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ENVI出现的地方,就一定会有Python的身影,为了解放双手方便批量投影转换,最近同步研究了一下如何利用Python实现遥感影像的投影转换,主打的就是一个懒。        之前还分享过矢量数据的投影转换,这样矢量+栅格的全家桶不就有了嘛。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看:【Python&GIS】矢量数
10.6 以下版本,出现 投影栅格(ProjectRaster)报错:ERROR 000151: 地理变换无效。 是官方未修改问题,10.6已经解决矢量操作工具:使用合并工具:【Data Management Tools】–> 【General】–>【Merge】,将三个要素合并成同一个要素;使用矢量编辑-union工具:实现同一矢量图层中多个要素union合并,也可以实现不同矢量图层
1、介绍 Mosaic To New Raster 1)Input Raster。输入图层,没什么好说的,把要合并的图层加进来就好了;2)Output Location。这个是结果文件保存的文件夹,注意,是文件夹,我第一次的时候选错了,一直提示我出错,差点气死我;3)Raster dataset name with extension。这里可以写输出文件的文件名了,带后缀名
# Python读取DEM文件的流程 ## 概述 在本文中,我将指导你如何使用Python读取DEM(数字高程模型)文件。DEM文件是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格式,它包含了地表高度的数据。我们将使用Python中的一些库来读取和操作DEM文件。 ## 流程 下面是我们读取DEM文件的整个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导入必要的库] --> B[加载DEM
原创 2023-10-25 10:06:48
391阅读
DEM网格单元大小的确定方法由地形图上的等高线生成DEM时,DEM网格大小的粗略估计: CELL Size = Scale分母 / 纸张分辨率纸张分辨率为300bpi(一般为200bpi),即一英寸纸张上面可以印刷300条线,以1:5万地形图为例: cell size = 50000/300 (inch) = 4.24 (meter)方法 地图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影像分辨率的关系带来的启示航摄规
方案一:1. envi2. 提高运行效率的参数设置为了充分的利用本机电脑内存,在ENVI主菜单File > Preferences,弹出对话框: 图参数设置 点击OK,保存该设置,然后重新启动ENVI。完成效率提升设置。3. 数据导入北京54和西安80的投影信息在envi下是没有的,如果需要进行进行投影转换,首先需要在envi下进行自定义投影,投影参数见附件。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图北京
概述在本教程中,您将学习如何使用ContourGenerator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创建等高线。FME中的ContourGenerator基于栅格单元的输入值构建Delaunay三角剖分,然后使用该栅格单元生成等高线。generate-contours-from-raster.fmwtdem-full.zip练习在这种情况下,您将从DEM创建等高线,因为您想要创建一个50米的等高线数据集供以后
# Python读取栅格文件教程 ##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整件事情的流程,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展示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导入必要的库 | | 2 | 打开栅格文件 | | 3 | 读取栅格数据 | | 4 | 处理栅格数据 | | 5 | 关闭文件 | ## 具体步骤及代码解释 ### 1. 导入必要的库 首先我们需要导入`gd
原创 2024-07-06 03:24:00
74阅读
在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读取栅格数据并计算其均值是一个常见的需求。这种操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还能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记录我在使用 Python 进行栅格均值读取时所做的准备、步骤和注意事项。 ###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我确保了我的开发环境完整且兼容所需的技术栈。以下是我使用的主要工具和对应的安装命令: ```bash # Pyth
原创 6月前
30阅读
前言应用场景:  点值数据经过插值后形成栅格数据。对于结果中,需要把水体等地表要素不具备值的地方剔除。由此引出了一些列的问题。问题:  1、QGIS 中使用“按掩膜图层裁剪栅格”,裁剪完成在QGIS中查看是吻合的,但是在 Openlayer 中加载有偏移;  2、ArcGIS 中使用“栅格—裁剪”,裁剪完成的是正确,但是GeoServer发布后“无数据值”的地方显示和“0”的值颜色一样;下面就针对
Pydicom单张影像的读取使用 pydicom.dcmread() 函数进行单张影像的读取,返回一个pydicom.dataset.FileDataset对象.import os import pydicom # 调用本地的 dicom file folder_path = r"D:\Files\Data\Materials" file_name = "PA1_0001.dcm" file_pa
