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and和or都是布尔运算符,作为真或的的判断操作。and是全真为真,or是一真则真。非常有意思的就是它们与not这个布尔运算不同会返回有实际意义的结果,请看如下列子:x = "hello"
y = "world"
z = x and y
print(z)
print(z + y)
# 结果为:
world
worldworld注:由于and是全真才为真所以生效的判断值是and右边的
转载
2023-06-27 16:49:14
92阅读
python基础知识:0.简述python: 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和C语言等语言不同的是,python运行前不需要编译,使用变量时不需要事先声明变量的类型。python编写快,但运行比较慢。python模块是包含python代码的.py文件,前人写好的可以调用的模块。 常见的python内置模块:sys, datetime, math, random,os等Python解释器: 程序代码
转载
2024-06-12 17:02:35
34阅读
## Python或的符号怎么打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or运算符来执行逻辑或操作。逻辑或是一个常见的布尔运算,用于判断多个条件中是否有一个满足。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中的或运算符来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 问题描述
假设我们有一个学生信息的列表,其中包含每个学生的姓名和年龄。我们需要找出年龄在18到25之间的学生,并将他们的姓名打印出来。
### 解决方案
原创
2024-02-01 12:42:35
114阅读
# 如何使用Python创建饼状图和甘特图
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中,饼状图和甘特图是两种常用的图表类型。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来创建这两种图表,并附上相应的代码示例。
## 创建饼状图
饼状图是一种展示数据占比的有效方式。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matplotlib库来创建饼状图。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python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原创
2024-02-26 06:54:28
17阅读
基本操作有:读数据、写数据、运算、控制、输入、输出、语句块1、读取数据:num1 = 50
num2 = num1
//通过num2取得num1的值,这就是逻辑上的读取
测试数据:print(num1)
结果:50
测试数据:print(num2)
结果:502、写入数据:num1 = 50
num2 = num1 //将num1的值写入num1,实际上是num
转载
2024-02-06 23:02:00
91阅读
## Python中或的符号怎么打
在Python中,要表示逻辑或的符号是`or`。它是一个布尔运算符,用于判断多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是否为真。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一个具体的问题来演示如何使用`or`符号解决问题。
### 问题描述
假设有一个电商平台,我们要编写一个程序来判断用户在结算时是否满足两个条件:
1. 用户是VIP会员
2. 用户购物车中的商品总价超过100元
如果用户满足其中
原创
2023-12-22 07:19:44
387阅读
# 使用Pandas DataFrame表示数据集的方案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Pandas库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结构和工具,使我们能够高效地处理表格数据。DataFrame是Pandas中最主要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允许我们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存储和操作数据。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展示如何用DataFrame来分析一个销售数据集。
## 问题背景
假设我们有一个零售商的销售数据,包含了每个订单的
原创
2024-09-22 07:04:36
48阅读
与运算 &
举例:
3&5
解法:3的二进制补码是 11, 5的是101, 3&5也就是011&101,先看百位(其实不是百位,这样做只是便于理解) 一个0一个1,根据(1&1=1,1&0=0,0&0=0,0&1=0)可知百位应该是1,同样十位上的数字1&0=0,个位上的数字1&1=1,因此最后的结果是1.(这之后本来
转载
2023-08-22 19:05:53
66阅读
逻辑异或00=001=110=111=0两个值异或(相同为假,不同为真)两个二进制数异或的结果即按位相减取绝对值再按位相加二进制数a与b异或,即a和b两个数按位进行,如果对应位相同,即为0(这个时候相当于对应位算术相减),如果不相同,即为1(这个时候相当于对应位算术相减的绝对值)。由于二进制每个位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是0,要么是1,则按位异或操作可以表达为按位相减取绝对值,再按位累加。题目及示例分析
