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 快速入门 1. 什么是容器1.1 用大白话介绍下什么是容器1.2 再看下稍微正式些的说法1.3 物理机、虚拟机、容器的区别2. Docker 为什么这么火2.1 什么是 Docker2.2 Docker 火的原因3. Docker 在企业的应用(应用场景)3.1 快速部署3.2 同步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3.3 当然还有其他应用场景4. 如何在 Win10 或者 Win7 下结
写在前面记录和分享使用二进制搭建K8S集群的详细过程,由于操作比较冗长,大概会分四篇写完:机器准备部署etcd集群部署Master部署NodeK8S的Node上需要运行kubelet和kube-proxy。本篇介绍在Node机器安装这两个组件,除此之外,安装通信需要的cni插件。本篇的执行命令需要在准备的两台Node机器上执行。安装docker可以参照官网:https://docs.
# 实现“docker container pod node”教程 ## 引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指导你如何实现“docker container pod node”。在这篇文章中,我会详细介绍整个流程,并为你提供每一步所需的代码和解释。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理解并成功实现这一过程。 ## 整个流程 下面是实现“docker container pod node”的流程图: ```
原创 2024-07-02 06:01:38
24阅读
# 如何实现"namespace node pod docker" ## 引言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namespace node pod docker"。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Kubernetes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本文中,我将为你详细解释整个流程,并且告诉你每一步需要做什么,包括使用的代码和代码的注释。 ## 流程图 ```mermaid journe
原创 2024-03-19 05:48:47
27阅读
1.容器容器是docker技术中的概念:docker包括三个概念:镜像(image),容器(container)、仓库(repository)容器就是镜像运行时的实体,镜像是类,容器是实例。容器可以被创建、启动、停止、删除以及暂停等;容器的实质是进程,运行于属于自己独立的命名空间。每个容器的文件系统与其他容器是隔离的。容器内的存储层是跟随容器变化的,生命周期同容器保持一致。容器删除,则存储层信息丢
转载 2023-07-11 21:03:43
205阅读
Node是什么?Node是Kubernetes中的工作节点,最开始被称为minion。一个Node可以是VM或物理机。每个Node(节点)具有运行pod的一些必要服务,并由Master组件进行管理,Node节点上的服务包括Docker、kubelet和kube-proxy。一个Pod总是在一个(Node)节点上运行,Node是Kubernetes中的工作节点,可以是虚拟机或物理机。每个Node
转载 2023-12-15 13:03:22
50阅读
一、Kubernetes系列之介绍篇   •Kubernetes介绍 1.背景介绍   云计算飞速发展     - IaaS     - PaaS     - SaaS   Docker技术突飞猛进     - 一次构建,到处运行     - 容器的快
转载 2024-08-09 21:28:39
100阅读
参考:Podman一篇就学会一、Podman入门1.1什么是podman? Podman是一种无守护进程、开源的 Linux 原生工具,旨在使用开放容器倡议 ( OCI ) 容器和 容器映像轻松查找、运行、构建、共享和部署应用程序。Podman 提供了任何使用过 Docker 容器引擎的人都熟悉的命令行界面 (CLI) 。大多数用户可以简单地将 Docker
# 从Docker到Kubernetes:理解PodNode 在容器技术领域,Docker和Kubernetes是两个备受关注的技术。Docker是一种容器化技术,用于打包应用程序和其依赖项,从而在不同环境中运行。而Kubernetes是一个容器编排系统,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 在Kubernetes中,最基本的概念是PodNodePod是Kubernetes中最小的部
原创 2024-06-13 05:33:45
31阅读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它通过使用容器技术,如Docker,可以实现应用程序的快速部署、水平扩展以及高可用性等特性。本文将针对Kubernetes中的节点(Node)和Pod两个重要的概念进行介绍和示例演示。 ## 一、Kubernetes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节点(Node)和Pod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Kubernet
原创 2024-01-16 12:46:58
102阅读
1. Kubernetes 网络模型在 Kubernetes 的网络模型中,最小的网络单位是 PodPod 的网络设计原则是 IP-per-Pod,即 Pod 中 container 共享同一套网络协议栈,具有相同的网络命名空间。Pod 内的 container 通过 localhost + port 访问,类似于 Liunx 中进程访问的方式。构建 Kubernetes 的 Pod 网络模型如
转载 2024-07-25 13:49:32
36阅读
偶现 DNS 解析失败Kubernetes 集群网络有很多种实现,有很大一部分都用到了 Linux 网桥:每个 Pod 的网卡都是 veth 设备,veth pair 的另一端连上宿主机上的网桥。由于网桥是虚拟的二层设备,同节点的 Pod 之间通信直接走二层转发,跨节点通信才会经过宿主机 eth0。不管是 iptables 还是 ipvs 转发模式,Kubernetes 中访问 Service 都
转载 10月前
36阅读
### 在Kubernetes中理解NodePod和Container的关系 在Kubernetes(简称K8S)中,NodePod和Container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概念。Node是Kubernetes集群中的一个工作节点,Pod是Kubernetes中最小的可部署单元,而Container则是Pod中运行的容器应用程序。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在Kubernetes中正确管理和部署应用程序
原创 2024-04-25 10:56:57
92阅读
关联容器和顺序容器的本质差别在于:关联容器通过键(key)存储和读取元素,而顺序容器则通过元素在容器中的位置顺序存储和访问元素。关联容器(associative container)支持通过键来高效地查找和读取元素。map的元素以键-值(key-value)对的形式组织:键用作元素在map中的索引,而值则表示所存储和读取的数据。set仅包含一个键,并有效地支持关于某个键是否存在的查询。10.1 引
0. overview There are too many guides about node pressure and pod eviction, most of them are specific, and no system. so here is to combine the knowle ...
转载 2021-07-11 18:20:00
179阅读
2评论
1. node节点维护,驱逐node节点pod kubectl drain node1 --ignore-daemonsets 2. 恢复 kubectl uncordon node1 drain = cordon + evict 判断是否开启超线程 逻辑CPU个数: grep -c process
原创 2022-07-30 00:58:38
304阅读
文章目录Kubernetes 组件1. 控制平面组件(Control Plane Components)2. Node 组件3. 相互工作关系4. 控制主控节点 Kubernetes 组件官方文档:https://kubernetes.io/zh/docs/concepts/overview/components/在kubernetes官方文档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张架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完
目录 1:pod 介绍1.1:pod 结构 1.2:pod 定义2:pod 配置2.1:基本配置2.2:镜像拉取2.3:启动命令2.4:环境变量2.5:端口设置2.6:资源配额3: pod 生命周期3.1 : pod 创建过程3.2 : pod 终止过程3.3 : pod 初始化容器3.4 : 钩子函数3.5: 容器探测3.6 : pod 重启策略4 : pod 调度4.1 :
kubectl 常用命令  原文地址:查看查看所有kubelet节点 kubectl get nodes kubectl get nodes -o wide --show-labels //可以看到所有节点的label kubectl describe node node-name //查看节点的详细信息,包括资源配置等 kubectl get all -n kube-sy
转载 2023-11-02 10:19:32
216阅读
1. Pod不是容器,是kubernetes中最小的编排单位        容器就成了Pod属性里普通的字段2. Pod扮演的事传统部署环境里 "虚拟机" 的角色        2.1 凡是调度、网络、存储,以及安全相关的属性,基本上是Po
转载 2024-03-25 21:41:14
44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