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Core线程简介** 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安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当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者其他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线程来保护共享资源的访问。在.NET Core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制来实现线程。 本文将介绍.NET Core中的线程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线程的概念** 线程
原创 2023-08-26 06:35:19
216阅读
.Net的各种异步任务都依赖线程池,深入理解线程池更有助于我们对系统的并发控制。 参数: 当前工作线程数可以通过ThreadPool.ThreadCount属性查询。线程池关键的是最小线程数,可以通过ThreadPool.GetMinThreads()函数获取,里面有两个指标参数,工作线程数和io线程数。默认最小线程数是逻辑CPU个数,可以通过ThreadPool.SetMinThrea
转载 2023-07-30 20:11:58
215阅读
一般情况下,只要涉及到多线程编程,程序的复杂性就会显著上升,性能显著下降,BUG出现的概率大大提升。多线程编程本意是将一段程序并行运行,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但是由于大部分情况下都涉及到共有资源的竞争,所以修改资源对象时必须加锁处理。但是的实现有很多种方法,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在C#语言中几种的实现与其性能表现。几种的运用方式1、原子通过原子操作Interlocked.CompareExcha
转载 2023-08-08 15:56:41
212阅读
本篇继续介绍WaitHandler类及其子类Mutex,ManualResetEvent,AutoResetEvent的用法。.NET线程同步的方式多的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究竟该怎么去理解呢?其实,我们抛开.NET环境看线程同步,无非是执行两种操作:一是互斥/加锁,目的是保证临界区代码操作的“原子性”;另一种是信号灯操作,目的是保证多个线程按照一定顺序执行,如生产者线程要先于消费者线程执行。.NE
转载 2023-06-25 12:20:20
47阅读
首先,上个多线程的概念。通过单独的线程来执行某个任务,一个多线程程序可以执行多个任务,而且这些线程都是并行执行,同时执行多个线程的能力称为多线程。根据多线程的概念,我们知道,多线程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加快运行的速度。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下载工具,就用到了多线程技术。在C#里面,.net framework为我们提供了多线程的实现。微软的msdn文档,也给出了实例。见 MS
## .NET Core 线程超时 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执行耗时操作的情况,例如数据库查询、网络请求等。然而,这些耗时操作可能会导致线程阻塞,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应用程序的崩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NET Core提供的线程超时机制来控制耗时操作的执行时间。 本文将详细介绍.NET Core线程超时的概念、用法和示例代码,并通过可视化工具展示线程超时的流程。 ###
原创 2023-09-13 04:43:19
331阅读
1.使用 Thread 类 Thread 类是 .NET 中最基本的多线程操作方式之一,可以使用它创建并启动新线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创建一个新的线程并运行: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Threading;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 Thread t = new Thread(new T
转载 2023-08-10 02:19:24
104阅读
线程中最繁琐的应该要算线程同步的问题,在理解线程同步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线程同步中经常提及的2个概念。即线程线程安全。主要内容:线程线程安全 1. 线程首先明确的是,线程是迫不得已而使用的技术。也就是说,在多线程中应用中,应尽量构造不用使用线程的方法。线程主要有以下3个问题:容易出错:使用线程的代码稍不留神就会出错,而且由于是多线程的环境,错误不一定会每次都出现,很难调试。
集合1 为什么使用并发集合?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System.Collections和System.Collections.Generic名称空间中所提供的经典列表、集合和数组都不是线程安全的,若无同步机制,他们不适合于接受并发的指令来添加和删除元素。在并发代码中使用上述经典集合需要复杂的同步管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使用复杂的同步机制会大大降低性能。NET Framework 4所提供的