转载
2023-07-29 17:34:56
118阅读
1.异或运算 关于异或,有两种计算。一是逻辑异或,一是按位异或。所谓逻辑异或就是运算数是true或者false。比如p1=true,p2=true,p1^p2。 按位异或则是将变量转化为二进制,每一位分别异或。相同为0,不同为1。 按位运算如&、|、^优先级位于关系运算符
转载
2024-06-12 10:41:44
27阅读
赋值运算符我们其实对赋值运算符已经有所接触了,就是这个等号因为在前面我在讲解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一直在强调我们声明一个变量是不是相当于给那个变量赋值?还记得当时我强调这个说法,说等号就是最简单的一个赋值运算符。那么还有哪些赋值运算符?下面,我来具体讲讲。加等于第一个要讲的叫做加等于,加等于用+=来进行表示。那我们先声明一个变量i等于1,然后i加等于5。我们可以用i=i+5来表示,但是有更简单的方法,
转载
2023-09-22 10:56:34
347阅读
一.Python下的if条件判断1.Python下if条件判断的语法格式<1>单条件if 条件判断: 条件满足时执行的语句体<2>双条件if 条件判断: 条件满足时执行的语句体else
转载
2024-02-22 19:57:55
897阅读
# Python中的逻辑运算符
在Python中,逻辑运算符用于执行逻辑操作。其中之一是“或”运算符(`or`),它用于组合条件或表达式,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为`True`,整个表达式就为`True`。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Python中的“或”运算符的用法,并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 1. “或”运算符的语法
“或”运算符用于组合两个条件或表达式。它的语法如下所示:
```python
e
原创
2023-12-04 05:31:25
383阅读
# 如何在Python中使用条件查询MongoDB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从MongoDB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并根据特定条件来筛选数据。Python是一种常用的编程语言,而MongoDB是一种流行的NoSQL数据库,因此在Python中使用条件查询MongoDB是一个常见的需求。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使用PyMongo库执行条件查询MongoDB,并通过一个实际的示例来演
原创
2024-02-25 04:48:57
94阅读
在python编程语言里面:按位的运算,都按位的运算,都是把参加运算的数的二进制形式进行运算。1.与运算:A与B值均为1时,A、B与的运算结果才为1,否则为0 (运算符:&)2.或运算:A或B值为1时,A、B或的运算结果才为1,否则为0 (运算符:|)3.异或运算:A与B不同为1时,A、B的预算结果才为1,否则为0 (运算符:^)4.按位翻转(按位取反):将内存中表
转载
2024-06-17 13:36:39
29阅读
#!/user/bin/env python----如果在linux中我们的python是安装在/user/bin下的,那么当我们去执行py文件的时候他会主去这个文件目录下找这个软件来执行文件(推荐使用这种方法,先去env中查找安装目录)
#!/usr/bin/python----与上面的不同是这样的写法就相当写死了一样python编辑器一定要在/bin的目录下,如果向上面的写法那么他会
# 如何实现"if"和"or"的python
## 一、整体流程
在教你如何在Python中实现"if"和"or"语句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体的步骤:
```mermaid
gantt
title 教程步骤
section 整体流程
学习Python语法: 2022-01-01, 6d
实践"if"语句: after 学习Python语法, 5d
实践
原创
2024-07-06 06:32:46
35阅读
Python虚拟机中的if控制流在所有的编程语言中,if控制流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控制流语句。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Python虚拟机中对if控制流的实现# cat demo.py
a = 1
if a > 10:
print("a>10")
elif a <= -2:
print("a<=-2")
elif a != 1:
print("a!=1
转载
2023-12-21 12:25:46
133阅读
内容概要格式化输出运算符编码基本数据类型深浅拷贝、小数据池 1、格式化输出# %s 占位字符串. 实际上可以占位任何东西(用的最多的)# %d 占位整数. 只能占位数字 # name = "wusir"
# hobby = "打篮球"
print("%s喜欢%s" % (name, hobby)) # 如果你的python是3.6以上, 此时可以使用模板字符串
转载
2024-05-20 09:47:28
34阅读
首先需要一个数据源,例如nums = [1,2,3,4]求均值和中位数:import numpy as np
#均值
np.mean(nums)
#中位数
np.median(nums)
转载
2020-05-09 10:57:00
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