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向程序中添加必要的注释,也是很重要的。注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程序某些部分的作用和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代码的功能),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代码临时移除,是调试程序的好帮手。当然,添加注释的最大作用还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很多时候,笔者宁愿自己写一个应用,也不愿意去改进别人的代码,没有合理的注释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良好的代码可自成文挡,但我们永远也不清楚今后读这段代码的人是谁,他是否和你有相同的思路。或者
一、注释Python中单行注释以 # 开头,实例如下:# 第一个注释 print ("Hello, Python!") # 第二个注释输出结果为:======================= RESTART: E:/python/change.py ======================= Hello, Python!多行注释可以用多个 # 号,还有&nbsp
# Python 列表值多行书写Python 编程语言中,列表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类型,用于存储多个值。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在列表中书写多行的值,以增加代码的可读性。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多行书写列表值,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为什么需要多行书写列表值? 在实际的编程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定义一个包含多个元素的列表。当列表元素较多或者元素长度较长时,将所有元素写在一行上会导致代码很长,不易
原创 2023-10-08 07:56:50
311阅读
Python 作为一门计算机语言自然有它自己的语法规则,就像英语、汉语都有自己的语法规则一样。Python的语法以简洁著称,它以行、缩进、注释、标识符、保留关键字等几方面来规定了自己的语法。下面我们先看一段Python代码Python 的行在Python里面,行分为逻辑行和物理行。物理行就是以行结束符(\n)结尾算作一行,通常一个物理行也就是一个逻辑行。但有时候,一个逻辑行可以包含多个物理行,比
      初学python,想要运行python项目源码进行学习的,常常遇到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具体的问题,百度上也许能搜索到一些解决方案,但有的表达不清,有的未必有效。有时候与其搜索具体报错的答案,不如从与源码的环境保持一致开始。      本文试图对运行一个外来的python程序源码(比如来自Github)作出步骤性的总结,希望对新
学会向程序中添加必要的注释,也是很重要的。注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程序某些部分的作用和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代码的功能),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代码临时移除,是调试程序的好帮手。当然,添加注释的最大作用还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很多时候,笔者宁愿自己写一个应用,也不愿意去改进别人的代码,没有合理的注释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良好的代码可自成文挡,但我们永远也不清楚今后读这段代码的人是谁,他是否和你有相同的思路。或者
# 项目方案:Python代码多行屏蔽 ## 简介 在开发Python项目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屏蔽一段多行代码,以便在调试、测试或开发过程中临时禁用某些功能。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方法来实现Python代码多行屏蔽,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 ## 方法一:注释 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注释来屏蔽多行代码。在Python中,使用`#`符号来注释单行代码,使用`'''`或`"""`三引号来注释多行代码。 示
原创 2023-11-12 04:36:44
1195阅读
Python在程序并行化方面多少有些声名狼藉。撇开技术上的问题,例如线程的实现和GIL,我觉得错误的教学指导才是主要问题。常见的经典Python多线程、多进程教程多显得偏"重"。而且往往隔靴搔痒,没有深入探讨日常工作中最有用的内容。传统的例子简单搜索下"Python多线程教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程都给出涉及类和队列的例子:#Example.py ''' Standard Producer/Co
学会向程序中添加必要的注释,也是很重要的。注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程序某些部分的作用和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代码的功能),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代码临时移除,是调试程序的好帮手。当然,添加注释的最大作用还是提高程序的可读性!很多时候,笔者宁愿自己写一个应用,也不愿意去改进别人的代码,没有合理的注释是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良好的代码可自成文挡,但我们永远也不清楚今后读这段代码的人是谁,他是否和你有相同的思路。或者
源 / IT技术头条Python 是一门用途广泛、易读、而且容易入门的编程语言。但同时 python 语法也允许我们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情。1、使用 lambda 表达式重写多行函数众所周知 python 的 lambda 表达式不支持多行代码。但是可以模拟出多行代码的效果。def f(): x = 'string' if x.endswith('g'):
转载 2023-08-21 16:10:45
454阅读
类 类中调用的 表名 尽量不要写死,尽量用__init__方法传参的形式 ,以self.model的形式使用。 实例方法的参数,尽量不超过5个。超过5个就显得函数较臃肿。 实例方法按照功能进行划分,一个实例方法做一件事。更直观一些,改起来也好定位。 如果函数逻辑较多,则要在函数定义时,写上类型声明d ...
