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数据库连接-单独连接要想完成这个操作,我们首先需要通过python建立与数据库连接。从而可以从数据库中SQL数据。对于不同数据库,有不同包用以建立连接。 我们 列举一下常见关系型数据库连接 库。 oracle:cx_Oraclehttps://cx-oracle.readthedocs.io/en/latest/index.html这是oracle官方开
# Python 时间戳转换为可读格式 Python 中处理时间和日期功能相当强大,特别是在涉及时间戳时。时间戳是一个表示时间数字,通常是自1970年1月1日0时0分0秒以来秒数。如何将时间戳转换为可读日期时间格式呢?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个详细步骤教程,帮助你实现这一功能。 ## 流程概述 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将时间戳转换为可读日期时间格式: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8-30 08:52:59
108阅读
# Python秒转换为可读时间科普与实践 在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开发领域,经常需要将以“秒”为单位时间转换为更容易理解和读取格式,比如“小时:分钟:秒”。这一需求在很多场景中都会出现,比如日志分析、时间戳处理和用户界面展示等。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这一功能,并将提供免费使用代码示例。 ## 一、时间单位介绍 在开始代码示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时间单位转换。通常,1小时
原创 2024-08-25 04:33:31
41阅读
如果有人问起 Python 程序员他们最喜欢 Python 哪一点,他们一定会提到 Python 可读性。确实,对于 Python 来说,其高可读性一直是 Python 这门语言设计核心。一个不争事实是,相对于写代码而言,读代码才是更加平常事情。Python 代码有高可读一个原因就是其有着相对而言更加完善编码风格准则和 「Python 化」习语。当 Python 老手(Python
python文件读写分为三步  打开文件,获取句柄;操作文件;关闭文件文件基本操作如下:   1 f = open("E:\\person_practice\\python\\test.txt","r") #打开文件 2 fr = f.read() #读取文件 3 print(fr)文件打开时,需指定文件路径、
python2 退休还有 702 天,Python3.7 也将在 6 月份发布正式版,你还记得 3.6 有哪些酷炫特性吗?来回顾一下。可读性更强数字字面值Python代码在可读性上做到了极致,被称为是可执行伪代码。然而,它还在不断地改进,比如这个可读性更好数字字面值语法,就是方便程序员能以一种 “for humans ” 方式阅读和理解数字。你现在可以给数字添加下划线,并按照你喜欢
转载 2024-01-08 12:59:18
54阅读
###简介:Python是一种解释型,面向对象语言。由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于1989 年发明,1991 年正式公布。官网:www.python.orgPython单词是“大蟒蛇”意思。但是龟叔不是喜欢蟒蛇才起这个名字,而是正在追剧:英国电视喜剧片《蒙提·派森飞行马戏团》(Monty Python and the Flying Circus)。使用 www.pyt
转载 2023-10-15 14:46:49
81阅读
Python很容易学习、读和使用。而且这也是就业市场上最热门技术之一。但是这只是python一个概述--还有很多东西。请继续阅读,看看为什么Python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完美的。易于学习、阅读和使用与C#和其他语言不同是,Python语法是可读,并且简洁。作为一名初学者,这将使您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减少精神压力,你可以更快地升级到高级。只要看一眼Python代码,就可以推断出代码在做什么。相
转载 2024-05-27 16:31:47
47阅读
Python优缺点Python优点很多,简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简单和明确,做一件事只有一种方法。学习曲线低,跟其他很多语言相比,Python更容易上手。开放源代码,拥有强大社区和生态圈。解释型语言,天生具有平台可移植性。支持两种主流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都提供了支持。可扩展性和可嵌入性,可以调用C/C++代码,也可以在C/C++中调用Python。代码规范程度高,可读性强
转载 2023-07-02 11:19:13
44阅读
# Python:将纳秒级时间转换为可读日期时间格式 在现代编程中,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和时间记录领域,时间准确性至关重要。随着技术发展,程序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处理纳秒级时间戳。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Python将纳秒级别的时间戳转换为可读日期时间格式,并附带代码示例和流程图。 ## 一、时间戳简介 时间戳是指自1970年1月1日(UTC)以来秒数。随着科技进步,尤其是在高频
原创 2024-09-22 04:17:21
