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DIF上穿0轴线的当天是中长线难得第一次买入的好时机,会引起场外资金的关注,如果上穿后MACD没有调头的迹象,则股价回调到5日均线附近为买入的好时机,必要时参考其他指标追涨。在0轴线以上形成2次一般说明当前行情已经有段时间的上涨,股价不是太低,此时出现金要注意卖出因为后上涨维持时间不会太长,很短时间内可能被死替补了。 2、在低位0轴线以下形成2次一般是股价上涨的开
《技术指标工具》系列内容旨在通过技术指标工具解决《开平仓方框闭环交易系统》涉及的问题,通过把技术指标的内容消化于交易系统之内,从而让交易者通过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成长为一个知识面宽泛、对交易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认识的、具有相对完整的交易系统的、可以向更深层次的交易操作进化的投资者。文章提要MACD的DIF和DEA两线组成的双曲线、MACD的DIF,及MACD柱线,按照其时在零轴上、下的位置,
Backtrader简单均线交易策略“和死”1、使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MA5和MA10的交叉点作为买入和卖出信号 交易策略是量化交易的核心,MA均线策略也称为SMA均线策略,是量化交易的最简单的量化交易策略之一,当5日均线向上穿过10日均线的时候,我们称为,当5日均线向上穿过10日均线的时候,我们成为死。本使用的是极宽量化交易的包。2、导入包import sys; sys.path.
# 实现MACDPython教程 MACD(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是众多市场分析者和交易者常用的技术指标,它通过两个移动平均线的关系来帮助判断买入或卖出时机。在本文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Python编程实现MACD的逻辑。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MACD的主要步骤效果图,展示整个过程的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获取历史数据] -
原创 8月前
44阅读
“日线已经形成,后市即将走高,赶紧买吧!”“4小时线形成死,价格即将走低,赶紧抛不然就来不及了!”传说中的,死,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何总是挂在各类交易分析师的嘴边?其实很简单,指的是MACD指标中不同时期平均线的相交和背离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对市场走势进行判断。什么是MACDMACD全称为异同移动平均线,由快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12,减去慢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2
本文介绍了MACD二次选股公式编写思路,以MACD零轴之下二次为例,编写选股公式,进行信号过滤,并把选股公式改编为技术指标。此外举一反三,介绍了三次以及MACD零轴上二次。一、MACD二次选股公式编写先以MACD零轴之下二次来介绍编写思路,DEA慢线(黄色)下穿零轴以来,出现第二次(如下图),用通达信BARSLAST函数获取DEA下穿零轴以来的周期数,然后用COUNT函
转载 2023-10-18 21:10:28
609阅读
在进行金融数据分析和交易策略开发时,了解如何利用 Python 实现 MACD 指标的与死是相当重要的。MACD(移动平均收敛散布指标)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趋势跟踪动量指标,它通过两条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差异来识别潜在的买入和卖出信号。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 Python 识别 MACD 指标中的与死,并逐步分析这一过程。 ### 背景定位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交易策略的复杂化,MA
原创 5月前
56阅读
# MACD判断及其实现 在股市或其他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常用各种技术指标来辅助决策。在各种技术指标中,MACD(即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因其简单易懂和有效性而广受欢迎。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MACD指标判断“”信号,并给出Python实现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MACDMACD是由两条移动平均线的差值计算而来,主要用于判断趋势的变化。MACD由三个部分组成: 1. **MA
原创 9月前
437阅读
# MACD算法及其应用于交易策略的实现 ## 1. 引言 移动平均线收敛/发散指标(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简称MACD)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指标,用于分析价格的趋势和判断买入/卖出时机。MACD算法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中的量化交易领域。 本文将介绍MACD算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并给出一个简单的交易策略的实现示例,演示如何
原创 2023-08-15 17:09:46
296阅读
