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一大特点就是语法简洁,代码量少,除了内置函数和模块赋予的强大功能外,其丰富的语法糖也是减少代码量的关键,本文针对list这一数据结构,汇总了常见的操作技巧1. 遍历列表遍历指的是循环处理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最基本的遍历方法就是for in循环了,用法如下a = [1, 2, 3, 4, 5]
for i in a:
print(i)另外,针对两种特殊的遍历场景,python还
转载
2024-01-30 08:22:29
52阅读
1.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与 或 非 and or not
and 表示并且,两个都为真才为真,一真一假才为假,两个都为假也为假
or 表示或,两个都为真则为真,两个都为假则为假,一真一假则为真
not 表示非 相反 not True为假
逻辑运算的优先级:
() > not > and > or
坑
print(1 and 3)
转载
2024-01-15 00:13:51
16阅读
1条件判断条件判断分为三种形式即中文逻辑语句“如果…就…”。在进行判断之前,一定要先对变量进行赋值!条件判断就是针对不同的可能性,进行不同操作。赋值情况的前提不满足if的条件时,自动跳过,执行下一行命令。其次,每一个判断语句之后要使用冒号【:】,表示接下来的内容是只有满足条件才运行的。若不是条件下的语句,要记得删除缩进。单向判断:if双向判断:if…else…多项判断:if…elif…else…1
转载
2024-04-12 21:11:44
53阅读
此篇是作者(一个萌新)在学习Python3的一点回顾和总结(适合有java或c基础的读者观看)
条件控制if 语句
基本if True == 1:
print("hehe")双向if True == 2:
print("hehe")
else:
print("haha")多路if True == 2:
print("hehe")
elif False == -1:
pr
转载
2024-02-25 10:13:49
44阅读
条件判断语句(4) 登高望远一、条件判断语句 二、条件判断应用三、条件嵌套语句一、条件判断语句 单词:if 中文:如果单词:else 中文:否则单词:elif 中文:否则如果条件判断格式:如果那么...否则就...if if语句1 if语句2else:  
转载
2024-02-28 18:43:40
6阅读
笔记03 条件判断与条件嵌套课程目标熟练掌握if条件判断语句,包括单向、双向以及多向判断。熟悉语句间的级别关系,不同级别之间要有缩进熟悉计算机执行指令的顺序,能看懂并得出代码输出结果以及写出if嵌套语句课程难点逻辑判断应使用逻辑符号等于【==】条件语句后一定要记得接冒号【:】,注意观察冒号之后的语句是否缩进以及同级别的语句是否在格式上处于并列状态。在执行变量的判断之前,要注意变量是否已经
转载
2023-11-22 22:14:32
69阅读
目录❤ while循环1. 语法格式2. while循环三要素 3. 死循环❤ for循环1. 语法格式 2. 字典利用 items 内置函数进行 for 循环❤ range()函数1. 语法格式❤ breck() - 跳出整个循环1.&n
# 理解 Python 中的双重 for 循环
双重 for 循环是 Python 编程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尤其在处理二维数据结构时非常有用。今天,我将带你一步一步地理解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双重 for 循环,并给出实际的代码示例。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来解释这些概念,并使用文中提供的状态图和表格来辅助理解。
## 整体流程
在我们开始编码之前,先来概述一下实现“双重 for 循环”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存在。当你希望在整个系统中,某个类只能出现一个实例时,单例对象就能派上用场。比如,某个服务器程序的配置信息存放在一个文件中,客户端通过一个 AppConfig 的类来读取配置文件的信息。如果在程序运行期间,有很多地方都需要使用配置文件的内容,也就是说,很多地方都需要创建 A
转载
2024-09-27 15:06:31
22阅读
简介awk是一个强大的文本分析工具,相对于grep的查找,sed的编辑,awk在其对数据分析并生成报告时,显得尤为强大。简单来说awk就是把文件逐行的读入,以空格为默认分隔符将每行切片,切开的部分再进行各种分析处理。awk有3个不同版本: awk、nawk和gawk,未作特别说明,一般指gawk,gawk 是 AWK 的 GNU 版本。awk其名称得自于它的创始人 Alfred Aho
for循环-双重for循环1 - 循环1.1 for循环语法结构for(初始化变量; 条件表达式; 操作表达式 ){ //循环体 }| 名称 | 作用
| 初始化变量 | 通常被用于初始化一个计数器,该表达式可以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新的变量,这个变量帮我们来记录次数## 标题
