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os模块的使用open("test.txt","mode")读取文件中的内容  f.read() f.readline(size)   f.readlines(size) 写入数据到文件中追加数据覆盖原数据读写文件的IO指针的一些问题 os模块中一些基本的判断文件的函数CSV模块的使用读文件reader(csvfile, d
公交卡的结构1.SELECT 选择MF (可不选)可以不选默认也会被选中,但是可以通过这个指令获得文件控制信息FCI 发送 00A4 0000 02 3F00 接收 6f 12 84 0e 31 50 55 42 2e 53 59 53 2e 44 44 46 30 31 a5 00 6F:文件控制信息模板,84:DF名称 ,A5:文件控制信息专用数据 88:短文件标识符(SFI) 所以DF名称
在上一篇文章Android NFC开发之写入NDEF格式数据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往NFC标签中写入NDEF格式的数据今天这篇文章介绍如何读取NFC标签中的NDEF格式数据首先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添加如下配置<!-- SDK版本至少为14 -->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14"/> <!-- 添加NFC权限
转载 2024-05-19 08:03:52
377阅读
nfc电子标签是一个可以擦写输入数据信息的小型芯片,将你想要的设置的某项应用功能通过nfc手机写入标签里,例如;启动飞行模式,启动音乐库以及视频等等应用,你也可以设置某些个性化的应用,具体如何读取和写入?一起来看看下文。首先,我们需要购买一些NFC电子标签,价格一般在2-6元左右,还有要准备一台带NFC功能的手机,目前很多智能手机都可以,现在小编以魅族手机MX3 作为案例为大家分享nfc的使用方法
 NFC和RFID读取器------用MSP430以及TRF79XXA探测低功耗卡片的存在 摘要NFC和RFID阅读器电池供电的应用必须一定受到的有限能耗以及实现产品的低成本的限制。在卡片存在检测的数年中已经出现了响应的技术和策略。本应用报告致力于提供给这样一种技术方案:相比于以前的卡检测解决方案,通过向现有电路添加简单的电路和小的固件控制逻辑来达到更先进的设计。此外,还简要概
转载 2024-04-30 17:18:49
429阅读
NFC到底是什么?NFC的英文全称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中文名叫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理解为NFC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在13.56MHz的频率上进行通信。通过NFC,当用户将两个电子设备贴在一起时,就可以安全地实现交换两个电子设备中各式各样的数据。与无线通信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
NFC简介NFC,即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通常<=4cm或更短)高频(13.56M Hz)无线通信技术,它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NFC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
转载 2024-03-20 15:23:53
123阅读
2014-12-20这篇文章主要是讲 linux下的对IC卡(M1卡)的无线hack技术。设备:硬件方面,PC机一台,PN532开发板一套。软件方面:mfoc,mfcuk。本文用不到mfcuk的,我还是给大家科普下吧。原理这些我不讲啦,讲应用吧。mfoc,知道卡的一个密码,以超短时间其他所有密码。mfcuk,通过随机数,暴力密码(别认为是随机数充当密码),一般30分钟内能,不能的话
转载 2024-05-26 10:09:39
238阅读
简介单片机:Arduino Uno 额外库:MFRC522(可直接在库管理器下载) S50 IC卡 采用NXP MF1 IC S50制作的非接触智能卡,通常简称S50卡或Mifare 1K,符合ISO14443A标准;存储容量:8Kbit,16个分区,每分区两组密码。枯叶笑与东方大叔的IC卡小结分类 IC - ID市场上常用的卡片就两种,IC卡和ID卡,这两者的区别就是IC卡有存储芯片(如M1,U
转载 2024-04-26 17:57:07
432阅读
    因为公司需求最近研究了大量的NFC读写M1卡的资料,自己撸了一个相对完整DEMO,让大家一起学习学习。由于之前一直是使用复旦方案的读卡器进行读写卡的,不了解基本原理的请移步:M1卡存取控制字节规则详解android 非接触式M1卡改密码    现在我们使用手机自带的NFC标准来进行读写M1卡,毕竟现在手机都这么先进了还插着读卡器来进行读写M1卡实在是
