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在 pymalloc_alloc 中找到了小内存分配的代码,回顾一下,除了 size 为 0 或者大于 512 Bytes 的内存,都算作小内存,尝试在内存池中分配。按照内存池的设计思路,会预先申请一个 “足够” 大的连续空间备用,所有的小内存则在这个空间里分割出来。Python 中用一个结构体 pool_head 来记录这一大块内存的信息。哦,另外提一句,Python 中这个 “足够”
介绍一下Python内存中读写数据,用到的模块是StringIO和BytesIOStringIOfrom io import StringIO f = StringIO() f.write('hello') f.write(' ') f.write('world!') print(f.getvalue()) # hello world!getvalue()方法用于获得写入后的str。要读取Str
# Python队列最大内存Python中,队列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实现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队列在很多场景下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线程通信、任务调度等。在使用队列时,我们有时会关心队列的最大内存占用情况,即队列所能存储的元素数量的上限。本文将介绍在Python中如何设置队列的最大内存,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Python中的队列模块 Python中的`queue`模
原创 2024-05-03 04:21:17
86阅读
# Python队列完成内存清理 队列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在先进先出(FIFO)的原则下存储和访问数据。Python提供了一个内置的队列模块,可以方便地实现队列的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队列来完成内存清理,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内存清理的重要性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动态地申请和释放内存空间。如果我们不及时释放不再使用的内存,就会导致内存泄漏,从而使程序
原创 2023-10-16 10:26:54
196阅读
目录一、RocketMQ数据存储原理二、集群原理同步刷盘和异步刷盘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集群原理主从broker如何保证消息消费一致性三、RocktMQ顺序消费一、RocketMQ数据存储原理生产者投递消息生产者在投递消息到mq服务器端,会将该消息存放在commitlog日志文件中(顺序写)。Mq后台就会开启一个异步的线程将该commitlogoffset实现分配存放到不同队列中。消费者消费消息:消费
转载 2023-08-20 07:46:41
96阅读
# Python中的multiprocessing共享内存队列Python中,multiprocessing库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实现多进程编程。在多进程编程中,通常需要在多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一个常见的需求是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内存队列。这样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 共享内存队列的概念 共享内存队列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可以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数据。它允许一个进程将
原创 2024-03-20 07:11:33
88阅读
# 如何解决Python队列占用过多内存的问题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帮助你解决Python队列长度太大占用过多内存的问题。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整个解决问题的流程。下面是整个流程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1 | 导入所需的模块 | | 步骤2 | 创建队列对象 | | 步骤3 | 设置队列的最大长度 | | 步骤4 | 往队列中添
原创 2024-01-03 08:02:16
134阅读
 class queue.PriorityQueue(maxsize=0)优先级队列构造函数。 maxsize 是个整数,用于设置可以放入队列中的项目数的上限。当达到这个大小的时候,插入操作将阻塞至队列中的项目被消费掉。如果 maxsize 小于等于零,队列尺寸为无限大。最小值先被取出( 最小值条目是由 sorted(list(
## 实现内存队列的流程 下面是实现内存队列的流程图: ```mermaid erDiagram 开始 --> 创建队列 创建队列 --> 入队 入队 --> 出队 出队 --> 队列是否为空 队列是否为空 --> 结束 结束 --> 结束 ``` ## 创建队列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内存队列。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LinkedLis
原创 2023-09-21 19:58:51
96阅读
# 实现Java内存队列 ## 简介 Java内存队列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在内存中临时存储数据,通常用于解耦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通信。本文将教会你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Java内存队列。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Java内存队列的整体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创建队列) --> B(添加元素) B --> C(获取元素) C --
原创 2023-10-14 08:23:55
95阅读
# 实现Java内存队列的步骤 ## 1. 了解Java内存队列的概念和原理 在开始实现Java内存队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内存队列以及它的基本原理。内存队列是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在内存中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存储和访问数据。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数组、链表等数据结构来实现内存队列。 ## 2. 创建一个队列类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队列类,用于存储数据,并提供相关的方法来实现
原创 2023-09-07 11:32:57
311阅读
1. 消息队列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本质是一个队列(具有先进先出的特性),队列中存放的元素是一个个消息缓存块(message)。 消息缓冲块:   一种自定义数据结构(可以类比链表中的节点),用于存储信息,进程之间通信的方法之一,结构如下: struct msgbuf{ long channel; //通道号 char mtext[100]; //消息内容,这里的
jvm缓存就是创建一些全局变量,如 ​​Map、List​​ 之类的容器用于存放数据。  这样的优势是使用简单但是也有以下问题:   1、只能显式的写入,清除数据。   2、不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淘汰数据,如 ​​LRU,LFU,FIFO​​ 等。   3、清除数据时的回调通知。   4、其他一些定制功能等。
转载 2023-06-13 21:46:40
254阅读
最近项目开发中遇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订单创建后,5分钟没有付款,则取消订单。第二个是:每天晚上跑spring的定时任务,更新用户的访问次数。由于用户量多,用户访问记录表庞大且是分表,所以更新起来非常耗时,于是决定使用队列解决这两个问题。 使用rabbitmq,设置延时(需额外的插件),可以实现第一个问题。代码中我只需将用户信息取出,然后塞到队列中,由消费者慢慢消化队列,可以缓解第二个问题,下面,
转载 2024-04-12 12:05:52
48阅读
 内存列式存储(IM column store)(此特性在12cr1(12.1.0.2)版本后开始可用)是系统全局区中一个可选的部分,表中的数据是以列的形式而不是行的形式存储在内存里面的,如下图所示.在针对某列作查询的应用场景中,列式存储能极大地提升语句的执行速度.IM的列存储在SGA中一个新的静态池。传统的表数据是以行为单位存储,列作为行的一个个片断,列式存储是以一种新的列格式。每个列
Disruptor是LMAX公司开源的一个高效的内存无锁队列。这两天看了一下相关的设计文档和博客,下面尝试进行一下总结。 第一部分。引子 谈到并发程序设计,有几个概念是避免不了的。1.锁:锁是用来做并发最简单的方式,当然其代价也是最高的。内核态的锁的时候需要操作系统进行一次上下文切换,等待锁的线程会被挂起直至锁释放。在上下文切换的时候,cpu之前缓存的指令和数据都将失效,对性能有很大的损失。用户态
如果用户的请求比较费时,可以考虑将用户的请求信息放到队列中,立即返回给用户处理中等信息,这样可以给用户比较流畅的体验,后端可以利用单独的服务消费消息,做到了解耦,提高了并发能力。本文使用jdk为我们提供的阻塞队列api,来实现一个基于内存的简单消息队列。主要涉及的接口BlockingQueue,以及它的实现类ArrayBlockingQueue(数组实现的)和LinkedBlockingQueue
 ​​https://github.com/wangzhicheng2013/shared_memory_ring_queue​​
原创 2022-12-01 16:58:46
273阅读
# 使用Java内存队列优势的实现方法 ## 1. 流程图 ```mermaid erDiagram DEVELOPER --> NEWBIE: 教学 ``` ## 2. 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一个内存队列 | | 2 | 向队列中添加数据 | | 3 | 从队列中读取数据 | ## 3. 代码示例 ### 步骤1:创建一
原创 2024-03-13 03:56:08
3阅读
# Java内存缓存队列实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Java内存缓存队列。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整个实现过程,并提供每个步骤所需的代码和注释。 ## 实现流程 以下是实现Java内存缓存队列的流程: ```mermaid journey title Java内存缓存队列实现流程 section 准备工作 section 实现缓存队列 sec
原创 2023-10-21 05:54:05
12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