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中deletenot in联合使用MySQL数据库中,我们经常需要删除某个表中的一部分数据。有时候,我们想要删除的数据需要满足某些条件,这时候就可以使用deletenot in联合使用来实现。 ## deletenot in的基本用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deletenot in的基本用法。 - **delete**:用于删除表中的数据。 - **not in*
原创 2024-03-29 05:51:46
209阅读
为什么要分开装而不用APMserv集成环境? 主要是让大家理解amp并且能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独自配置 集成的也可以,以后公司可能是高版本的phpapache比如apache2.5php5.5这个要配分步的这种就相当麻烦,所以到时候用集成的方便滴滴滴,老司机开车啦···首先是如果php代码要想被执行,就必须要经过apache来处理,所以需要apache服务器php解析引擎。 其实apache是
目录BinlogSQL中dropdelete的区别防止sql注入where,group by,having,order by执行顺序MySQL四种joinMySQL的join过程覆盖索引与回表数据库存储过程count(1),count(*)count(列名)的区别除了distinct外如何使用对数据去重group by distinct的区别union与union allMysql中ch
转载 2024-09-25 08:28:56
1026阅读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遇到复杂的查询需求,而在 MySQL使用 `OR` `AND` 的联合查询便是许多业务逻辑中的关键部分。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深入研究,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解决“mysql or and 联合使用”的一系列思路过程。 ## 协议背景 在理解 MySQL 的 `OR` `AND` 运算符的使用之前,有必要先了解它们在逻辑查询中的分层关系。我们可以用 OSI 模型的四象限图
原创 7月前
61阅读
MySQL中能够使用索引的典型场景1.匹配全值。对索引中的列都有等值匹配的条件。即使是在and中,and前后的列都有索引并进行等值匹配。2.匹配值的范围查询,对索引的值能够进行范围查找。3.匹配最左列前缀,仅仅使用索引中的最左边列进行查找。这个要考虑组合索引了。4.仅仅对索引进行查询,当查询的列都在索引的字段中时,查询的效率更高。5.匹配列前缀,仅仅使用索引中的第一列,并且包含索引第一列的开头一部
总结1.当创建(a,b,c)联合索引时,相当于创建了(a)单列索引,(a,b)联合索引以及(a,b,c)联合索引想要索引生效的话,只能使用 aa,ba,b,c三种组合;当然,我们上面测试过,a,c组合也可以,但实际上只用到了a的索引,c并没有用到!2.不完全总结下,单列索引更适合查询条件只有某一列,或者条件连接词是or。举个例子,如果只建立了(a) (b) (c) 三个单列索引,那么:对于 s
转载 2024-08-10 22:36:13
147阅读
MySQL索引使用及匹配规则1.等值匹配where语句中的几个字段名称联合索引的字段完全一样,而且都是基于等号的等值匹配,这样一定会用上索引,即使where语句里写的字段的顺序联合索引里的字段顺序不一致也没关系,MySQL会自动优化2.最左侧列匹配where语句里不一定要根据索引里的字段来查,只要根据最左侧的部分字段来查也是可以的3.最左前缀匹配原则like '1%'是可以使用所有的,但是li
转载 2023-08-16 15:33:29
121阅读
最近项目中一张表数量测试达到千万级别,考虑加索引,对于单列索引及联合索引(复合索引)简单学习了下,做一下笔记。联合索引生效前提:因为联合索引有顺序讲究,联合索引的第一个字段是引导列,只有他被引用的时候索引才会走假设你有联合索引 idx1 (col1,col2,col3) 如果你基于 1、where col1=123; 2、where col1=123 and col2=321; 3、where
转载 2023-06-06 22:04:23
3阅读
本文演示所用的表结构CREATE TABLE `test_group_index`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a` varchar(10) DEFAULT NULL, `b` varchar(10) DEFAULT NULL, `c` varchar(10) DEFAULT NULL, `d` varchar(10) DE
索引的使用规则1. 最左前缀法则如果索引了多列(联合索引),要遵守最左前缀法则。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侧开始,并且不能跳过索引中的列。如果跳过某一列,索引将部分失效(后面的字段索引失效)。最左列的索引存在即可,与所放的位置无关。2. 范围查询联合索引中,出现范围查询(>,<),范围查询右侧的列索引失效。3. 索引列运算不要在索引列上进行运算操作,索引将失效。4. 字符串不加
