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架构与设计模式     MVC架构一个复杂的架构,其实现也显得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可靠的设计模式,多种设计模式结合在一起,使MVC架构的实现变得相对简单易行。Views可以看作一棵树,显然可以用Composite Pattern来实现。Views和Models之间的关系可以用Observer Pattern体现。Controller控
  1、概述 N架构一个已被行业证实的软件架构模型,通过解决诸如可扩展性、安全性、容错等内容,适用于支持企业层面的C/S应用。.NET有许多工具和特性,但是.NET还没有预定义的方法来很好的实现N架构。因此,为了在.NET中实现很好的N架构的设计和实现,完全理解其思想十分重要的。然而,我们大都听到,读到,或是使用了N架构很多年,但是还没有完全理解其思想,这
转载 2023-07-17 10:39:13
17阅读
软件架构软件的架构系统的一个草图、阐述了各个组件之间的通讯、划分层次、一旦系统开始详细设计、架构蓝图就很难甚至无法更改、由软件架构师从无到有设计出来的。 比如说,多台机器负载均衡,用户访问多个不同业务的前端项目,前端项目通过HTTP接口访问服务器前端项目,服务器前端项目通过接口访问服务器后端项目,服务器后端项目访问并操作数据库的数据。架构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解释,广义上指web服务的整体架构
tcp协议       TCP工作在网络OSI的七模型中的第四——Transport,IP在第三——Network,ARP 在第二——Data Link;在第二上的数据,我们把它叫Frame,在第三上的数据叫Packet,第四的数 据叫Segment。 同时,我们需要简单的知道,数据从应用发下来,会在每一都会加上头部信息,进行 封装,
转载 2023-10-27 08:46:55
148阅读
# 什么0架构 0架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通常被用于描述系统的基础结构,尤其在微服务架构和云计算的背景下。它的主要目的通过简化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降低开发、测试和维护的复杂性。本文将深入探讨0架构,提供相关的代码示例,并用图示化的方式帮助理解这一概念。 ## 0架构的基本概念 在0架构中,系统被抽象为最基本的元素,通常包括基础服务、数据存储、API接口等。这个层级没有复杂的中间
原创 7月前
156阅读
# Java N架构 ## 介绍 Java N架构一种常用的软件架构设计模式,用于组织和管理Java应用程序的代码。它将整个应用程序分为多个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具有特定的职责和功能。这种架构模式可以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 N架构通常由以下几个层级组成:表示、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层级的职责以及如何在Java中实现。 ## 表示
原创 2023-08-04 19:00:52
74阅读
PCB的历史及分类历史:分类: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 历史:现在,通信产品、计算机和其他几乎全部的电子产品,都使用了印刷电路。印刷电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集成电路的问世,创造了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印刷电路板被广泛应用于军工、通讯、医疗、电力、汽车、工业控制、智能手机、可穿戴等高新技术领域。印刷电路时奥地利电气工程师保艾斯勒于20世界30年代中期发明的。分类:PCB按板子应
架构(3-tier architecture) 通常意义上的三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界面层(User Interface layer)、业务逻辑(Business Logic Layer)、数据访问(Data access layer)。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转载 2020-05-15 09:50:00
448阅读
2评论
N-tier architecture N架构下面的内容既有我的理解,也有翻译的内容,翻译的书名为:<<Expert C# 2008 Business Objects >>http://www.douban.com/subject/3442908/n架构,包括两方面的架构。一方面n-tier 的物理架构,一方面n-tier的逻辑架构。笼统的说呢,物理架构就是计算机和...
