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一)——OpenStack计算概述一、计算概述1、概念2、计算二、OpenStack 概述1、OpenStack 简介2、OpenStack 服务3、OpenStack 的优势三、Nova1、Nova的架构2、Nova处理过程3、请求一个虚拟机实例过程四、OpenStack 架构1、OpenStack 的设计基本原则2、典型架构图总结(面试题)请介绍一下OpenSta
转载 2023-09-04 13:35:30
129阅读
混合是2016年最热门的IT流行语之一。一些企业会倾向于开发一个OpenStack混合 ,其中内部或私有运行使用的是开源平台,而公共部分则选择亚马逊网络服务、谷歌或微软这三大服务供应商之一。但是,由于OpenStack仍然处于开发阶段,OpenStack混合计算开发相关的可用接口和工具并没有像众多IT专业人士所希望的那样完整或高效。OpenStack与其他平台之间还存在着一些脱节。
转载 2024-01-05 19:04:56
38阅读
编者按:《微博混合架构》专栏是InfoQ向新浪微博技术团队的系列约稿,本专栏包含8篇内容,详细阐述以DCP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混合架构实践。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一篇,主要讲解了在新浪微博业务背景下DCP的核心设计思想和三大层(主机层、调度层、业务编排层)的架构。《微博混合架构》专栏主要包括以下8篇内容。混合架构挑战与概述DCP的不可变基础设施DCP的弹性调度揭秘DCP的镜像分发实战DCP的容器
近年来,国内计算市场发展进入成熟期,与国外专注将更多公有能力部署到私有方向不同,企业更加关注公有云和私有协同使用,将更多规模化应用投向混合架构。 2022分布式存储线上峰会下午的混合数据管理论坛上,英特尔®傲腾™事业部解决方案架构师陈小波指出混合作为当前用户常用的IT基础架构,正在面临成本与性能双重挑战,而英特尔®傲腾™技术基于傲腾持久内存与固态盘为加速混合而生,是助力用户克服瓶
大家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相信对Windows Server 2012 R2非常熟悉了吧,在今年微软主推Windows Azure的大潮流下,大家也逐渐熟悉了微软公有的价值以及使用方法了吧,那么作为企业的IT是否会联想到自己企业的IT环境是否可以做成类似公有形态的私有呢?未来和公有普及的情况下,自己的IT环境是否可以和公有对接做成混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看看大家熟悉的Windows
转载 2024-08-05 11:56:19
40阅读
关于混合对于“混合”这三个字,你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混合”又是比较宽泛一个概念,随着技术趋势的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从字面上理解,“混合”即私有云和公有混合搭配,这也是最开始对混合最简单直接的解释。但是随着公有服务越来越丰富,我们对公有的应用也不再仅仅限于资源层面,而更多地体现在服务层面。所以,不同时期、不同角色、不同团队、不同行业对于混合的使用和理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企业对混合的需求,下面对混合的一些特点做以介绍混合的优点:  公司可以部署自己的服务到公共、私有云和混合上。这样有助于减少支出,来自不同提供商的价格和服务上的竞争,使公司能够实现最优的成本支出。  公司避免将所有IT工作负载放在一个计算提供商的篮子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上篇文章提到的服务停滞问题,系统崩溃以及数据丢失。  每个服务提供商有自
# Kubernetes与OpenStack混合部署 在容器化和计算的时代,Kubernetes和OpenStack成了开发者和运维人员的两个重要工具。Kubernetes负责容器编排,而OpenStack则是用于构建和管理计算平台。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更灵活的资源管理和更高效的应用交付。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Kubernetes与OpenStack混合部署。 ## 为什么选择混合部署
原创 10月前
153阅读
视频讲解:(横屏观看更清晰哦~)文字内容:随着企业对安全和降本的需求越来越多,使用混合来构建自己的业务体系已形成了一种趋势。有些公司是为了数据安全把重要的数据存在IDC机房,有些是为了降本而在IDC机房部署大量的应用,上只用做灾备,毕竟上的弹性伸缩制作要比IDC机房来的更方便。但使用混合都绕不开网络互联的问题。如果上和IDC机房业务存在大量的交互,那么势必对网络的延迟和带宽有较高的要求。
转载 2023-12-15 13:33:15
55阅读
作者| Matt Kimball翻译 | 天道酬勤,编辑 | Carol混合如今很流行。几乎每个IT公司都声称已部署了解决方案,但实际上实现的却很少。相反,它们拥有与多个实例进行某种程度集成的私有。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作者将尝试阐明使混合环境混合的组成,以及IT组织在评估来自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解决方案时应遵循的一些指导原则。 什么是 / 什么不
