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判断// 第一种:if else,if,else, // 第二种:元运算符(目运算符) // 应用于简单的if else判断 // 第种:switch case // 应用于不同值情况的判断 // if(条件1){ // 条件1成立执行的代码 // }else if( 条件2){ // 条件2成立执行的代码 //
matlab if语句在MATLAB中,if语句有3种格式。(1) 单分支if语句:if 条件 语句组 end当条件成立时,则执行语句组,执行完之后继续执行if语句的后继语句,若条件不成立,则直接执行if语句的后继语句。 (2) 双分支if语句:if 条件 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end 当条件成立时,执行语句组1,否则执行语句组2,语句组1或语句组2执行后,再执行if语句的后继语句。(3)
前文从宏观的角度带你了解了 Python 的宇宙:多多教PythonPython 基本功: 2. 学会调用库zhuanlan.zhihu.com如果你浏览了一遍上文列举的一些非常流行的库,那你已经有一大致的了解 Python 可以帮助你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而这篇文章,将反过来,从 Python 最细节的角度,也是你真正开始 Python 最需要了解的知识:Python 自带的数据类型。教程需求
python 多维切片之冒号和三个点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篇python 多维切片之冒号和三个点的用法介绍,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过来看看吧初学python和numpy,对在学习多维切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个总结。一维切片就不说了,比较简单,先说下二维的,二维的理解了多维的就简单了。举个例子先建立一5x5的二维数组多维的切片是按照各个维度分别取这里就分别输出第一维的2-3和第二维
Python中有单引号,双引号,三个双引号其中单引号和双引号基本上没有区别,在诸如以下时候会使用上这两种混合:str="Let's go!"引号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使用:print("""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如果不是使用引号,就需要这样表示:print(" 白日依山尽 \n 黄河入海流 \n 欲穷
转载 2023-06-25 09:27:24
166阅读
Python中的if语句可以用来判断一或多个条件是否成立,并根据条件的结果执行相应的代码块。如果需要判断三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可以使用逻辑运算符来组合这些条件。 逻辑运算符包括与运算符(and)、或运算符(or)和非运算符(not)。通过使用这些运算符,我们可以将多个条件组合在一起,以便在if语句中进行判断。 下面是一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if语句来判断三个条件是否同时成立: ```p
原创 2024-01-25 08:49:39
711阅读
汉诺塔问题:有根竖着的木棍,其中一根木棍上串着N自下而上逐渐变小的圆盘,现在要求将N盘子从A木棍移动到C木棍上,且满足以下两条件:1.无论何时,任何圆盘上方不能有比他更大的圆盘2.一次只能移动一圆盘问:如何移动才能达到要求? 解题步骤:假设要移动n单位, 起始点是A, 目标地点是C, 中间点是B那么问题可以分为以下步骤:step 1:n-1单位由 A 移动到 Bstep 2
# Python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实现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if语句来判断是否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下面我们来实现一示例代码,该代码判断一数字是否同时大于10、小于20且是偶数。 ## 代码示例 ```python num = 12 if num > 10 and num < 20 and num % 2 == 0: print("数字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else:
原创 2024-07-07 04:37:57
276阅读
1、java介绍:Java的发展可以归纳如下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完善期)1995-1998---------------第二阶段(平稳期):JDK 1.3一JDK 1.4;---------------第阶段(发展期):JDK1.52005年推出-----JDK 1.7(被Oracle收购后推出)。(1)在开发上更是分为了Java SE, Java EE, Jav
一、组合数据类型的分类1、集合类型(1)集合类型是一元素集合,元素之间无序,相同元素在集合中唯一存在。(2)Python中的集合类型与数学中的集合概念一致,即包含0或多个数据项的无序组合,集合中的元素不可重复,元素类型只能是不可变数据类型,例如整数、浮点数、字符串、元组等。(列表、字典和集合类型本身都是可变数据类型,不可作为集合的元素)2、序列类型(1)序列类型是一维元素向量,元素之间存在顺序