前言:博主昨天在用C#写毕设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博主的发送命令,需要循环发送,但是要我的接收是有1秒延时,于是就出现了,我循环发送命令,最后只收到了,最后两条命令的值,于是在一些大佬群里问有没有人会C#的线程,得到的答复是这门语言用的人很少,于是博主翻阅资料自学了一下,学了之后就想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除了线程,顺带提一下多线程,写的不好,不喜勿喷。1.首先看看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
机制用户模式易变构造互锁结构:Interlocked旋转:SpinLock内核模式事件信号量:Semaphore互斥:mutex读写:ReaderWriterLockCountDownEvent监视混合模式ManualResetEventSlimReaderWriterLockSlimSemaphoreSlim 在.net机制很多,事件,信号量,互斥,读写,互锁,易
转载 2023-09-07 15:10:35
99阅读
本篇从Monitor,Mutex,ManualResetEvent,AutoResetEvent,WaitHandler的类关系图开始,希 望通过本篇的介绍能对常见的线程同步方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而对每种方式的使用细节,适用场合不会过多解释。让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类的关系图:        1.lock关键字  
在系统上运行的程序都是一个进程,一个进程又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我们可以把进程理解为一个应用程序,而线程就时这个应用程序的特殊代码段,它可以在应用程序中独立的运行。所以可以认为线程是轻量级的进程,通常情况下,操作系统会负责多个线程的调度和执行。而多线程是为了在同一个段时间内,完成多个工作,通常又被称为异步操作,以此来提高系统的效率。使用线程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   &
   原子是多线程编程中的一个特色。然而,在平时的软件编写中,原子的使用并不是很多。这其中原因很多,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关于原子这方面的内容介绍的比较少;第二,人们在编程上面习惯于已有的方案,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不过贸然修改已存在的代码。毕竟对很多人来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保持当前代码的稳定性还是很重要的。       其
## 如何在.NET Core中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 ### 导读 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避免多个实例同时处理同一个任务,我们需要使用分布式来协调各个实例之间的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在.NET Core中使用Redis实现分布式。 ### 流程概述 下面是使用.NET Core和Redis实现分布式的一般流程,我们将依次介绍每一步需要做什么。 | 步骤 | 操作 | | ------
原创 2024-05-27 11:32:58
251阅读
.当今 net 生态系统如下:了解.NET Framework 和 .NET Core 的差异,并且在什么时候应该选择 .NET Core。 .NET Core是一个新的开源并且跨平台的用来构建可以所有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Mac, and Linux)上面运行的应用的的框架。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net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net FrameWork,.net Core ,Xamar
转载 2023-08-12 01:15:36
592阅读
通过来实现同步排它主要用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某一段代码。两种主要类型的排它是lock和Mutex。Lock和Mutex相比构造起来更方便,运行的也更快。但是Mutex可以在同一个机器上的不同进程使用。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C#中的lock关键字,实际上是Monitor.Enter,Monitor.Exist的一个简写。在.NET 1.0,2
转载 2023-06-20 18:24:00
112阅读
线程编程相对于单线程会出现一个特有的问题,就是线程安全的问题。所谓的线程安全,就是如果你的代码所在的进程中有多个线程在同时运行,而这些线程可能会同时运行这段代码。如果每次运行结果和单线程运行的结果是一样的,而且其他的变量的值也和预期的是一样的。 线程安全问题都是由全局变量及静态变量引起的。为了保证多线程情况下,访问静态变量的安全,可以用机制来保证,如下所示: 1 //需要加锁
1.说说常用的,lock是一种什么样的?    常用的如如SemaphoreSlim、ManualResetEventSlim、Monitor、自旋SpinLock、读写ReadWriteLockSlim,lock是一个混合,其实质是Monitor 2.lock为什么要锁定一个参数(可否为值类型?)参数有什么要求?  
转载 2023-06-09 14:30:41
186阅读
在开发中遇到问题、技术点、解决方法、技术拓展、原理深究,把这些解决过程作为随笔记录下来。所以就有笔记系列,持续更新……认真探究多线程前,只会new Thread;?Lock;线程等待?Thread.Sleep()。例如 Thread.Sleep()、Thread.SpinWait();、{某种}.WaitOne() 等。这些等待会影响代码的算法逻辑和程序的性能,也有可能会造成死锁,在本篇探究线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