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控制GM6020过程中,我花了相当长相当长相当长的时间排除了一个BUG:CAN接收中断不能发送电机信息,无法接收while (1)
{
Can_Send(0x1000,0,0,0);
} 一段一段检查代码,发现是因为CAN通信不能在持续发送中接收信息,所以发送电机信息间隔1ms,这样CAN通信有时间来接收信息!所以将代码改为:while (1)
{
Can_Sen
转载
2024-09-24 14:13:29
167阅读
一、RS485简介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简
# 使用Python通过RS485控制汇川电机
在现代自动化控制中,RS485通信协议因其高效和抗干扰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控制和监测。本文将指导您如何使用Python通过RS485控制汇川电机。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10-14 06:18:18
1073阅读
对于做linux开发的研发人员来说,大家都喜欢通过输入指令符来执行一些命令操作,如果在MCU编程过程中有一个类似linux的shell命令工具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输入命令然后运行一些调试函数,将会为编程提供极大的帮助。对于MCU来说,每次修改程序调试就需要重新下载,有时候仅仅是调试修改几个参数,这样反复修改程序编译下载就显得很繁琐,浪费时间,而且在调试电机、电源等高压电源类应用时,如果出现操作错误
转载
2024-02-29 21:59:12
374阅读
在各种通讯方式中,RS485总线因其接口简单,组网方便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RS485无线通讯模块采用全数字无线加密的传输方式,通过Rs485/232接口与PLC、DCS、组态软件、人机界面、触摸屏、智能仪表及传感器等设备组成无线测控网络,为工业测控领域提供了远距离无线通讯的解决方案。RS485无线通讯模块工业应用场景:1. 化工厂配电室室温及循环水液位无线监控系统厂内需要把变电所、循环水站、电磁站
转载
2023-10-18 04:51:19
148阅读
项目上用到了RS485总线,实话是第一次接触此类总线,虽然听得还是挺多的,但是对电气没有研究,此篇文章将介绍RS485总线的电气概略,限于时间原因,后面会将深入研究结果总结出来。规定一个收发器必须能够驱动高达 32 单位负载的总共模负载,同时能够给 RD = 60Ω 差分电阻提供 VOD = 1.5 V 的差分输出电压。另外,该
树莓派python485设备通信1、程序设计简单概述 树莓派通过Modbus-Rtu协议采集温湿度传感器数据以及门磁的状态,以及控制继电器动作。 本demo完整工程2、程序设计逻辑分析在temp_hum_door.py文件中实现整个控制逻辑:温湿度和门磁状态获取函数里面引用类(从new_relay_control文件中引用relay ),执行相应的控制逻辑;通过控制id_value值执行不同的逻辑
转载
2023-09-04 20:14:47
651阅读
rs485 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
转载
2016-06-13 09:14:00
361阅读
2评论
转载自正点原子ppt 串口是一种接口标准,它规定了接口的电气标准,简单说只是物理层的一个标准
原创
2022-12-07 01:15:17
545阅读
485是两线传输的,9600BPS的时候,1000米。A即正端,B是负端,A比B高5V,即1,B比A高5V,即0. 直接对接A(A+)、B(B-)、G(GND),但是G
原创
2023-10-08 09:15:27
1459阅读
我正在尝试在我的程序中设置半双工通信.我的RS485收发器使用RTS标志(TIOCM_RTS)在发送和接收之间来回切换.要发送/接收数据,我需要手动更改RTS标志:
>将RTS设置为高.>发送数据.>将RTS设置为低. int setRTS(int level) {
int status;
ioctl(ser_port, TIOCMGET,
转载
2024-01-29 22:19:58
303阅读
串口知识之RS485 日常生活中用的也是比较少的(相对于RS232)232 比较早,市场上比较多的设备接口基本上都是RS485,RS232,下面着重说一下RS485。串口RS485? 485(一般称作RS485/EIA-485)是隶属于OSI模型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规定为2线,半双工,多点通信的标准。它的电气特性和RS-232大不一样。用缆线两端的电压差值来表示传递信号。RS485仅仅规定了接受端和发
转载
2024-05-14 15:33:41
245阅读
OSI 模型不是一套规则,而更像是一个帮助工程师表征系统的模型。RS485接口很好地包含在OSI 模型的前三层中,总线的实际实现在应用层中进行了表征。这一层涵盖了设备使用的地址或命令集以及数据的解释。它还包括设计人员期望获得多少数据,以及对总线本身的控制。
OSI 模型不是一套规则,而更像是一个帮助工程师表征系统的模型。RS485接口很好地包含
转载
2023-12-21 10:58:38
120阅读
# RS485通信在Python中的应用
## 引言
RS485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等领域。Python作为一种灵活且易于学习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来实现RS485通信。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来进行RS485通信,并提供相关代码示例。
## RS485介绍
RS485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可实现多个设备之间的全双工通信。它采用差分传输
原创
2023-10-14 13:31:32
241阅读
RS-485是串行数据接口标准,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它使用一对双绞线。RJ45接口通常用于数据传输,最常见的应用为网卡接口。串行数据接口:RS-485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RS-
目录一、什么是RS-485接口?它比RS-232-C接口相比有何特点?二、RS-422与RS-485串行接口标准三、RS-422与RS-485的网络安装注意要点四、RS-422与RS-485传输线上匹配的一些说明五、RS-422与RS-485的接地问题六、RS-422与RS-485的网络失效保护七、RS-422与RS-485的瞬态保护八、采用RS485接口时,传输电缆的长度如何考虑?九、如何实现R
转载
2024-09-13 11:43:18
51阅读
RS485接口 百科名片 智能仪表是随着80年代初单片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世界仪表市场基本被智能仪表所垄断。究其原因就是企业信息化的需要,企业在仪表选型时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联网通信接口。最初是数据模拟信号输出简单过程量,后来仪表接口是RS232接口,这种接口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方式,但这种方式不能实现联网功能。随后出现的RS485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RS485。 布网引出线应尽量短 注意阻抗的连续性 注意终端负载电阻 区别HART网络 现场总线网络 RS485网络: 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2V~+6V表示“0”,- 6V~- 2...
转载
2013-06-07 20:36:00
296阅读
在Linux操作系统中,RS485通信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RS485是一种标准的串行通信接口,支持多点通信,具有较高的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而在Linux上使用RS485通信协议,则需要借助于红帽(Red Hat)操作系统的支持。
红帽(Red Hat)是一家专门提供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的公司,它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Linux中使用RS485通信协议的过程,可以通过红帽
原创
2024-02-01 11:29:37
481阅读
# Java RS485通信简介
在工业控制和自动化领域,RS485通信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它允许多个设备通过同一根传输线进行双向通信,具有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在Java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库来实现RS485通信。本文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RS485进行通信,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
## 什么是RS485通信协议?
RS485通信协议是指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标准,用于实现设备之间
原创
2023-08-26 04:47:50
590阅读
RS485总线详解前言一、常见接口划分二、RS485概述(一)简介(二)接口/引脚图三、RS485总线详解(一)RS485总线概述(二)差分传输:(三)原理图(三)RS485与RS232的区别四、应用详解(一)接口结构(二)与RS-422对照表(三)拓扑结构(四) RS-485收发器(五)真值表1.对于发送器2.对于接受器(六)RS-485数据链路参考链接 前言前面有讲过协议,具体参考FPGA学
转载
2024-04-19 19:06:17
2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