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Linux 内核Page Cache 和Buffer Cache 关系及演化历史  一文中讲过Linux 2.4之后将Page Cache和Buffer Cache 进行了融合,在buffer_head 中添加了b_page,很容易就能找到缓存的Page Cache,而buffer_head 的存在就是能够快速确定中的一个块在磁盘中的地址。Linux内核由于存在page cac
转载 2023-12-27 17:07:51
50阅读
#mysql ··· mysql> select @@innodb_flush_neighbors; @@innodb_flus
转载 2021-08-10 11:28:00
965阅读
2评论
InnoDB 刷的控制策略1.InnoDB 刷的控制策略innodb_io_capacity 它会告诉 InnoDB 你的磁盘能力. 这个值建议你设置成磁盘的 IOPS。磁盘的 IOPS 可以通过 fio 这个工具来测试,下面的语句是我用来测试磁盘随机读写的命令:fio -filename=$filename -direct=1 -iodepth 1 -thread -rw=randrw
转载 2024-01-10 19:59:39
41阅读
一、抛砖引玉 一条 SQL 语句,正常执行的时候特别快,但是有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它就会变得特别慢,并且这样的场景很难复现,它不只随机,而且持续时间还很短。?:1.为什么抖呢?因为MySQL哪个时候可能在刷(flush)。PS: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概念了: && 干净。二、正文开始?:2.什么是?干净? 当内存数据跟磁盘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称这个内存为“
转载 2024-02-02 23:14:27
53阅读
当内存数据跟磁盘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称这个内存为“”。内存数据写入到磁盘后,内存和磁盘上的数据的内容就一致了,称为“干净”。平时执行很快的更新操作,其实就是在写内存和日志,而 MySQL 偶尔“抖”一下的那个瞬间,可能就是在刷(flush)。那么,什么情况会引发数据库的 flush 过程呢?第一种场景是InnoDB 的 redo log 写满了,这时候系统会停止所有更新操作
mysql启动后buffer pool会初始化。buffer pool也会初始化好n多个空白的缓存,以及它们的描述数据会被组织成lru链表以及freelist 双向链表。这时你从磁盘中读取一个数据,会先从free list中找出一个空闲缓存的描述信息,然后将你读出的数据中加载进缓存中。同时将缓存的描述信息从free list中剔除,此外该描述信息块还会被维护进lru链表中。数据被加载
转载 2024-07-23 09:25:12
32阅读
mysql面试的八股文,持续更新连接器的最大连接数以及调优mysql服务器最大支持max_connect 为 16384根据需求来看,一般2核4G机器填写1000,16核64G填写5000。刷 参数innodb_io_capacity 表示磁盘的io能力,控制了刷的速度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 比例阈值,达到这个值就开始刷比例计算 Innodb_bu
转载 2023-11-14 09:36:31
73阅读
innodb_io_capacity描述:此参数用于控制InnoDB引擎刷的速度,数据变更只记录到内存还未写入到磁盘的数据称为;把内存页数据写入到磁盘的过程,称为刷(flush)。若刷速度太快超过磁盘的IO写入能力,或者磁盘IO能力很高但刷速度设置得太低,都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默认值:200建议值:设置成磁盘的 IOPS,磁盘的 IOPS 可以通过 fio 这个工具来测试,命
一. InnoDB 刷流程InnoDB 在处理更新语句的时候,只做了写日志这一个磁盘操作。这个日志叫作 redo log(重做日志),在 更新内存 并 写完 redo log 后,就返回给客户端,本次更新成功。但实际上,对应的数据没有被更新到磁盘,系统总要找时间把数据写入磁盘,这个写入过程的术语就是 flush。当内存数据跟磁盘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时候,我们称这个内存为“”。内存数据写入
为何会有这种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可能是MySQL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中引起的。那么何为的意思就是内存中的数据跟磁盘中的数据内容不一致,这内存中的就被称为。同理可得,如果内存中的数据和磁盘中的数据内容一致,就称为干净。抖的原因这个可能就发生在把内存中的数据更新到磁盘中数据页数据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redo log这个日志,关于这个redo log的相关文
