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Undo LogUndo:意为撤销或取消,以撤销操作为目的,返回指定某个状态的操作;Undo Log:数据库事务开始之前,会将要修改的记录存放到Undo日志里,当事务回滚时或者数据库崩溃时,可以利用Undo日志,撤销未提交事务对数据库产生的影响;Undo Log的产生和销毁:
Undo Log在事务开始之前产生;
事务在提交时,并不会删除Undo Log,innodb会将该事务对应的und
转载
2023-10-24 08:00:47
147阅读
# MySQL 执行 Undo 命令的步骤指南
在日常数据库操作中,意外的操作难免会发生。在MySQL中,有时候我们需要撤销(Undo)某些操作。这并不是简单的一步操作,因为MySQL并没有直接的“Undo”命令。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来实现类似的效果,比如使用事务(Transaction)和回滚(ROLLBACK)。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实现这一过程的步骤和所需代码。
## 流程步骤
|
在数据库系统中,既有存放数据的文件,也有存放日志的文件。日志在内存中也是有缓存Log buffer,也有磁盘文件log file,本文主要描述存放日志的文件。 MySQL中的日志文件,有这么两类常常讨论到:undo日志与redo日志。1 undo
1.1 undo是啥
undo日志用于存放数据修改被修改前的值,假设修改 tba 表中 id=2的行数据,把Name=’B’ 修改为Name
转载
2023-08-20 17:28:43
347阅读
# 如何在 MySQL 中使用 UNDO 命令
在 MySQL 中,UNDO 命令没有明确的单独命令,但可以通过事务(Transactions)来实现数据的回滚能力。事务允许我们将一系列的 SQL 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提交或撤销。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事务实现这一功能。
## 目标
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任务:
| 步骤 | 描述
文章目录1、前情回顾2、MySQL binlog到底是什么东西?3、MySQL binlog的作用4、提交事务的时候,同时会写入binlog5、binlog日志的刷盘策略分析6、基于binlog和redo log完成事务的提交7、最后一步在redo日志中写入commit标记的意义是什么?8、后台IO线程随机将内存更新后的脏数据刷回磁盘9、binlog日志和redo日志的区别是什么?10、基于更新
转载
2023-10-12 21:47:29
8阅读
MySQL的ACID事务特性原子性和持久性就要靠undo和redo日志实现undo的原理:为了满足事务的原子性,操作数据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undo log,然后进行数据修改。如果出现错误或者用户执行了Rollback语句,系统可以利用undo log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操作前的状态数据库写入数据到磁盘之前,会先把数据保存在内存中,事务提交才回把数据写入到磁盘中。
undo log实现原
转载
2024-05-15 12:41:18
37阅读
VLAN端口有三种模式:access,hybrid,trunk。 Access类型端口:只能属于1个VLAN,且该端口不打tag,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端口; Trunk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且该端口都是打tag的,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 Hybrid类型端口: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至于该端口在vlan中是否打tag由用户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也可以用于
转载
2023-12-12 22:05:39
107阅读
前言MySQL 日志 主要包括 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事务日志、二进制日志几大类。其中,比较重要的还要属二进制日志 binlog (归档日志)和事务日志 redo log (重做日志)和 undo log (回滚日志)。今天就来聊聊 redo log (重做日志)、 binlog
转载
2023-09-04 13:51:57
284阅读
本文概要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概念介绍,重在理解。第二部分通过MySQL Innodb中的具体实现,加深相关知识的印象。本文的原意是一篇个人学习笔记,为了避免成为草草记录一下的流水账,尝试从给人介绍的角度开写。但在整理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一是细节太多了,原以为足够了解的一个小知识点下可能隐藏了很多细节;二是内容与范围的取舍,既想有点技术性避免空谈,又不想陷入枯燥冗长的小细节描述。几番折腾
在MySQL中,`UNDO`命令并不是一个直接的SQL命令。实际上,MySQL数据库是通过事务管理、日志机制和表锁来实现“撤销(Undo)”操作的。撤销操作指的是在一个事务中,如果某些操作需要回退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数据库会使用一种机制来“撤销”之前的更改。
## 1. 事务的基本概念
在MySQL中,事务是指一组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事务使得数据库操作具有原子性,这种原子
日志是 mysql 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数据库运行期间各种状态信息。mysql日志主要包括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事务日志、二进制日志几大类。作为开发,我们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二进制日志( binlog )和事务日志(包括redo log 和 undo log ),本文接下来会详细介绍这三种日志。binlogbinl
转载
2024-04-24 17:39:59
27阅读
之前我们最开始的几篇文章就讲过,你除了写redolog日志还必须要写undo log日志,这个undo log日志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他,你根本都没办法回滚事务!1.事务1.1.多线程并发执行多个事务对于我们的业务系统去访问数据库而言,他往往都是多个线程并发执行多个事务的,对于数据库而言,他会有多个事务同时执行,可能这多个事务还会同时更新和查询同一条数据,所以这里会有一些问题需要数据库来解决,如下图
转载
2024-08-02 23:06:19
15阅读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undo%';+-------------------------+-------+| Variable_name | Value |+-------------------------+-------+| innod...
