注入点发现第二步:信息获取  通过注入点取得期望得到的数据1.环境信息:数
上篇文章谈到了sql注入式攻击,今天说一下如何防范sql注入式攻击!       其实要防止asp.net应用被sql注入式攻击闯入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只要在利用表单输入的内容构造sql命令之前,把所有内容过滤一番就可以了。过滤输入内容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一、对于动态构造sql查询的场合,可以用下面的技术1、删除用户输入内容中的所
转载 2023-10-23 08:18:53
11阅读
    首先简单的说一下PyMySQL模块是干什么用的。它是某个大神为给我们这些python开发人员用Python语言编写的一个MySQL驱动程序,让我们可以用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如果你不想用它,你自己也可以开发一个,但是别人都写好了,你自己写一个,也没什么价值,就是浪费时间。    so,大树底下好乘凉,我们只要把大神写好
转载 2023-10-08 10:07:33
125阅读
SQL注入原理:用户输出的数据被当作后端代码执行注入类型:联合查询盲注报错注入堆叠注入二次注入增删改注入limit注入order by注入1. 联合查询2. 盲注(1)布尔盲注:数据库没有回显,只有对错常用函数:length:查看长度substr(查询内容,1,1):截取字符串ascii:得到字符的ascii值(2)时间盲注:数据库没有回显,都是正确sleepif(语句,正确执行,错误执行)3.报
转载 2023-08-24 20:28:50
279阅读
文章目录1、如何防治SQL注入举例2、如何控制SQL注入的影响 SQL注入问题是web应用应该注意的 top 10 之一安全问题。通过用户输入或第三方恶意输入内容来获取或者修改数据库的内容;为了避免 SQL注入的问题,应该对 SQL 语句的参数进行检查,也可以利用持久层框架限制SQL。 一般由于手动拼接sql语句引起。 1、如何防治SQL注入防止SQL注入一般有三种方法 1.过滤原则:对用户
转载 2023-10-08 13:09:33
267阅读
1. SQL 注入SQL 注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网络攻击方式,主要是通过参数来让 mysql 执行 sql 语句时进行预期之外的操作。即:因为传入的参数改变SQL的语义,变成了其他命令,从而操作了数据库。产生原因:SQL语句使用了动态拼接的方式。例如,下面这段代码通过获取用户信息来校验用户权限:import pymysql sq
转载 2024-04-10 20:53:19
13阅读
SQL注入及实战本文记录各种SQL注入类型的实操过程SQL注入定义:由于程序中对用户输入检查不严格,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得知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SQL Injection,即SQL注入SQL注入本质:对于输入检查不充分,导致SQL语句将用户提交的非法数据当作语句的一部分来执行。实战环境:VMware Workstations、Kali虚拟机、SQL注入
Django 在2022年发布的安全更新,修复了在 QuerySet 的 annotate(), aggregate(), extra() 等函数中存在的 SQL 注入漏洞。 漏洞简介Django 在2022年发布的安全更新,修复了在 QuerySet 的 annotate(), aggregate(), extra() 等函数中存在的 SQL 注入漏洞
转载 2023-12-01 12:31:19
6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