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hi Arguments: (1, 2) Keyword arguments: {'b': 'Elaine'}在这个例子中,创建了一个CallClass类,该类实现了__call__方法。当通过a(1, 2, b=‘Elaine’)调用实例时,实际上调用了a.call(1, 2, b=‘Elaine’),并执行相应操作。通常,__call__方法在需要实例对象表现得像函数一样可调用时非常有用
在处理“python3 读取txt以冒号”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逐步分析解决的方法。这一过程将包括各个方面的详尽说明,从版本对比到实际的案例分析,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参考。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想要从一个文本文件中读取以冒号分隔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解析和处理信息。这个过程需要确保代码的兼容性,尤其是在不同版本的Python中。 ### 版本对比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版本Python3在读取文件时的
目录1. 常用项2. 简介2.1. 通配符2.1.1. ?2.1.2. *3. 语法3.1. 简单字符3.2. 普通字符3.3. 非打印字符3.4. 特殊字符3.5. 限定符3.6. 定位符3.7. 选择3.8. 反向引用4. 元字符5. 运算符优先级6. 匹配规则7. 示例7.1. [] 表达式7.2. 示例参考:菜鸟教程1. 常用项2. 简介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描
# Python3 方法参数后面加冒号的教学指南 在 Python 中,当我们定义一个方法时,通常会给它传入一些参数。参数后面加冒号,通常是为了表明该方法的开始。本文将帮助刚入行的小白理解这个过程,并通过示例代码来说明。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流程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11月前
80阅读
对于Python而言代码缩进是一种语法,Python没有像其他语言一样采用{}或者begin...end分隔代码块,而是采用代码缩进和冒号来区分代码之间的层次。缩进的空白数量是可变的,但是所有代码块语句必须包含相同的缩进空白数量,这个必须严格执行。例如:if True: print("Hello girl!") #缩进一个tab的占位 else: #与if对齐 print("Hello boy!"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import numpy as np x=np.array([[1,2,3],[5,6,7],[7,8,9]]) print(x) Out[64]: array([[1, 2, 3], [5, 6, 7], [7, 8, 9]])以上的结果我想大家应该没问题把,就是定义了一个np数组,关键在下面print(x[:,::-1]) Out[65]: [[3 2 1] [7 6 5]
  简述 在 Python 3.x 中,增加了一个新特性 - 函数注释(Function Annotations),顾名思义,可做为函数额外的注释来用。函数注释是一个可选功能,它允许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中添加任意的元数据。无论是 Python 本身还是标准库,都使用了函数注释,第三方项目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函数注释来进行文档编写、类型检查、或者是其他用途。 &nb
转载 2022-10-10 22:43:49
273阅读
0x01、元字符| ^ $ . \ * + ? [] {}.(点) 匹配除换行符外的所有字符\. 反斜杠+点,匹配点\反斜杠能剥夺元字符特殊能力,反斜杠还能赋予普通字符特殊能力,比如/d能匹配所有数字[]创建字符类,python对大小写很敏感{}匹配的次数[0-255] 表示匹配0-2和5re.search(r"(\d{1,3}\.){3}(\d{1,3})",'192.168.1.135') /
# Python3冒号 Pytho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其简洁明了的语法和强大的功能让其成为了许多开发者的首选。在Python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三个冒号”(:::),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Python中的这三个冒号,并给出对应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特性。 ## 第一个冒号:切片索引 在Python中,我们经常需要
原创 2024-03-22 03:10:47
744阅读
python系列均基于python3.4环境 基本概念  html.parser的核心是HTMLParser类。工作的流程是:当你feed给它一个类似HTML格式的字符串时,它会调用goahead方法向前迭代各个标签,并调用对应的parse_xxxx方法提取start_tag,tag,data,comment和end_tag等等标签信息和数据,然后调用对应的方法对这些抽取出来的内容进行处
转载 2023-10-07 15:22:51
227阅读
Python3 socket网络编程Socket又称"套接字",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使主机间或者一台计算机上的进程间可以通讯。socket起源于UNIX,在Unix一切皆文件哲学的思想下,socket是一种"打开—读/写—关闭"模式的实现,服务器和客户端各自维护一个"文件",在建立连接打开后,可以向自己文件写入内容供对方读取或者读取对方内容,通讯结束时关闭文件
转载 2023-07-17 12:40:13
169阅读
代码from socket import * import struct import os def main(): udp_socket = socket(AF_INET, SOCK_DGRAM) bind_addr = ('', 2018) ip_portID = ('192.168.0.101', 69) udp_socket.bind(bind_addr)
转载 2023-06-26 23:15:30
143阅读
""" 模块:python3 with.py 参考: https://docs.python.org/zh-cn/3/reference/compound_stmts.html#with https://docs.python.org/zh-cn/3/reference/datamodel.html#context-managers 知识点: 0.with 语句用于包装带
转载 2024-04-24 09:35:44
65阅读
"""Time = "2021-08-10"Author = "Yblackd"Desc = "python_String 常用方法练习" """(1)字符中大小写转换S.lower():字母大写转换成小写。S.upperO:字母小写转换成大写。S.swapcase():字母大写转换小写,小写转换成大写。S.title():将首字母大写。(2)字符串搜索、替换S.find(substr,[sta
转载 2024-04-10 06:26:28
166阅读
简单的概念与说明编码(动词):按照某种规则(这个规则称为:编码(名词))将“文本”转换为“字节流”。而在python 3中则表示:unicode变成str解码(动词):将“字节流”按照某种规则转换成“文本”。而在python3中则表示:str变成unicodePython中编码、解码与Unicode的联系字符串在Python内部的表示是Unicode编码,因此,在做编码转换时,通常需要以Unico
转载 2024-01-27 21:55:39
90阅读
# 字符串中常用的函数 string = 'qwertyuiopasdfghjbbbbbbbklzxcvbnm' # 1.find(sub,start,end)查找第一个匹配到的子字符串的起始位置 # sub 要查找位置的子字符串 start 开始查找的位置 # end 结束查找的位置 # 如果找到返回位置, 找不到返回-1 # index = string.find('lkjhs'
编码与解码详解:(1)Python2的默认编码是ascll,Python3 的默认编码是unicode。(2)编码和解码:编码:就是把str的数据类型转为bytes的数据类型的过程,使用到的关键字是encode  str→bytes解码: 把bytes的数据类型转为str的数据类型的过程,使用到的关键字是decode    bytes→strstr_bytes把str
转载 2023-08-01 16:09:21
188阅读
Python3 输入和输出输出格式美化Python两种输出值的方式: 表达式语句和 print() 函数。第三种方式是使用文件对象的 write() 方法,标准输出文件可以用 sys.stdout 引用。如果你希望输出的形式更加多样,可以使用 str.format() 函数来格式化输出值。如果你希望将输出的值转成字符串,可以使用 repr() 或 str() 函数来实现。str(): 函数返回一个
转载 2023-09-28 11:14:34
296阅读
一、框架介绍    Newspaper是一个python3库,但是Newspaper框架并不适用于实际工程类新闻信息爬取工作,框架不稳定,爬取过程中会有各种bug,例如获取不到url、新闻信息等,但对于想获取一些新闻语料的朋友不妨一试,简单方便易上手,且不需要掌握太多关于爬虫方面的专业知识。安装方法:pip3 install news
转载 2023-12-26 12:33:35
101阅读
前言python3的heapq模块提供了堆的数据结构(即优先队列)。索引一、堆排序二、基本push pop三、其他         1. 返回堆排序         2. push+pop组合操作    &nb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