转载
2016-10-12 10:04:00
159阅读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undo%';+-------------------------+-------+| Variable_name | Value |...
转载
2016-10-12 10:04:00
90阅读
2评论
概念介绍:我们知道,MySQL中的redo日志记录了事务的行为,在服务器宕机的时候,可以通过重做事务来达到恢复数据的目的,然而,有的时候,事务还有回滚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某条在变成当前情况之前的样子,这种情况下,undo日志就派上用场了。也就是说,undo日志是为了将数据恢复到修改之前的样子,因此在对数据库进行修改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这个过程中会产生redo日志和undo日志。存储位置
转载
2024-06-10 11:44:27
71阅读
一.Mysql Binlog格式介绍 Mysql binlog日志有三种格式,分别为Statement,MiXED,以及ROW!1.Statement:每一条会修改数据的sql都会记录在binlog中。优点:不需要记录每一行的变化,减少了binlog日志量,节约了IO,提高性能。(相比row能节约多少性能与日志量,这个取决于应用
转载
2024-08-30 16:19:39
19阅读
事务:说起mysql innodb存储引擎的事务,首先想到就是ACID(不知道的请google),数据库是如何做到ACID的呢?举个例子:数据库数据存放的文件称为data file;日志文件称为log file;数据库数据是有缓存的,如果没有缓存,每次都写或者读物理disk,那性能就太低下了。数据库数据的缓存称为data buffer,日志(redo)缓存称为log buffer;既然数据库数据有
转载
2023-10-08 19:03:48
84阅读
# Linux MySQL undo log日志查看命令实现
## 整体流程
为了帮助小白理解如何实现"Linux MySQL undo log日志查看命令",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讲解:
步骤|操作
-|-
1|准备环境
2|查找MySQL数据目录
3|进入MySQL数据目录
4|查找undo日志文件
5|解析undo日志文件
6|查看undo日志内容
下面将详细说明每个步骤需要做什么
原创
2023-11-07 04:59:50
375阅读
概述 Undo log一直都是事务多版本控制中的核心组件,它具有以下的核心功能 交易的回退:事务在处理过程中遇到异常的时候可以rollback(撤销)所做的全部修改交易的恢复:数据库实例崩溃时,将磁盘的不正确数据恢复到交易前读一致性:被查询的记录有事务占用,转向回滚段找事务开始前的数据镜像 虽然Undo log是如此的重要,但在MySQL 5.6(包括5.6)之前Undo tablespac
转载
2024-05-29 09:46:08
49阅读
与不同引擎的关系核心作用生命周期 日志类型undo log属于innodb引擎独有1)回滚,保证事务的“原子性”2)实现MVCC的关键 事务开始前,以类似“快照”的方式记录现场 逻辑日志redo log属于innodb引擎独有重做,保证事务的“持久性” 事务开始后记录,prepare阶段落盘 物理日志binlog工作在mys
转载
2023-08-16 17:07:38
73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