366阅读
Hello,各位小伙伴,在前面的几个章节中,我们重点讲解了Python编程规范,其中对PEP8和Google编程规范进行了解读,其中对代码缩进、行数、命名、注释等都有明确规范,似乎我们按照这样编程规范进行规范性写代码就可以了。NO,我们还是要意识到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最早我问那个问题,你代码是写给谁?很显然,肯定不仅仅是给机器去执行,我们代码很多时候是为了给人看,那就需要做到让
怎么样提高 python 可读性和质量以下是我想法首先给函数 / 类 / 方法取个好懂名字 (我这点很失败,英语太烂… 是不是应该加一个学好英语) 当一个差不多操作出现了三次,不要继续堆代码,要抽象出来 我倾向于写 FIXME,TODO, 写文件 / 函数用途注释,在不是很好理解代码上面注释作用,标明输入和输出都是什么 (如果不是要修改维护你代码,没人在乎你算法多 NB) 上面说
转载 2023-08-21 11:51:59
51阅读
python基础回顾——代码可读性解析篇前言在学习了一门编程语言之后,往往大部分会急于使用代码实现自己一些功能进行测试自己学习情况,这是好,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代码却往往不是只给自己看,或者严格说不是只给当下自己看,而为了提高编写出来代码可读性,需要在写代码时对自身代码格式进行规范化,采用相近和统一规范标准会使得不同开发者在阅读他人代码时更为有效和方便,在实际应用中也将带来不小
先来说说Python优势:• 简单、易学• 开源• 面向对象• 应用领域广泛• 丰富系统及第三方库• 开发效率非常高• 内置数据结构丰富且易用• 代码可读性强(比较读代码比写代码时间多)那么,Python为什么更适合初学编程者呢?1. Python作为动态语言更适合初学编程者。Python可以让初学者把精力集中在编程对象和思维方法上,而不用去担心语法、类型等等外在因素。而Python清晰简洁
PEP 8 规范PEP 是 Python Enhancement Proposal 缩写,翻译过来叫“Python 增强规范”。缩进规范PEP 8 规范告诉我们,请选择四个空格缩进,不要使用 Tab,更不要 Tab 和空格混着用。 第二个要注意是,每行最大长度请限制在 79 个字符。空行规范PEP 8 规定,全局类和函数上方需要空两个空行,而类函数之间需要空一个空行。空格规范函数参数
Python优缺点Python优点很多,简单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简单明了,学习曲线低,比很多编程语言都容易上手。开放源代码,拥有强大社区和生态圈,尤其是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解释型语言,天生具有平台可移植性,代码可以工作于不同操作系统。对两种主流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都提供了支持。代码规范程度高,可读性强,适合有代码洁癖和强迫症的人群。Python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
Python 介绍一、特点1. 可读性强可读性远比听上去重要多得多。一个程序会被反复修改,可读性强意味着让你可以在 更短时间内学习和记忆,直接提高生产率。2. 简洁,简洁,简洁研究证明,程序员每天可编写有效代码数是有限。完成同样功能只用一半代 码, 其实就是提高了一倍生产率。 Python 是由 C 语言开发,但是不再有 C 语言中指针等复杂数据类型,Python 简洁性
Python 是一门更注重可读性和效率语言,尤其是相较于 Java,PHP 以及 C++ 这样语言,它这两个优势让其在开发者中大受欢迎。诚然,它有点老了,但仍是80后啊 —— 至少没有 Cobol 或者 Fortran 那么老。而且,如果还能派上用场的话,为啥要折腾着改变它呢 (尤其在这个还有那么多方法可以提升它性能时候)?实际上这要看你怎么看待它,生命线长本身就是件好事 —— 说明它稳定
转载 2024-05-08 21:36:51
43阅读
mysql中一个表一个时间列是int类型,现在想修改这个字段值,打算可读日期时间格式转成int,然后修改那个值。 这个转换函数就是UNIX_TIMESTAMP,将可读时间转换成int类型,具体用法: update xxx_table set xxx_time=UNIX_TIMESTAMP('2006-11-13 13:24:22') where ...... 同时介绍一个另一个转...
转载 2008-04-13 00:55:00
224阅读
2评论
mysql中一个表一个时间列是int类型,现在想修改这个字段值,打算可读日期时间格式转成int,然后修改那个值。 这个转换函数就是UNIX_TIMESTAMP,将可读时间转换成int类型,具体用法: update xxx_table set xxx_time=UNIX_TIMESTAMP('2006-11-13 13:24:22') where ...... 同时介绍一个另一个转...
转载 2008-04-13 00:55:00
560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