# Python读取DEM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是一种数字地形模型,它表示了地表的高程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DEM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分析、洪水模拟、景观建模等领域。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读取DEM数据,并进行简单的高程数据可视化。 ## DEM数据格式 DEM数据通常以栅格数据的形式存储,每个像素点表示地表的一个
原创 2024-03-22 03:39:52
330阅读
# 用Python读取DEM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形模型,以网格或数据点形式表示地表的高程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形分析中,DEM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地形分析、洪水模拟、土地利用规划等领域。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库来读取DEM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 读取DEM数据 ### 安装依赖库 在Python
原创 2024-07-10 05:50:33
336阅读
# 读取DEM数据的Python实践 ## 什么是DEM数据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是一种用来反映地表海拔高度的数字模型。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数据类型,可以用来制作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等。 ## Python读取DEM数据 Python是一种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编程语言,可以通过各种库来读取和处理DEM数据。在本文中,我
原创 2024-03-18 04:25:49
178阅读
在多源数据整合和处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指定范围栅格数据获取或生成的问题,比如按照指定矢量范围裁切栅格等等。ArcGIS中提供了多种栅格剪切的方式和处理工具。利用ArcGIS10的“影像分析”窗口进行栅格裁切处理,“影像分析”窗口能够通过一组常用的显示功能和过程,对 ArcMap 中影像和栅格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 在空间分析工具箱中提供了多种对栅格数据的提取方法,包括提取值到点
转载 2024-01-08 17:59:49
129阅读
最近用 Python 可能要写 daemon,找资料先看看。参照《UNIX 环境高级编程》第十三章: (1) 首先做的是调用 fork,然后使父进程 exit。这样做实现了下面几点: 第一,如果该精灵进程是由一条简单 shell 命令起动的,那么使父进程终止使得 shell 认为这条命令已经执行完成。 第二,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的进程组 ID,但具有一个新的进程 ID,这就保证了子进
转载 2024-07-19 11:38:59
37阅读
实现条件:1.需要用到的库是GDAL;2.DEM数据;1.思路(1)使用GDAL读取DEM数据,先获取第一波段,并读取为数组,使用函数为:ds.GetRasterBand(1)和band.ReadAsArray();(2)根据经纬度计算行列号;(3)根据行列号即可直接读取高程信息。2.代码代码及注释如下:from osgeo import gdal gdal.UseExceptions() #以
一、上堂回顾 1.默写题目 1.创建一个非空集合,将其中的元素遍历出来 s1 = set([43,54,5]) #注意:通过dict创建set,使用的是dict中的key for element in s1: print(element) 2.创建一个非空列表,使用冒泡实现升序排序,使用选择实现降序排序 list1 = [4,5,46,65,3,243] #冒泡实现升序 for i in ra
转载 2024-08-05 13:01:39
26阅读
1  Go2map 分析 在涉及到城市尺度的面向公众电子地图应用上,很多产品都使用栅格图片,除了Go2map以外,51ditu、Mapabc等也是采用的这种技术路线。相比使用矢量数据,这种处理方法对于面向大众的浏览器应用来说非常适合,因为不需要在浏览器端为了GIS矢量数据进行特别的部署;而在服务器端,由于地图更新总不是很快的,因此预先生成图片也可以大大减少服务
了解下矢量,方便以后用GDAL进行转 5.4 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       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转换时,首先必须确定栅格元素的大小。即根据原矢量图的大小,精度要求及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确定栅格的分辨率。如把某一地区的矢量数据结构的地形图向栅格数据转换时,必须考虑地形的起伏变化,当该地区的地形起伏变化很大时(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必须选用高的分辨率,否则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