前台发布系统的优先级高于intent发布系统,也就是说当一个正在前台运行的程序可以处理被扫描到的tag时,系统将不会跳出应用列表让用户选择,而直接由前台的activity来处理tag的intent请求。运行在前台的activity不会默认成为前台发布系统,按照activity的生命周期,我们如果覆盖了activity的onCreate()、onNewIntent()、onPause()和onRes
标签:Python调用中科院NLPIR(ICTCLAS2015)详解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RuiXia_NUSTM课题组 ChaoLiu(lch614730@163.com)-------------------------主要讲解内容:1. NLPIR版本及下载2. 代码问题3. userdict的使用问题-------------------------友情提示:如果是swig问题
使用 Node.js 和 JIMP 随机混合图层并使用图像和元数据创建独特的 NFT。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使用 OpenSea 标准,使用不同的特征生成具有自己元数据的随机 NFT(本教程也可以适用于 Solana 和其他链,请记住,您需要按照您正在使用的链),这意味着按照本指南,您最终将获得一包准备上传到以太坊或 Polygon 链的 NFT。从头开始创建 NFT 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我们需要一位
转载 2024-02-27 22:39:32
107阅读
能够阅读电子护照的数据采集装置称为电子护照阅读器或电子护照阅读机,英文为e-passport reader。其主要功能为:· 可以自动识别各种类型的证件,24位清晰彩色拍照能力。· OCR 光学字符识别,和数据提取· 多光源扫描-可以分别用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平行光(回光反射鉴别)来扫描证件。· 自动触发扫描-自动感应证件,并自动开始扫描,无需手动开启扫描。· 通过SDK,用户可以提取扫描下来
# Android NFC 读取 ## 概述 在Android开发中,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可以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近距离通信,通过NFC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读取与写入。本文将介绍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实现NFC数据的读取,并通过步骤表格和代码示例来指导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 ## 流程步骤 ```mermaid journey title NF
原创 2024-06-03 06:32:29
60阅读
许多研究表明,用户最满意的网页加载时间是在2秒以下。能够忍受的较长等待时间上限大概在6~8秒之间。如果需要等待12秒,99%以上的用户会关闭网页离开。所以如果要给用户提供愉快的使用体验,尽量做到 2 秒内打开你的网站。问题大家知道 Meteor App 打包之后前端的 css 和 js 文件就算压缩了也有 500KB 左右。这样如果使用自己的 web 服务器来提供这些文件加载的话,一个问题就是很慢
转载 9月前
12阅读
# NFC Java读取实现流程 ## 导言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用于短距离(通常为几厘米)的数据交换。在Java开发中,我们可以利用NFC来实现读取功能,本篇文章将教会你如何实现NFC Java读取。 ## 流程图 下面是整个流程的简单流程图,以帮助你理解。 ```mermaid graph TD A(开始) B[初始化
原创 2023-12-09 10:22:04
187阅读
electron-vue+node-serialport实现串口通信准备工作重点步骤windows-build-toolsnode-gypelectron-rebuildserialport问题Could not find PythonCould not find any Visual Studio installation to usevalid versions for msvs_versi
      如果在浏览器中使用ActiveX控件,你们控件有可能因为操作系统中对浏览器的安全设置而组织控件的安装。一种解决方案是调整浏览器的安全设置使其可以下载和运行未签名的和不安全ActiveX控件,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最大的缺点是降低了浏览器的安全性,造成了用户浏览器的潜在危险性,并且从易用性的角度讲要用户自己做这些设置,尤其是没有计算机基础的用户,实现起来比较麻
本示例使用的发卡器: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5-c-s.w4002-21818769070.11.4391789eCLwm3t&id=615391857885<!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