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不知道多久没有发过博文了,伴随着毕业的到来,论文和实习,都一起到来了,可能我以后也很少发布编程类的文章了,更多的将会注重于网络安全文章的发布了,windowsAPI的文章将会逐渐从我的博文中删除,以后将会不定期更新webdirscan,weblogon_brust等的python技术文章,二进制或者手机APP类型的,很感叹自己一路走过来,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也遇到过很多大佬,向他们学习了一些知识
转载 1月前
356阅读
备忘录模式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备忘录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介绍意图: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主要解决:所谓备忘录模式就是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可以在以后将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何时使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需要记录一个对
介绍备忘录模式是一种行为模式,该模式用于保存对象的当前状态,并且可以在之后再次恢复到此状态,这有点像我们平常所说的“后悔药”。备忘录模式实现的方式需要保证被保存的对象状态不能被对象从外部访问,目的是为了保护好被保存的这些对象状态的完整性以及内部实现不向外暴露。定义在不被破坏封闭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使用场景(1)
python3简单要点的备忘录1.格式化输出1. format输出位置'{}---{}---{}'.format(x,y,z) 输出:x—y---z'{2}---{1}---{0}'.format(x,y,z) 输出:z—y---x'{n1}---{n2}---{n3}'.format(n3 = x, n2 = y, n1 = z) 输出:z—y---x输出的格式'{2:<5f}---{1:
转载 2023-11-02 23:24:33
69阅读
备忘录模式(Memento Design Pattern),也叫快照(Snapshot)模式。指在不违背封装原则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以便之后恢复对象为先前的状态。备忘录模式在日常中很常见,比如Word中的回退,MySQL中的undo log日志,Git版本管理等等,我们都可以从当前状态退回之前保存的状态。比如Git中的checkout命令就可以从main版本
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是设计模式中的对象行为型模式,主要是为了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获取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且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了。  说到备忘录模式,我就想到了我们玩单机游戏的时候经常会存档,然后在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读取存档的游戏内容然后从存档点开始继续游戏;还有我们使用Word软件等等都可以使用Ctrl+Z使内容恢复到之前的某个点。备忘录
转载 2023-06-30 16:37:54
154阅读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语言使用备忘录模式实现过关类游戏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希望对大家学习Java语言有所帮助。一.模式定义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闭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外部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二.模式举例1模式分析我们借用过关类游戏来说明这一模式。2备忘录模式静态类图3代码示例(黑箱备忘录模式)3.1创建备忘录窄接口一IN
GitHub上出现一份对Python用户非常友好的资源:Python Cheatsheet。内含超全代码示例,只需“Ctrl+C”+“Ctrl+V”“Ctrl+F”就可以快速上手使用。很多人学习python,不知道从何学起。 很多人学习python,掌握了基本语法过后,不知道在哪里寻找案例上手。 很多已经做案例的人,却不知道如何去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这个Python速查表,可以查到python
一、备忘录模式  1、基本介绍    (1)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    (2)可以这里理解备忘录模式:现实生活中的备忘录是用来记录某些要去做的事情,或者是记录已经达成的共同意见的事情,以防忘记了。而在软件层面,备忘录模式有着相同的含义,备忘录对象主要用来记录
备忘录模式定义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场景例如,大多单机版游戏都有保存进度的功能,比如你玩到第5关,就可以将进度保存到第5关,下次就会从第6关开始,尽管你一直过不了第6关,也没关系,并不会从第一关重头开始。备忘录就可以将进度保存起来,下次进入的时候,从备忘录中加载
1、备忘录模式基本介绍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可以这里理解备忘录模式:现实生活中的备忘录是用来记录某些要去做的事情,或者是记录已经达成的共同意见的事情,以防忘记了。而在软件层面,备忘录模式有着相同的含义,备忘录对象主要用来记录一个对象的某种状态,或者某些数据,当
# 备忘录Python实现 ## 1. 流程概述 实现一个备忘录Python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备忘录类 | | 2 | 添加属性和方法 | | 3 | 实现备忘录的保存和加载功能 | | 4 | 编写示例代码 | 在接下来的文档中,我将详细介绍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以及相应的代码和注释。 ## 2. 创建备忘录
原创 2023-09-08 03:24:59
161阅读
1.添加Memo类,至少包含id,name,thing,date四个属性,date可以暂时使用字符串表示,比如‘1.2’,‘3.8’,暂时不用考虑时间相关模块2.id属性为只读,其他属性可读写3.添加MemoAdmin类,作为主体程序,管理Memo类构成的列表,进行Memo的增删改查(相应方法为add, del, modify, query),处理输入输出。4.所有Memo记录使用pickle进行
1. 根目录和子目录同时确保import 在hello目录下执行infer.py,运行ok 在main.py中调用infer.py,提示infer.py中的导入有问题 代码: https://share.weiyun.com/DFHBym4g 解决方法:在main.py中,把sys.path里添加各
转载 2020-08-24 14:43:00
162阅读
2评论
# Python 备忘录:高效编程的实用工具 在编程的过程中,简单的事件和复杂的逻辑往往交错在一起,导致我们在实现功能时容易漏掉一些关键的细节。而备忘录模式(Memoization)就是一种优化方法,通过缓存每个函数调用的结果来避免重复计算,从而提高程序的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备忘录的概念、实现以及应用示例。 ## 1. 什么是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是一种优化技巧,主要用于减少重复计算,提高程
原创 2024-09-04 04:17:52
40阅读
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利用函数装饰器实现备忘功能,同时还降到了利用装饰器来检查函数的递归、确保参数传递的正确,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备忘”的定义“memoization”(备忘)这个词是由Donald Michie在1968年提出的,它基于拉丁语单词“memorandum”(备忘录),意思
1,前言 前面的备忘录提到了python的基本教程,基本上本文例子都是沈洁元的简明教程里面的内容,这两篇都是读书笔记,算不上派生,主要也是自己备忘用的,译者见谅。 基本上本文的解释是自己的理解,没有采用书本中的讲解,觉得自己解释可能更容易记住。 上篇备忘主要是面向过程来讲述的,其实python是凡事都是对象的一种解释语言。包括类型int啊等等都
目录一、备忘录程序介绍二、功能分析和实现前言2.1:开始菜单2.2:输入并且读入操作数2.3:流程控制2.3:查询备忘录功能2.4:新增备忘录2.5:删除备忘录2.6:更新备忘录2.7:退出程序三、完整代码3.1:根据标题索引3.2:优化:根据序号索引效果展示: 一、备忘录程序介绍有以下5个功能查询所有备忘录新增一个备忘录删除备忘录更新备忘录退出备忘录下面详细讲解是以备忘录的标题为索引,即通过备
备忘录模式备忘录模式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在不破坏封闭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一听到备忘录这个字的时候想起了小小时打的游戏,每次遇到大boss的时候都会保存一下进度,打过了就不需要恢复记录,打不过肯定就复原到刚刚保存的记录咯,重新打一遍BOSS,打死为止。哈哈,这就是备忘录模式,虽然很多模式都只是学到基础,但是发现越来越
转载 2023-12-20 08:56:14
53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1. 备忘录模式的理解2. 备忘录模式 C++实现总结参考 前言今天复习了备忘录模式,感觉挺简单的,这里给大家分享下。1. 备忘录模式的理解备忘录模式,就是将对象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抽离出来,在另外一个用作备份的类中存储起来,当需要时再从这个备份类中恢复,封装备份与恢复细节。备忘录模式的定义与类图(引用《大话设计模式》)如下所示:2. 备忘录模式 C++实现这里以备份游戏进度为例,实现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