转载 2009-12-15 17:33:00
233阅读
2评论
NDN(Named Data Networking)用来取代当前TCP/IP架构的新的互联网架构,在2010年被提出。NDN 的网络架构如下右图,它继承了 IP 架构的沙漏型瘦腰结构:TCP/IP架构存在的问题TCP/IP互联网只提供一个通讯管道,只负责维护管道,不关心传输的内容。内容的管理和获取有应用和服务管理的。存在哪些问题呢:效率低。管道单源单路径的,容易造成拥塞,比如同一个视频,要从
转载 2023-06-03 14:43:15
298阅读
N 体系结构将应用程序分成 逻辑 和 物理层级。   分离职责和管理依赖关系的方式。 每个都有特定的责任。 较高层可使用较低层中的服务,反之则不行。在物理上分隔开的,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 一个可直接调用另一个,或使用异步消息传递(消息队列)。 虽然每个可能托管在自己的中,但这并不是必需的。 多个可能托管在同一
MNN近期更新了2.0版本啦!在整体定位方面,相比于1.0版本的端侧深度学习引擎,MNN 2.0迈向了端云一体化的通用深度学习框架,一方面大幅优化了在服务端CPU和GPU上的性能;另一方面新增了类似OpenCV、Numpy的通用计算模块,以完整覆盖学习任务的前处理、模型运行、后处理3阶段。下面本文将对MNN 2.0的相关技术做详细介绍。MNN 及技术挑战▐  MNN 简介MNN
二、相关介绍1. MNN简介MNN一个==轻量级的深度学习端侧推理引擎==,核心解决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端侧推理运行问题,涵盖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转换和推理,支持深度学习的推理与训练。适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手机/嵌入式各类设备。MNN开源略晚,但也是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手机端推理框架。AI科学家贾扬清如此评价道:“与 Tensorflow、Caffe2 等同时覆盖训练和推理的通用框架相比,MN
转载 2023-08-30 15:13:42
133阅读
今天一个前同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N架构怎么理解? 好像在面试的时候,考官总是喜欢问这个问题,而且问的最多的3架构。如果按照以前,我的回答估计展示UI、业务逻辑BLL和数据访问DAL,好处各个逻辑分开互不干扰,实现是3个project,等等,估计还会说个实体吧。我相信很多同学也会这么解释的。 但是,这种解释是否已经能够完全描述N架构了呢?现在看来好像并不
转载 2023-11-11 20:13:49
51阅读
分享一个关于用多态模式来编写松耦合的增删改查业务逻辑。在讲这篇文章之前先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也可以直接跳过),每一个开发者一开始开发一个项目时都想把这个新项目的代码写的高质量、高维护、高扩展、甚至尽量的做到高内聚低耦合。但是往往一开始还能掌控项目代码,后面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加,以及一些临时的改需求打补丁等操作会让你的代码越来越膨胀,直到你自己选择放弃治疗。首先考虑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使用面向对象
架构一、什么架构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UI)、业务逻辑(BLL)和数据访问(DAL)三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百度百科)二、该架构的目的是什么?三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 “高内聚,
转载 2023-07-06 14:03:30
691阅读
详细说明MVCMVC一种设计模式 M(model对象模型):作为数据的载体 V(view视图):表示界面的呈现,与显示 C(controller控制器):用来连接M(数据模型)与V(视图的呈现), 控制器接受前端的请求,后调用,逻辑(service)处理具体的业务,并返回M(数据模型),然后controller根据业务的需求,响应给前端,对应的view(视图)以及model(数据模型),然后前
转载 2023-07-11 20:39:27
59阅读
 模型-视图-控制器(MVC)Xerox PARC在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被推荐为Sun公司J2EE平台的设计模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ColdFusion 和 PHP 的开发者的欢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一个有用的工具箱,它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 MVC如何工作 MVC一个设计模式,它强制性
转载 精选 2010-12-31 18:35:29
280阅读
# Java 三架构简介 在软件开发中,三架构一种常见的架构设计模式,它将整个应用程序分为三个独立的层次:表现、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从而实现了代码的模块化和解耦,方便维护和扩展。 ## 三架构的组成 - 表现(Presentation Layer):负责与用户交互,展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通常包括用户界面和前端控制器。 - 业务逻辑(Busi
原创 2024-03-30 07:28:43
36阅读
模型-视图-控制器(MVC)Xerox PARC在八十年代为编程语言Smalltalk-80发明的一种软件设计模式,至今已被广泛使用。最近几年被推荐为Sun公司J2EE平台的设计模式,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 ColdFusion 和 PHP 的开发者的欢迎。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一个有用的工具箱,它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一些缺点。MVC如何工作 MVC一个设计模式,它强制性的使应用程序的输入、
转载 精选 2007-04-14 00:29:20
10000+阅读
3点赞
8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