整合RedisMongoDB是在开发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任务。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用于高速读写数据,而MongoDB是一个文档数据库,用于存储查询结构化的JSON数据。将两者结合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灵活性。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RedisMongoDB的联合使用。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的流程图: ```mermaid
原创 2024-02-02 10:03:41
332阅读
1, grep find and xargs 结合 用grep命令在当前目录下的Makefile文件中搜索libTsCommon.a这个词: [leo@leo streamer]$ find . -name 'Makefile' -print | xargs grep "libTsCommon.a" ./libTsCommon/Makefile:lib_target  = $(T
简介grep (global search regular expression(RE) and print out the line,全面搜索正则表达式并把行打印出来)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则表达式搜索文本,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Unix的grep家族包括grep、egrepfgrep。egrepfgrep的命令只跟grep有很小不同。egrep是grep的扩展,支持更多的re
同时感谢同时自己备份一下原来: 文章现在已经被删了  1 /// <summary> 2 /// SqlSugar 注入Service的扩展方法 3 /// </summary> 4 public static class SqlSugarServiceCollectionExtensions 5 { 6
一、概念在linux目录下,当需要找某个文件或者目录时使用,文件目录都可以查找。find命令常用来搜索目录树中的文件或者目录,并可对搜索出来的目录或文件执行某些操作。  命令格式:find pathname -options [-print -exec -ok…],其中pathname表示在pathname这个目录下寻找。  -options表示find命令的常用选项,主要有
1、简介grep (global search regular expression(RE) and print out the line,全面搜索正则表达式并把行打印出来)是一种强大的文本搜索工具,它能使用正则表达式搜索文本,并把匹配的行打印出来。Unix的grep家族包括grep、egrepfgrep。egrepfgrep的命令只跟grep有很小不同。egrep是grep的扩展,支持更多的
# 实现redissionjedis联合使用教程 ## 一、整体流程 ```mermaid pie title 整体流程 "学习" : 20% "实践" : 40% "总结" : 40% ``` ```mermaid flowchart TD A[学习] --> B[了解RedissionJedis] B --> C[实践] C --> D[编写代码] D
原创 2024-05-23 04:23:35
68阅读
注意:Index(Name,Age)表示在Name,Age两列上建立联合索引 由于索引对数据库的查询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下面是我的一些总结体会: 一个查询一次只能使用一个索引:select name from user where name='plantegg' and age>35 , 如果Index(name); Index(age)的
使用索引规则的时候,会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索引的类型一般是联合索引,至于为什么要使用联合索引,是因为数据的增删改都会维护索引,所以过多的索引在方便我们快速查询的时候,同时还会带来一部分的性能问题。这时就需要使用联合索引了,联合索引既能减少索引的数量,又能满足我们查询的需求全值匹配规则这个规则的使用需要我们在where条件的判断中,根据联合索引的顺序来查询,同时条件必须是等于举个例子,假如我们有
什么是联合索引?联合索引又叫复合索引。对于复合索引:Mysql从左到右的使用索引中的字段,一个查询可以只使用索引中的一部份,但只能是最左侧部分。例如索引是key index (a,b,c). 可以支持a | a,b| a,b,c 3种组合进行查找,但不支持 b,c进行查找 .当最左侧字段是常量引用时,索引就十分有效。两个或更多个列上的索引被称作复合索引。 利用索引中的附加列,您可以缩小搜索的范围,
转载 2023-05-30 21:15:10
32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