Python3 基本数据类型 Python 中的变量不需要声明。每个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赋值,变量赋值以后该变量才会被创建。 在 Python 中,变量就是变量,它没有类型,我们所说的"类型"是变量所指的内存中对象的类型。 等号(=)用来给变量赋值。 等号(=)运算符左边是一变量名,等号(=)运算符右边是存储在变量中的值。例如: 实例(Python 3.0+) #!/usr/bin/pyth
转载 2023-10-30 13:23:02
109阅读
目录 省略号也是对象奇怪的字符串and 和 or 的取值顺序访问类中的私有方法时有时无的切片异常两次 returnfor 死循环intern机制 省略号也是对象在python中一切皆对象,省略号(...)也是一对象注意:只能是三个点的省略号在python中叫做Ellipsis在python3中能直接得到它print(...) print(type(...)) print(...) print
python基础练习 高精度加法 一、问题描述输入两整数a和b,输出这两整数的和。a和b都不超过100位。由于a和b都比较大,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语言中的标准数据类型来存储。对于这种问题,一般使用数组来处理。定义一数组A,A[0]用于存储a的个位,A[1]用于存储a的十位,依此类推。同样可以用一数组B来存储b。计算c = a + b的时候,首先将A[0]与B[0]相加,如果有进位产生,则把进
转载 2023-06-27 23:06:09
187阅读
# 如何实现“python 前面三个箭头和三个点” ## 一、流程图 ```mermaid graph LR A(开始) --> B(导入必要库) B --> C(定义箭头和点) C --> D(绘制箭头和点) D --> E(结束) ``` ## 二、步骤及代码实现 ### 1. 导入必要库 在 Python 中,我们可以使用 Turtle 库来实现绘图
原创 2024-07-12 06:25:37
238阅读
循环1.什么是循环 循环结构是指在程序中需要反复执行某个功能而设置的一种程序结构。 循环结构又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先判断后执行的循环结构和先执行后判断的循环结构2.循环的要素 循环变量,终止条件,循环体3.种循环 1.for 循环基本格式如下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循环体 } 表达式1:循环变量初始化语句 比如 int i = 0; 表达式2:循环终止的判断条件语
一,使用Python3.8.3(一)利用命令行模式a.交互式操作b.利用IDEL进行简单的加法 (一)利用命令行模式a.交互式操作利用python3.8.3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 我们在桌面看不见Python图标怎么办?不要急。按照以下操作方式进行操作 首先我们打开开始菜单启动Python3.8.3如下图,双击即可打开画面如下(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简单的操作了)例如print(“我爱祖国”)(注意除了
转载 2023-07-09 12:21:20
274阅读
一、if条件语句1、if条件语句(1)语法:重点:带缩进的代码才是if语句的执行代码,不带缩进的代码不是if语句的代码,与判断条件无关if 条件:#冒号一定不能丢掉 条件成立执行的代码1 条件成立执行的代码2 ... #一定要缩进4空格才表示是if语句中的执行代码,否则是跳出if后的执行语句(2)语句的实例:if True: print('1')#1 prin
转载 2023-07-13 23:38:12
258阅读
单引号和双引号:在Python中我们都知道单引号和双引号都可以用来表示一字符串,比如:str1 = 'python' str2 = "python" str3 = 'The teacher said: "Practice makes perfect" is a very famous proverb.'引号,有两作用:一、字符串在不加\n的情况下实现多行输出#实现多行输出(也可
链表是一系列数据元素,它们通过指针连接在一起。每个数据元素都包含指向指针形式的另一数据元素的连接。Python在其标准库中没有链接列表;作者将使用的节点的概念来实现链表。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称为单链表的链表的类型。 在这种类型的数据结构中,任何两个数据元素之间只有一链接。 我们创建了这样一列表,并创建了其他方法来从列表中插入,更新和删除元素。创建一链表我们创建一Node对象,并创建另一
# Python 三个逗号实现指南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高兴能够帮助你实现“Python 三个逗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整个实现流程,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和注释,以确保你能够顺利掌握这一技能。 ## 流程图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流程图来了解整个实现过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定义函数] B --> C[接
原创 2024-07-26 11:34:09
6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