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1. 两数之和(1)2. 整数翻转(7)3. 回文数(9)4. 删除排序数组中的重复项(26)5. 移除元素(27)6. 搜索插入位置(35)7. 最大子序和(53)8. 加一(66)9. 合并两个有序数值(88)10.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121)11. 买卖股票的最佳时机 II(122)12. 两数之和 II - 输入有序数组(167)参考 1. 两数之和(1)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
变量(1)在计算机程序中,变量不仅可以是数字,还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变量子啊程序中就是一个变量名表示的,变量名必须是大小写英文,数字,和"_"的组合,切不能以数字开头.a = 1 #变量a是一个整数b = "shuai" #变量b是一个字符串c = True #变量c是一个布尔值True(2)在python中,等号"="是赋值语句,可以把任意数据类型赋值给变量,同一个变量可以反复赋值,而且可以是
对于一个程序来说,我们希望实现的肯定不仅仅是‘hello world!’,我们需要它完成更多的的事,我们想要输入并得到输出。在python中我们借助常量和变量来完成这些工作。 #什么是常量和变量? 字面意义上的常量,就像1、5、9、a、r、p…这些数字和字母,在程序中就代表它本身,没有其他意义。如程序3+4,其中的’3’和’4’就是常量,只表示它本身。常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数 在pytho
# Python中建立常数数组Python编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包含常数值数组。这种数组在一些算法和数据处理中非常常见,比如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领域。在Python中建立常数数组有多种方法,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使用列表推导式 列表推导式是Python中非常强大和灵活的特性,可以方便地创建包含常数值数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创建一个长度为10
原创 2024-06-28 06:35:48
90阅读
### Python 常数数组的实现教程 作为一名新手开发者,了解如何在Python中处理数组常数的乘法是基本技能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介绍如何实现“常数数组”的功能。我们会展示整个过程的流程图,并将代码通过Markdown语法进行展示。 #### 一、流程图 下面是一张简单的流程表,展示了实现这一功能的步骤: | 步骤编号 | 步骤描述 | |---
原创 10月前
40阅读
Numpy库是支持 Python 语言的数值计算第三方库,其拥有强大的多维数组处理与矩阵运算能力;是机器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是在学习了Numpy数值计算课程之后,所做的些许笔记。文章目录Numpy生成随机数Numpy数学函数Numpy数据修约Numpy数组的数学运算Numpy生成随机数生成随机数几种方法rand(d0, d1, ..., dn)//[0, 1) 区间随机数据填充,这些数据均匀
# 如何实现“python 数组常数” ## 介绍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在Python中实现数组乘以常数的操作。这是一个基础的数学运算,但对于刚入行的小白可能会有些困惑。在本文中,我将通过步骤说明和代码示例来帮助你理解这个过程。 ### 关系图: ```mermaid erDiagram 数组 ||--|| 常数 : 乘法 ``` ### 序列图: ```me
原创 2024-04-21 07:03:44
93阅读
# Python数组常数的实现 ## 简介 在Python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组进行操作,其中包括对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减去一个常数。本文将向刚入行的小白介绍如何实现"Python数组常数"的功能。我们会使用Python的基本语法和一些常见的库来完成这个任务。 ##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Python数组常数"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原创 2023-10-16 03:33:18
249阅读
2 NumPy-快速处理数据标准安装的Python中用列表(list)保存一组值,可以用来当作数组使用,不过由于列表的元素可以是任何对象,因此列表中所保存的是对象的指针。这样为了保存一个简单的[1,2,3],需要有3个指针和三个整数对象。对于数值运算来说这种结构显然比较浪费内存和CPU计算时间。此外Python还提供了一个array模块,array对象和列表不同,它直接保存数值,和C语言的一维数组
1.python基本数据类型Tips:有类型的是数据本身,而变量并无数据类型,与javascript类似的弱类型变量Python3 中有六个标准的数据类型:Number(数字)String(字符串)List(列表)Tuple(元组)Sets(集合)Dictionary(字典)NumberPython3 支持 int、float、bool、complex(复数)。 在Python 3里,只有一种整