转载 2024-01-17 10:22:53
27阅读
1、写两个事务没提交的状况下,都修改统一条数据,结果一个事务回滚了,把另外一个事务修改的值也撤销了,所谓写就是两个事务没提交状态下修改同一个值。示例:事务A和事务B同事在更新一条数据,事务A先把他更新为A值,事务B紧接着就把他更新为B值,如下图所示: 事务A先更新数据值为A,事务B再更新数据值为B,此时事务A突然回滚,回滚为A之前的数据因为事务A回滚数据导致事务B的值也变回了A之前的
的定义内存中的数据跟磁盘中的数据不一致的时候,这些数据就是需要刷新的场景InnoDB的redo log写满了系统内存不足系统空闲时(不影响性能)MySQL正常关闭过程(不影响性能)刷新的场景分析场景1 - InnoDB的redo log写满了这种情况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整个系统就不能再接受更新了,所有更新都将被阻塞场景2 - 系统内存不足内存不足是指InnoDB中
转载 2023-11-27 21:45:43
6阅读
我们知道InnoDB采用Write Ahead Log策略来防止宕机数据丢失,即事务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内存数据,这样就产生了。既然有重做日志保证数据持久性,查询时也可以直接从缓冲池中取数据,那为什么还要刷新到磁盘呢?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同时缓冲池足够大,能够缓存所有数据,那么是不需要将缓冲池中的刷新到磁盘。但是,通常会有以下几个问题:服务器内存有限,缓冲池不够用,无
场景: 一条SQL语句,正常执行的时候特别快,但是有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会变得特别慢,并且这样的场景很难复现,不只是随机,而且持续时间还很短。原因: 只要了解WAL机制,就知道InnoDB在处理更新语句的时候,只做了写日志这个磁盘操作,这个日志叫作redo log(重做日志),在更新内存写完redo log后,就返回更新成功。 所以总需要时间去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中,这个过程的术语就叫作flu
的定义是内存中和磁盘中的不一致。那么是如何产生的?在之前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innodb引擎是如何执行更新操作
原创 2022-11-11 12:10:39
175阅读
的性能,其实两种情况的原因是一样的,刷会占用
原创 2022-02-13 15:26:22
751阅读
# MySQL刷新 在MySQL数据库中,是指在内存中被修改过但还未写入磁盘的数据刷新是指将内存中的页数据写回磁盘,以保持数据一致性。刷新是MySQL数据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制,可以保证数据的持久性和一致性。 ## 刷新的原理 当MySQL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改变时,数据会首先被写入到内存中的缓冲池中,形成。为了确保数据的持久性,MySQL会定期将页数据刷新到磁
原创 2024-02-29 04:05:24
98阅读
一、mysql层面优化 1.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设置为2 设置0是事务log(ib_logfile0、ib_logfile1)每秒写入到log buffer,1是时时写,2是先写文件系统的缓存,每秒再刷进磁盘,和0的区别是选2即使mysql崩溃也不会丢数据。 2. innodb_write_io_threads=
事务是由一步或几步数据库操作序列组成逻辑执行单元,这系列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全部放弃执行。程序和事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而言:一段程序中可能包含多个事务。事务具有四个特性: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隔离性(Isolation)和持续性(Durability)。这四个特性也简称ACID性。1)原子性:事务是应用中最小的执行单位,就如原子是自然界最小颗粒,具有
MySQL 常见问题总结MySQL为什么会抖一下?针对InnoDB导致MySQL抖得原因,主要是InnoDB会在后台刷,而刷的过程是要将内存写入磁盘。所以,无论是你的查询语句在需要内存的时候可能要求淘汰一个,还是由于刷的逻辑会占用IO资源并可能影响到了你要更新的语句,都可能造成MySQL"抖"一下原因;怎么解决MySQL抖动的问题?设置合理参数配置,innodb_io_capac
转载 2024-01-26 08:33:10
75阅读
  • 1
  • 2
  • 3
  • 4
  • 5