转载 2023-07-18 23:18:30
295阅读
在左侧,企业将其数据发送到具有连接服务的基础架构,这个基础设施然后使用这些服务并将这些数据发送到云端;至此,两种计算模型都是相同的。混合计算:使用两种类型的:私有云和公共;多云计算:当企业使用多个公共进行数据存储,进行备份或数据恢复时,基本都可以使用多云解决方案;混合特别指私有云和公有的集合,而混合混合解决方案的一个子集。由于这两种计算模式不断混淆,根据企业的数据需求,企业可以利
一、介绍目前使用公有的方式就是混合,即在公有的基础上搭建我们的私有。搭建私有的方式有两种:1、专线这种方式延时很低,但是我们一般需要指定固定的区域,因为不会每个区域都有专线。专线通过POP点方式与公有厂商对接。什么是POP点?2、VPN方式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延时比较大。二、VPCVirtual Private Cloud,简称VPC,虚拟私有。VPC是公有上自定义的逻辑隔离网络空间,
转载 2024-01-10 21:06:45
57阅读
《微博混合架构》专栏是InfoQ向新浪微博技术团队的系列约稿,本专栏包含8篇内容,详细阐述以DCP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的混合架构实践。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二篇,主要讲解了在新浪微博业务背景下DCP的不可变基础设施服务。 概述 不可变,顾名思义就是一旦创建,便不再修改。这听起来和我们常见的诉求——灵活的部署环境,似乎背道而驰。对于DCP中的基础设施而言,这并不矛盾,因为创建后就没有必要去修改了。整
通过这篇文章,想跟大家聊聊对OpenStack整体的浅显理解和OpenStack的一点架构知识。OpenStack计算的关系:我们都知道,OpenStack与时下大热的计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他们是什么关系呢?其实“计算”中所谓的,可以简单理解为任何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服务。那么根据所提供的服务的类型, 计算就有三种落地方式:IaaS, PaaS和SaaS。OpenStack以及他
Kubernetes on OpenStack   目前在 OpenStack 上部署 Kubernetes 有多种方式,本文会先简要描述每种方案,再使用图标进行简单的对比,并尝试给出个人认为的较优方案。Tectonic Tectonic   由 CoreOS 开发,是开源企业级的
转载 2023-09-27 19:50:06
99阅读
    很多企业除了基本的本地备份之外,还会有异地备份,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企业需要承担管理两个备份目的地所消耗的成本,偶尔还要忍受恢复过程的“任性”。  混合备份是将备份和本地备份予以融合,可以认为是磁盘到磁盘到云端(D2D2C)的备份过程,这里的“”可以是公有,也可以是私有。  混合备份的出现是作为连接传统备份与计算中廉价、离线以及无限制容量的途径。混合备份解决方案可能以本地高速
原创 2015-05-28 15:58:47
468阅读
混合架构是指在传统数据中心内部搭建私有,同时利用公有资源进行扩展或备份的一种架构模式。在Kubernetes(K8S)中实现混合架构可以让用户更灵活地管理自己的应用和资源。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在K8S中实现混合架构,并帮助你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 实现混合架构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部署Kubernetes集群 | | 2 |
原创 2024-04-24 10:11:03
109阅读
规模较小的企业正寻求将本地IT和公有结合起来的方式,而提供一体化横向扩展能力的VxRail可以轻松做到。这种混合状态来自于Enterprise Hybrid Cloud(EHC)产品——在2014年10月首次推出,作为EMC的Federation SDDC Edition,集成了来自EMC和VMware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提供混合的私有云和公有。有定制工程设计的模板提供了预定的、针对不同应
近几年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研究公司(Gartner朋友Alice Yang语,“我们是研究公司”)、咨询机构发布关于公有、私有以及混合的市场趋势分析,种种“公有是未来发展趋势”、“混合是主流”等观点层出不穷。在此,笔者试图抛开趋势,仅从应用场景角度分析,试图阐述当前国内各类的客户群体、供应商、服务和技术特点。公有:笔者在以前的文章描绘过国内外公有云和私有的构成比例,美国以公有为主,
转载 2024-04-17 22:48:03
58阅读
在传统数据中心的使用场景,用户出于数据安全考虑,更愿意将数据存放在私有云中,但是又希望可以获得公有的成本优势,在这种情况下混合成为近年来企业用户计算的主要模式和发展方向,它将公有云和私有进行混合、匹配,并且发挥了两者的优势,以获得突出效果,达到了既省钱又安全的目的。混合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为用户打通私有与公有之间的数据壁垒,更需要数据在两朵之间自由、平滑的流动并创造数据价值。而数据流动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