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db调试:基于命令行的调试工具,非常类似gnu和gdb调试,以下是常用的调试命令:                    可以python -m pdb xxx.py(你的py文件名)进入命令行调试模式命令简写命令作用beakb设置断点continuec继续执行程序listl查看当前行的代码段
详细代码我已上传到github:click me一、 实验要求        在 Spark2.3 平台上实现 Apriori 频繁项集挖掘的并行化算法。要求程序利用 Spark 进行并行计算。二、算法设计2.1 设计思路变量定义 D为数据集,设Lk是k项频繁项集,Ck是k项候选集,每一行数据定义为一笔交易(t
 mysql 默认事务级别会出现幻读的可能性,两个事务同时执行,第一个事务写入一条数据;第二个事务查询不到, 如果是串行访问不会有什么问题;我们一个项目是多个客户端向服务器并行写入相同的数据,系统架构改造成本大,所以在服务器事务中加了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加锁有两个办法,分别是 for update, lock in share modefor update
转载 2023-09-24 23:19:00
72阅读
数字IC笔面基础——串并转换器(附Verilog实现)写在前面的话串行并行LSB优先MSB优先并行串行LSB优先MSB优先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串并转换是完成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这两种传输方式之间转换的技术。通过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串并转换。串转并时,将数据移位保存到寄存器中,再将寄存器中的数值同时输出;并转串时,将数据先移位,再将寄存器中最高位或最低位的数值串行输出。关键点: (1)串并转换的关键
一、编程思想并行编程的思想:分而治之,有两种模型1.MapReduce:将任务划分为可并行的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完成后合并得到结果例子:统计不同形状的个数。先通过map进行映射到多个子任务,分别统计个数,然后在用reduce进行归纳一下。2.流水:将任务分为串行的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并行。ProductConsume例子:多个生产者进行并行,多个消费者进行并行。生产者生产出来东西放到队列里;队
转载 2024-03-06 13:32:53
22阅读
文章目录第二章 Java并行程序基础2.1有关线程你必须知道的事2.2初始线程:线程的基本操作2.2.1新建线程2.2.2终止线程2.2.3线程中断2.2.4等待(wait)和通知(notify)2.2.5 挂起(suspend)和继续执行(resume)线程2.2.6等待线程结束(join)和谦让(yield)2.3 volatile与Java内存模型(JMM)2.4 分门别类的管理:线程组2
小子本文分为四部分,一是大数据时代现状,其二是面对挑战的方法,然后是用python并行程序,最后是multiprocessing实战。 目录一、大数据时代的现状二、面对挑战的方法2.1 并行计算2.2 改用GPU处理计算密集型程序3.3 分布式计算三、用python并行程序3.1 进程与线程3.2 全局解释器锁GIL:3.3 multiprocess
转载 2023-06-19 15:27:25
149阅读
工作中经常涉及到加速程序的运行,除了代码逻辑的优化,算法的优化之外,还经常使用的一招就是并发编程。至于python的并型编程这一块。说到并行编程,我们不得不谈线程和进程这两个概念: + 进程:对于操作系统来说,一个任务就是一个进程(Process),熟悉linux的朋友敲命令ps -aux 就可以看到本机正在启动的任务——进程 。 + 线程:在一个进程内部(一个任务),要同时干多件事,就需要同时运
Python程序并行化方面多少有些声名狼藉。撇开技术上的问题,例如线程的实现和 GIL,我觉得错误的教学指导才是主要问题。常见的经典 Python 多线程、多进程教程多显得偏"重"。而且往往隔靴搔痒,没有深入探讨日常工作中最有用的内容。传统的例子简单搜索下"Python 多线程教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程都给出涉及类和队列的例子:import os import PIL from mu
转载 2024-04-11 09:10:24
24阅读
Python程序并行化方面多少有些声名狼藉。撇开技术上的问题,例如线程的实现和 GIL,我觉得错误的教学指导才是主要问题。常见的经典 Python 多线程、多进程教程多显得偏"重"。而且往往隔靴搔痒,没有深入探讨日常工作中最有用的内容。传统的例子简单搜索下"Python 多线程教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程都给出涉及类和队列的例子:import os import PIL from mu
并行与并发的区别并行 - parallel同时做某些事情,可以互不干扰的同一时刻做几件事情并行:是一条高速路上的多条车道,每条车道上可能同时有车辆在跑,是同时发生的概念并发 - concurrency同时做某些事情,但是一个时间段内有事情要处理并发:是众多车辆在一个时间内要通过路面的时间,比如下班时一大波人向食堂涌去,抢购时一大波请求向服务端涌去如何处理并发?1、队列、缓冲区打菜时排队,先进先出,