转载
2023-07-11 19:01:26
1071阅读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双向循环链表实现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最近身边的朋友在研究用python来实现数据结构。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双向循环链表的实现,改指向的时候总是发蒙。我自己尝实现了一个python的双向循环链表。附上代码,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不懂什么是双向循环链表的伙伴,需要补习一下数据结构的基础之后哦~~~在python当中 用一个类Node 来实现链表的节点,节点数据有
转载
2023-10-17 17:53:59
143阅读
keys()、values()和items()返回的值不是真正的列表,它们不能被修改,没有append()方法 items()获取到字典的 key 和value ,组成元组enumerate() 函数用于将一个可遍历的数据对象(如列表、元组或字符串)组合为一个索引序列即键值对, 同时列出数据和数据下标,一般用在 for 循环当中。 1、创建一个名为favorite_places的字典,在这个
转载
2024-06-17 15:34:00
43阅读
循环结构(for-in)
说明:也是循环结构的一种,经常用于遍历字符串、列表,元组,字典等
格式:
for x in y:
循环体
执行流程:x依次表示y中的一个元素,遍历完所有元素循环结束
示例1:遍历字符串
s = 'I 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
for i in s:
print(i)
示例2:遍历列表
l =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锄禾日当午
转载
2024-07-19 11:09:18
102阅读
【摘要】列表解析式(List comprehension)或者称为列表推导式,是 Python列表推导式最基本的概念。它可以基于现有的列表做一些操作,从而快速创建新列表。因此写列表推导式是非常爽的一件事,有了这种方法,小编建议迭代列表不要For循环。如果你还在使用 For 循环迭代列表,那么你需要了解了解列表推导式,以上就是它的基本概念。如果在我们刚接触 Python 时,列表推导式可能看起来比较
转载
2024-08-09 10:37:10
28阅读
1.for 循环我们大部分的时候代码里面都有for循环,然后里面嵌套一段逻辑处理,下面有两种方法来完成:二者的性能差距有多大呢,一般我们用内置的timeit模块来量化比较:把传统的for改成推导列表,高下立判,性能提高了很多,提升了200%2.用set而不用list我们再来看一个常见的场景,搜索性能的时候用set是列表10倍,不信看下面这个例子原因搜索成员的时候,Python的set比list快很
转载
2023-11-07 16:16:04
209阅读
序⾔在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对可迭代对象进⾏for循环的操作,甚⾄双重编写for循环进⽽找到匹配条件的数据,某些逻辑上这些操作往往⽆法避免,但可以通过⼀些⽅法使得代码不那么冗余和提升代码效率循环的情况1、循环⽐较双重循环获取对象并进⾏⽐较>>> a1 = [1, 3, 5, 2, 10]
>>> a2 = [5, 6, 1, 8]
>>> f
转载
2023-06-02 10:20:14
496阅读
一、回顾 1、双重循环一般用的是for循环;for循环更加好控制,代码看起来更加明晰二、 1、break:跳出循环;结束整个循环。 continue:也是跳出循环;结束本次循环,进入下一次循环。/**
* 例子1:循环录入5名学生成绩,统计成绩大于80分的学生比例
*/
// int sum = 0;
//
转载
2023-08-08 12:32:03
494阅读
双重for循环的格式for(初始化表达式1; 条件表达式2; 修改初始值表达式3) {
for(初始化表达式4; 条件表达式5; 修改初始值表达式6) {
循环体;
}
}双重for循环的执行流程执行表达式1 => 判断表达式2是否成立
=> 若成立,则执行表达式4 => 判断表达式5是否成立
=> 若成立,则执行循环体 =>
转载
2023-08-05 21:31:59
221阅读
## Python双重条件
在Python编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条件语句来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代码块。双重条件是指在条件语句中嵌套使用另一个条件语句,以便更精确地控制程序的流程。本文将介绍Python中双重条件的基本用法,并通过代码示例来说明其具体实现方法。
### 基本概念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if`语句来执行条件判断。双重条件就是在一个`if`语句中嵌套另一个`if`语句
原创
2024-02-24 05:52:08
5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