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 in ...就是for循环。for循环后面要加冒号并且缩进!!!这一点跟if是一样的。第一个...代表变量【也可以是多个】,第二个则代表一个遍历的值。目录【1】for ... in range(start,end,step):---------【2】关于for ... in ...(不是range)见下一篇【1】for ... in range(start,end,step):参数
转载
2024-02-02 09:10:52
108阅读
Python2与Python3区别Python2:源码重复,不规范Python3:整合源码,更清晰简单优美一、默认编码格式不同python2:默认编码ascii修改编码格式,可以在第一行加# -*- encoding:utf-8 -*-python3:默认编码utf-8指定解释器: #!/user/bin/env python二、数据类型不同1、long(长整型
转载
2023-08-09 17:06:21
126阅读
Python中,while和if都是条件表达式,条件表达式中的条件语句不仅仅是比较运算符(>、<、==、!=等),还可以是其他运算符。1 in与not in运算符in与not in运算符用于判断某个值是否在指定的序列中,代码如下所示。>>> list1 = [1, 2, 3, 4, 5]
>>> a = 1
>>> b = 6
转载
2023-09-20 06:46:50
62阅读
python学习(一)在Python中对于一个变量赋值时,你就创建了指向等号右边对象的引用。实际上当有一个整数列表时In[8]:a=[1,2,3]假设我们将a赋值给一个新的变量b:``In[9]:b=a在一些语言中,会是数据[1,2,3]被拷贝的过程。在python中,a和b实际上指向了相同的对象。在python中,赋值也被称为绑定,在赋值的过程中,我们将一个变量名绑定到了一个对象上,变量对于对象
转载
2024-02-26 19:14:41
151阅读
前言直接学,没有废话!练习答案
# 练习1
i = 1
while i <= 5:
print("*"*i)
i += 1
print("============")
# 练习2
j = 1
while j <= 5:
print("*" * j)
j += 2
print("============")
继续while循环
# 使用while循环实
一、什么是虚数首先,假设有一根数轴,上面有两个反向的点:+1和-1。 这根数轴的正向部分,可以绕原点旋转。显然,逆时针旋转180度,+1就会变成-1。 这相当于两次逆时针旋转90度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式:(+1) * (逆时针旋转90度) * (逆时针旋转90度) = (-1)如果把+1消去,这个式子就变为:(逆时针旋转90度)^2 = (-1)将”逆时针旋转90度”记为 i :i
转载
2024-06-16 12:59:02
129阅读
网上许多文章说Python的for语句中,in关键字后面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例如for i in [1,2,3]print i上面代码中in关键字后面的对象[1,2,3]是一个list,也是一个集合。但in关键字后面的对象其实不必是一个集合。后面接一个序列对象也是合法的。 例如myrange = MyRange(0, 10)for
转载
2023-07-24 09:41:17
245阅读
Python与C/C++有不少区别,其中一些很容易疏忽,导致程序出错。这里列了一些,供大家参考。持续更新中……Python没有自增自减运算符C/C++中有++i、i++、--i、i--。而Python则没有这些运算符。C/C++的一个常见循环是:for (int i = 0; i < 10; ++i)
{
std::cout << i << endl;
} 而
转载
2023-08-11 22:28:39
253阅读
迭代器1.迭代1.1什么是迭代迭代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例如:nums = [11, 22, 33]
# 可以通过for循环将nums列表中的每个数据依次获取
for num in nums:
print(num)
name = 'teacher'
for temp in name:
print(temp)运行效果: 总结:可以对 list、tuple 、str等
转载
2024-03-02 08:09:19
49阅读
#!/usr/bin/env python# -*-coding:utf-8-*-以上py的开始 也是本文的开始1 一个完整的Python程序 1 #!/usr/bin/env python
2 # -*-coding:utf-8-*-
3
4 i = 1
5 while i < 10:
6 if i == 7:
7 i += 1
8