多线程并发编程并行和并发的概念我们之前有提到过。在回顾下并发:多个任务在同一个 CPU 核上,按细分的时间片轮流(交替)执行,从逻辑上来看那些任务是同时执行。并行:单位时间内,多个处理器或多核处理器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进行。那么在多线程编程实战中,线程的个数往往大于CPU的个数,所以一般都称为多线程并发编程而不是多线程并行编程。在多核CPU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单核CPU对多线程效能的限
春节坐在回家的火车上百无聊赖,偶然看到 Parallelism in one line 这篇在 Hacker News 和 reddit 上都评论过百的文章,顺手译出,enjoy:-)Python程序并行化方面多少有些声名狼藉。撇开技术上的问题,例如线程的实现和 GIL传统的例子简单搜索下“Python 多线程教程”,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程都给出涉及类和队列的例子:#Example.py ''
并发程序是指可以被同时发起执行的程序 并行程序被设计成可以在并行的硬件上执行的并发程序。 并发程序代表了所有可以实现并发行为的程序,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包含了并行程序。 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 基于通信的IPC方法:又分为以数据传送为手段的IPC方法(传送字节流的管道pipe和传送结构化的消息对象的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和以共享内存(
转载 2019-10-09 14:29:00
130阅读
2评论
# 项目方案:基于Python并行程序调用GPU的应用 ## 1. 背景介绍 在现代计算机科学领域,GPU(图形处理器)不仅仅用于图形处理,还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HPC)和深度学习等领域。Python作为一门流行的编程语言,能够方便快捷地调用GPU进行并行计算。本项目将介绍如何利用Python并行程序调用GPU,并提供一个示例项目。 ## 2. 技术方案 ### 2.1 使用CUDA库 C
原创 2024-05-09 05:32:46
300阅读
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和计算需求的提升,传统的CPU计算已经无法满足高性能计算的要求。因此,利用GPU(图形处理单元)进行并行计算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选择。Python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程语言,也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使得调用GPU进行并行计算变得简单而灵活。本文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利用并行程序调用GPU,以提升计算效率。使用CUDA进行GPU加速计算CUDA(Compute Unified De
原创 2024-05-15 15:44:52
117阅读
#include<stdio.h> #define MAXSTRLEN 255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OK 1 typedef int Status; typedef unsigned char SString[MAXSTRLEN+1]; Status StrAssign(SString &T,char *chars);
转载 10月前
67阅读
&#160; &#160; &#160; &#160; 对于串行并行,一直都搞不清楚,两个十分容易混淆的概念。 &#160; &#160; 刚好今天有空,上网搜了搜,觉得不错的复制过来,以便之后忘记了还可以找回来。&#160; &#160; 串行——就是只有一根数据线,每个时钟脉冲下只能发送一味的数据。&#160; &#160; 并行——有多个数据线,每个时钟脉冲下可以发送多个数据位。&#16
转载 精选 2010-03-19 22:28:20
544阅读
原文:Parallel Processing in Python 作者:Frank Hofmann 翻译:Diwei简介当你在机器上启动某个程序时,它只是在自己的“bubble”里面运行,这个气泡的作用就是用来将同一时刻运行的所有程序进行分离。这个“bubble”也可以称之为进程,包含了管理该程序调用所需要的一切。例如,这个所谓的进程环境包括该进程使用的内存页,处理该进程打开的文件,用户和组的
目录1介绍篇线程篇进程篇异步篇GPU篇分布式篇基本使用#coding=utf-8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os # 获取pid用 import time # 延时用 # 子进程要执行的函数 def child_proc(name): print(f'child process {name} pid: {os.getpid()}') time.sle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