# MACD低位Python实现 在金融市场分析中,MACD(移动平均收敛散度)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技术指标。它可以帮助交易者识别价格趋势的变化,进而做出买卖决策。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实现MACD低位检测,提供相关代码示例,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 MACD的基本原理 MACD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快速移动平均线(EMA)和慢速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12日和26日的EMA计算
原创 10月前
37阅读
MACD指标被普遍认为是最经典实用的技术指标之一。其实并不是因为MACD有多么精妙的算法,而是MACD遵循了最基本的“均线指导原则”,形象的将经典双均线系统换了一种更加直观的表达方式。MACD称为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指标中DIF和DEA这两条曲线主要是体现出股价运行的趋势,而红绿柱状图是体现股价上涨下跌时的能量。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主要看三样:DIF(白线),DEA(黄线),MACD(红绿柱子)。
# 利用Python和TA-Lib计算MACD 在技术分析中,MACD(移动平均收敛散度,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是一种常用的趋势跟踪动量指标,广泛应用于金融市场的交易策略中。MACD由两条线和一个信号线组成,其中(即信号线向上穿过MACD线)通常被认为是买入信号。本文将通过Python和TA-Lib介绍如何计算MACD和检测,并提
原创 2024-09-18 06:52:30
1071阅读
Python实现MACD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乐意教你如何实现Python中的MACD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指标,用于分析证券市场的趋势和价格的动量。 下面是实现MACD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步骤一:导入需要的库 | 导入需要使用
原创 2024-01-10 11:48:17
444阅读
判断 MACD Python 代码实现 在股票市场分析中,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广泛应用的技术指标之一。它能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价格的趋势。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对 MACD 的判断。 ### 协议背景 MACD 指标的发明可以追溯到 1970 年代。为了帮助更好地理解 MACD 指标及其历史发展,我们来看看它的发展时间轴: ```mermaid
原创 6月前
44阅读
MACD和死的用法,附图解(此处以股票为例,其他黄金,外汇产品通用)如果看见MACD发生就买,死就卖的话,或许早被市场消灭了. 机械的运用/死信号来买卖还不如用投硬币来决定买卖会更省力些,而效果也不会差很多。 只有在符合一定规则之下采用MACD发出的/死信号,才可以大大提高信号的成功率。在股市中,,死是投资者分析个股的重要方法之一,“买,死买”是投
# 利用Python Talib库实现MACD策略 在股票投资和期货交易中,技术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MACD(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通过Python的Talib库来实现MACD策略,并配以简要的代码示例,帮助你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指标。 ## 什么是MACDMACD是由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线的差值计算得出的,它能够有效地识别价
原创 8月前
285阅读
如果看见MACD发生就买,死就卖的话,或许早被市场消灭了。 机械的运用/死信号来买卖还不如用投硬币来决定买卖会更省力些,而效果也不会差很多,只有在符合一定规则之下采用MACD发出的/死信号,才可以大大提高信号的成功率。 就像上图一样,很多时候MACD形成以后,转眼就拐头死,或者形成一段股价出现滞涨,只要我们买入后它就开始形成死空头之势,这些不涨甚至滞涨的
今天,我和小伙伴们聊一聊K线指标MACD,MACD,中文名称叫做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有技术之王的美誉。MACD指标由双曲线和红、绿柱状线组成,一条是移动速度较快的DIF线,也称作快线,另一条是移动速度较慢的DEA线,也称作慢线。快线和慢线通常被一并称作MACD双线,上下起伏、如同山峰一样的红绿柱子被称作柱状线,介于红、绿柱状线之间的一条水平线被称作零轴,位于零轴上方的区域被看作多头控制区域,而位于
转载 2024-06-25 14:15:38
32阅读
# Python 判断 MACD 与死的简单指南 在股票市场中,技术分析工具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MACD**(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是其中一种流行的指标,广泛应用于评估价格走势。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 Python 来判断 MACD与死,并通过代码示例展示该过程。 ## 什么是 MACD? **MACD** 由三部分构成: 1. **MACD 线**:由 12 日和
原创 2024-10-24 05:15:10
402阅读
对于MACD指标,大家都很熟悉,不论是在股票市场还是外汇黄金市场,它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喜欢用MACD指标来分析行情的交易者也是非常多的。现在主流的外汇交易软件mt4上面自带的MACD指标是单线,很多用习惯双线MACD的朋友可能还是不太适应单线MACD。至于双线MACD指标,也有很多版本,本网之前也发布过其它版本的双线MACD指标。今天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另外一款经典实用的双线MACDMACD指标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