自增运算符是困扰 C 语言与 Java 语言初学者的一大难点,在我最初学习 C 语言时,一直无法理解 i++ 与 ++i 的区别。几年的语言学习,特别是对 Java 语言的学习,对一些基本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现在我来谈谈 i++ 与 ++i 的区别与联系。注意:这里只讲解 i++ 与 ++i ,i- - 与 - -i 可以类比过来i++ 与 ++i 介绍i++ 与 ++i 都是自增运算符,i+
转载
2023-07-20 23:20:20
101阅读
1.文件的相关用法:open //打开文件格式可以是csv也可以是xlsx或。。。
csv.reader csv.writer
xlsx格式可以转换为csv格式,从而对excel格式读取
kddcup99自己添加的代码使程序正常运行:
2. row=row[0].split(’,’); //使单个字符串数组转换为多个字符串数组
3. [i for i in range(0,5) if i
转载
2024-08-10 16:02:35
72阅读
嵌入式LINUX驱动学习之15 i2c总线源码分析一、i2c设备的注册1.1、struct i2c_board_info结构体及头文件1.2、i2c_register_board_info()函数头文件1.2.1、i2c_register_board_info()函数实现1.2.2 i2c_register_board_info的配套函数arch_initcall()1.3 i2c_new_de
判断语句基本用法判断,基于一定的条件,决定是否要执行特定的一段代码,例如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正数:x = 0.5
if x > 0:
print "Hey!"
print "x is positive"Hey!
x is positive在这里,如果 x > 0 为 False ,那么程序将不会执行两条 print 语句。虽然都是用 if 关键词定义判断,但与C,Java等
转载
2024-01-14 18:36:22
304阅读
# Python中的in和not in操作符
在Python中,我们经常会使用in和not in操作符来检查一个值是否存在于一个序列中。这两个操作符在Python中非常常用,可以用于字符串、列表、元组等各种序列类型。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in和not in操作符的用法,并通过代码示例来展示它们的实际应用。
## in操作符
在Python中,in操作符用于检查一个值是否存在于一个序列中。如
原创
2024-02-25 04:55:22
565阅读
linux系统允许对文件和目录添加特殊权限位和特殊属性日常管理过程中和恰当的使用命令对一些关键文件和目录添加相应的权限和属性有效的保护系统文件。近期对这些内容作了一些整理详细内容如下1首先看一下怎么查看文件特殊权限属性命令lsattr [-adlRvV][文件或目录...]-a 显示所有文件和目录包括以.为名称开头字符的额外内建现行目录.与上层目录..。example[root@se
原创
2017-11-08 23:20:28
2731阅读
什么是 I2C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两线式串行总线,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I2C总线产生于在80年代,最初为音频和视频设备开发,如今主要在服务器管理中使用,其中包括单个组件状态的通信。例如管理员可对各个组件进行查询,以管
Python的缩进和冒号 Python只所以如此简单,归功于它的缩进机制,严格的缩进机制使得代码非常整齐规范,赏心悦目,提高了可读性,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可维护性。但对于从其他语言转过来的朋友如:java开发人员,c语言开发,c++开发人员来说,可能要适应一段时间,代码十分严格的缩进格式,如果不按照规矩办事,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语法错误 Py
转载
2023-10-19 17:13:05
227阅读
Python第三节课
Mon 06
Mon 13
for循环
占位符
嵌套
涉及范围
基础教程——3
for 循环for i in "python":
print(i, end="")
# 默认print()会有一个换行符,也就是end="
转载
2023-08-16 17:29:21
906阅读
小的坑,特别容易弄混弄错,初学者若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坑进去,下面我给大家深入解析一些这几个坑,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1.i+=1 不等于++i 初学者对Python语言不是特别了解的话,又正好有c++,java的语言背景,很容易把++i和i+=1弄混先来看一个小例子:i=0
mylist=[1,2,3,4,5,6]
while i <len(mylist):
print(mylis
转载
2023-10-14 18:18:23
65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