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面试题(1)1.一行代码实现1-100之和sum(range(1, 101))提到python求和肯定就是sum()函数了,首先我们得知道sum函数用法。sum()语法:sum(iterable[, start])参数:iterable: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集合、range。iterable项官方文档中写是通常为数字,后面遇到再说。start:指定相加参数(必须是数字类型
转载 2023-08-10 14:27:58
177阅读
GROUP BY可以按照某一列不同值进行分组,然后将不同组数据可以利用聚合函数进行汇总取值。--我们可以在老师表里面求解不同班级老师分别有多少名 SELECT class_id,COUNT(teacher_id) FROM teacher GROUP BY class_id; --我们可以在老师表里面求解每个班级里面最小年龄和最大年龄 SELECT class_id,MAX(a
转载 4月前
21阅读
  文章目录总表 统计函数NULL是否影响SUM AVG计算?MAX MIN 用在日期时间上会怎么样这些函数用在字符串上会怎么样结合上节文章案例 统计一波DISTINCT 关键字应用COUNT 花式应用预告 总表 统计函数名称英文中文返回值COUNT()count计数统计指定列不为NULL记录行数MAX()maxium最大值计算指定列最大值,如果指定列是字符串类型,那么使用字符串
转载 2024-06-11 10:58:05
74阅读
# MySQL中SUM函数与IN语句 在数据库操作中,MySQL是一个被广泛使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提供了许多强大功能,以便于开发者进行数据操作与管理。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MySQL中`SUM`函数与`IN`语句用法,并通过实际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结合使用。 ## 1. SUM函数基本概念 `SUM`函数是MySQL中一个聚合函数,用于计算指定列中数值总和。它通
原创 2024-08-10 05:31:31
31阅读
一.SUM与GROUPBY语句优化:1.原语句为:SELECTIID.INVENTORY_ITEM_ID,SUM(IID.AVAILABLE_TO_PROMISE_DIFF),SUM(IID.QUANTITY_ON_HAND_DIFF),SUM(IID.ACCOUNTING_QUANTITY_DIFF)FROMBOSENT.INVENTORY_ITEM_DETAILIIDWHERE((IID.I
原创 2018-09-12 16:46:59
5402阅读
算术运算符也即数学运算符,用来对数字进行数学运算,比如加减乘除。下表列出了 Python 支持所有基本算术运算符。表 1 Python 常用算术运算符运算符说明实例结果+加12.45 + 1527.45-减4.56 - 0.264.3*乘5 * 3.618.0/除法(和数学中规则一样)7 / 23.5//整除(只保留商整数部分)7 // 23%取余,即返回除法余数7 %
转载 2023-08-07 21:13:47
169阅读
《Excel与VBA程序设计》最新消息,预计9月上市      1.       问题由来早晨还没有完全醒来,你就被电话吵醒,有一个中学同学向你请教一个Excel问题。作为一个所谓Excel专家,你经常会受到此类骚扰。问题大概是这样,一个很大Excel文件,其中有些行是重复,也就
CDA数据分析师 出品相信大家在做一些算法经常会被庞大数据量所造成超多计算量需要时间而折磨痛苦不已,接下来我们围绕四个方法来帮助大家加快一下Python计算时间,减少大家在算法上等待时间。今天给大家讲述最后一方面的内容,关于Dask方法运用。1.简介随着对机器学习算法并行化需求不断增加,由于数据大小甚至模型大小呈指数级增长,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并行化处理Pan
元组符号 : (1,2,3) ----- tuple元组也可以装不同类型元素若声明 a = (1) 则不是元组 必须a =(1,) 才可元组只能获取不可以增删改支持符号+*is 、notin 、 not in支持系统函数min()max()sum()len()sorted() --------------------排序 返回结果是个列表tuple() ------------------
最近接触sql比较多,发现自己已经遗忘也差不多,要用到时候迟迟拿不出来,今天开始会在知乎上纪录一些sql语句学习内容,内容重在说明查询语句用法。 一、sql查询语句初始介绍 1、查询语句一般写法:select .......from ......where ...... group by ......having ...... order by ...... limit ......
python 中,序列表示索引为非负整数有序对象集合,包括字符串,列表和元组。求和函数sum()sum函数原型为sum(s[,start])其中iterable 是可迭代对象,如:列表(list)、元组(tuple)、集合(set)、字典(dictionary)。start 是指定相加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所以说:>>> sum(1,2,3) # is inco
转载 2023-05-27 17:06:03
128阅读
SqlSugarGroupBy和Sum用法hello,大家好。我是闲齁齁,一枚用发量写代码程序员。今天我做功能模块里面涉及到了分组和求和这两个功能,于是我就翻阅了SqlSugar文档来学习分组查询和使用。但是还是写出来了好多问题,接下来我就把问题和解决方法写出来,来帮小伙伴们避个雷。SqlSugar官方文档我已经在下面打了出来。http://www.donet5.com/Home/Doc
一、SQL高级功能之窗口函数1、什么是窗口函数1) 定义:窗口函数也叫OLAP函数(Online Anal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可以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处理。2) 基本语法:<窗口函数> over (partition by <用于分组列名>order by <用于排序列名>)3) 功能:① 窗口函数同时具有分组和排序
先关闭防火墙操作:firewall-cmd --state #查看默认防火墙状态(关闭后显示notrunning,开启后显示running)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停止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开机启动首先安装influxdb,安装步骤一步一步下来wget htt
sum()函数1.描述sum()方法是对迭代对象进行求和计算2.语法sum(iterable[, start])3.参数iterable:可迭代对象,有: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 start:起始值,指定相加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4.返回值返回迭代对象每一项相加最终再与起始值相加(与【起始值相同类型】)计算结果。没有设置起始值,默认为int。 注意:字典为键(key)相加5.实例①
转载 2023-05-26 17:01:02
214阅读
# 如何实现“sql server语句sum带条件查询” ## 1. 流程图 ```mermaid gantt title SQL Server语句sum带条件查询流程图 section 整体流程 定义需求 :done, 2021-10-01, 1d 编写代码 :done, after 定义需求, 2d 测试代码 :d
原创 2024-02-25 04:14:53
225阅读
一 、常用操作数据库命令1.show databases; 查看所有的数据库 2.create database test; 创建一个叫test数据库 3.drop database test;删除一个叫test数据库 5.show tables; 在选中数据库之中查看所有的表 4.use test;选中库 ,在建表之前必须要选择数据库 8.drop table 表名; 删除表 6.cre
参考链接: 各种Python实现之间区别一行代码实现1到100之和: 第一反应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这个真的可以用 print((1+100)*100//2) 其实还可以使用python内置求和函数sumsum()函数第一个参数接受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字典等。 然后考虑使用range(),列表推导式生成1到100数字列表, print(s
转载 2023-07-10 11:07:22
65阅读
day21.SQL是什么?MySQL是什么?  SQL即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特殊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来对数据进行crud。   MySQL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2.查询语句SELECT FROM  查询语句语法:select * from 表名 这里*指的是你表中字段。   去重语句:顾名思义,去掉重复值。这里我们分两种
转载 2023-09-18 16:28:14
75阅读
看感知器里有一句 print('Misclassified examples: %d' % (y_test != y_pred).sum())这里返回值是训练后,感知器对测试集预测值对应真实值比较结果中,不同个数然后我就迷惑了,sum函数怎么用来计数??内置函数sum对iterable对象求和,iterable意为可迭代,即为可遍历数据a = [1, 2, 3, 4] b =
转载 2023-06-30 12:42:23
19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