转载 2021-08-02 15:47:00
419阅读
2评论
mock测试:就是在测试过程中,对于某些不容易构造或者 不容易获取的对象,用一个虚拟的对象来创建以便测试的测试方法。mock对象:这个虚拟的对象就是mock对象。mock对象就是真实对象在调试期间的代替品。mock对象使用范畴:真实对象具有不可确定的行为,产生不可预测的效果,(如:股票行情,天气预报) 真实对象很难被创建的 真实对象的某些行为很难被触发 真实对象实际上还不存在的(和其他开发小组或者
对于Python新手,在刚开始学习Python的时候,总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了相关教程,也明白相关的规则,但是给出一个功能,却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去实现,或者知道怎么去实现,就是写不出来,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出现以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Python新手在学习时眼高手低,仅仅局限于对于代码的理解,很少进行实操,这就会导致想写代码,却写不出来,或者写出来了,由于对于细节的把控不到位,功能实现不了
上一遍,记录了如何安装python解释器,这一遍随笔简单分享下写python代码的三种方式。第一种:命令行1、cmd 打卡命令工具2、输入 python  回车 (进入python解释器)3、输入 print("我的python安装好了")  回车 第二种:自带IDLE1、在开始程序中找到 python idle,打开。 这个是安装python的时候,自带的。&nbs
转载 2023-05-27 09:40:05
116阅读
ps:遵循一定的代码编写规则和命名规范可以使代码更加规范化,对代码的理解和维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编写规范每个import语句只导入一个模块,尽量避免一次导入多个模块。#推荐写法 import os import sys #不推荐写法 import os, sys不要在行尾添加分号";",也不要用分号将两条命令放在同一行。#推荐写法 a = 10 print("a:{0}".format(a))
1.多线程:多线程是为了同步完成多项任务,不是为了提高运行效率,而是为了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来提高系统的效率。线程是在同一时间需要完成多项任务的时候实现的。最简单的比喻多线程就像火车的每一节车厢,而进程则是火车。车厢离开火车是无法跑动的,同理火车也不可能只有一节车厢。多线程的出现就是为了提高效率。同时它的出现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线程与进程的关系:进程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
2Python基础语法2.1运行.py文件运行方式类似:$ python test.py2.2Python标识符在Python里,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在Python中,所有标识符可以包括英文、数字以及下划线(_),但并不能以数字开头。Python中的标识符是区分大小写的。以下划线开头的标识符是有特殊意义的。以单下划线开头 _foo 的代表不能直接访问的类属性,需通过类提供的接口进行访
API概述和使用步骤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Java API是一本程序员的字典. 简单记: 学习API就是学习Java已经写好的类. 如何创建这个类的对象. 如何使用这个类中的方法, 帮我们完成具体的功能. 1. 打开帮助文档。 2. 点击显示,找到索引,看到输入框。 3. 你要找谁?在输入框里输入,然后回车。
# 如何在终端运行多行Python代码 ## 引言 在日常的编程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在终端运行多行Python代码。这种需求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需要在终端中进行交互式的编程实验,二是我们需要在终端中运行一些复杂的Python脚本。本文将介绍如何在终端中运行多行Python代码,并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展示具体的应用。 ## 问题描述 假设我们有一个学生信息的数据文件,包含了学生的姓名、年龄
原创 2024-01-28 05:19:01
255阅读
## 使用Java代码解决问题的方案 ### 问题描述 假设我们的问题是要在网页中显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用户可以输入两个数字和一个操作符(+、-、*、/),然后点击计算按钮,网页会显示计算结果。 ### 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使用JavaScript来编写网页前端的逻辑,然后通过调用Java代码来执行计算操作。下面是具体的实现步骤。 1. 创建HTML结构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HTML文
原创 2023-09-23 04:02:41
7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