238. product of array except self 除自身以外数组的乘积一、刷题内容原题链接内容描述二、解题方法1.方法一:if/else语句2.方法二:左右乘积列表3.方法三:空间复杂度 O(1) 一、刷题内容原题链接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product-of-array-except-self/内容描述给你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numpy数值分析与计算操作话不多说,上代码吧!1.创建数组##创建一维数组 nd2=np.array([12,25,25,366,54,85,69])# print(nd2) # #创建二维数组 nd=np.array([[12,25,34],[34,43,23],[23,34,34]])# print(nd)上述代码即为创建数组的代码,可以创建一维数组,二维数组或者三维数组,看你需要数据的结构
python变量、常量与数字类型常量(一句话能概括先讲它)严格来讲,python中除了π与N就没有不变的量  所以,在python中我们识别常量是看它是否全大写(如下图)  变量变量,顾名思义,就是变化的值 变量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注意不要以数字开头**不可以用python的保留字 eg:print、class、if、and等&n
# 如何将Python一维数组变成常数 ##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B(创建一维数组) C(将数组转换为常数) D(结束) A --> B B --> C C --> D ``` ## 状态图 ```mermaid stateDiagram 开始 --> 创建一维数组
原创 2024-04-09 04:53:53
118阅读
标题:如何将 MongoDB _id 转化为正常数值 ## 引言 在使用 MongoDB 进行开发时,经常会遇到需要将 _id 字段转化为正常的数值的情况。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功能,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代码示例。通过本文,你将学会如何将 MongoDB _id 转化为正常数值。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将 MongoDB _id 转化为正常数值的整体流程。请注意,以下流程仅适用于 Mongo
原创 2024-01-23 05:37:47
117阅读
NumPy算术运算NumPy 数组的“加减乘除”算术运算,分别对应 add()、subtract()、multiple() 以及 divide() 函数。注意:做算术运算时,输入数组必须具有相同的形状,或者符合数组的广播规则,才可以执行运算。下面看一组示例: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ange(9, dtype = np.float_).reshape(3,3) #数组
一、量  Python中没有明确区分变量常量的定义,一般默认全大写拼写的变量名为常量(只是用于给编写者的一个提示)。二、数据类型  Python中基础数据类型大体分为:数字(整型(整型与长整型在Python3中无区别),浮点型,布尔型,复数),字符串(字符),列表,元祖,集合,字典六种类型。  其中数字,字符串,元祖为不可变数据类型;列表,集合,字典为可变数据类型。&
转载 2023-12-25 07:15:32
0阅读
数组一.数组二.一维数组1.定义一维数组2.引用一维数组3.初始化一维数组(1).全部赋值(2).部分赋值(3).全部赋为0(4).数据个数确定可不指定数组长度4.例子三.二维数组1.定义二维数组2.引用二维数组3.二维数组的初始化(1)分行赋初值(2)整体赋值(3)部分赋值(4)全部赋值4.举例四.字符数组1.定义字符数组2.初始化字符数组3.引用字符元素中的元素4.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使用
NumPy基础:数组和矢量计算NumPy的ndarray:一种多维数组对象该对象是一个快速灵活的大数据集容器。你可以利用这种数组对整块数据执行一些数学运算,其语法跟标量元素之间的运算一样列表转换为数组二维列表数据类型其他一些自动生成的数组arange()ndarray的数据类型使用astype()方法转换类型,如果将浮点数转换成整数,则小数部分将会被截断,如果某个字符串数组全是数字,也可以用其转换
# 常数数组Python的表示 在Python中,常数数组可以使用列表(list)来表示。列表是Python中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允许存储多个元素,并且这些元素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列表是可变的,这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 定义常数数组 要定义一个常数数组,可以使用方括号([])将元素括起来,并用逗号分隔。以下是一个示例,表示一个包含5个整数的常数数组: ``
原创 2023-09-01 05:25:24
13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